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将洛阳的琐事抛之脑后,在没回复这个所谓的“郑鹤”信件之前,杭州城里的大顺军一直都是悬挂在赵立轩头顶的一把利剑。
这把利剑随时能把看上去强悍、无坚不摧的会稽郡打的稀巴烂。
想要不靠他人完全解决杭州城的大顺军队和来自晋安的起义军内部的威胁,赵立轩只有走改革这一条路。
赵立轩来到书房,吩咐县衙内的衙役准备纸笔。
赵立轩准备撰写一份会稽郡改革的“三年计划”,当然这个计划是建立在会稽郡能够抵御住大顺军进攻的前提下的。
第一项改革赵立轩准备实施的是土地改革,虽说前些日子免除了农民和商人的赋税,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无田可种,原因是会稽郡还存在着不少地主阶级。
这些地主阶级可所谓是隐藏的炸弹,在古代地主阶级与贵族阶级不同,贵族有属于自己的荣耀,他们不同于平民和从平民晋升而来的地主。
贵族这个概念很模糊,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他们有国家的概念;也就是国与家的概念。
而地主则没有这个概念,谁来当皇帝都一样,只要自己有利益他们甚至可以背叛国家或者背叛整个民族。
这第一步虽然赵立轩是实施土地改革,但实际上是对地主开刀,用一个正当的、不会引起民愤的理由干掉会稽郡内的地主阶级。
除掉地主阶级,农民的看法是一方面,将士们的看法也是一方面。
不过局势不同,造成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赵立轩手底下的人都是反对地主阶级的土地合并和反对大顺的暴政而聚集在一起的。
所以对地主开刀,军队方面的利益集团可以直接隐去。
当下最难搞定的还是来自整个会稽郡的官僚体系,也就是士大夫的利益集团,虽然官员并没有几人,不过他们拥有各自的影响力和根深蒂固的权利。
若是贸然土改,只会引起士大夫的不满,而士大夫的不满则会带动整个儒士集团的不满。
到时候赵立轩可是名满天下了,当然是臭名。
想到这里赵立轩真的恨不得把之前的自己干掉,入主会稽郡时没有清理干净这群官员,那时候算是清理的最佳机会可以合理的清除掉,但是他没有,留了一堆烂摊子给自己。
关于士大夫方面,赵立轩想要培养自己的官僚势力来牵制一下,最好是有机会直接替换掉整个会稽郡的官僚系统。
然后以自己的管理体系来控制会稽郡。
所以在昨日赵立轩让徐文去张贴了招人的告示,土改的前提就是培养自己的势力来替换掉整个会稽郡的官僚体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赵立轩现在要做的就是设定整个土改体系。
首先赵立轩决定将所有土地直接收归郡县所有,本质上就是国有制。
然后再统计整个会稽郡的田地数量,再以平均水平下放给所有农民。
当然这一点就会触及到地主阶级和士大夫阶级的利益。
所以在赵立轩的想法中,这一土改至少还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制衡地主、士大夫阶级,以及负责基层的土改实施。
当然这个机构可以非常灵活,而且必须直接听命于赵立轩。
赵立轩准备将这个部门统一称呼为“农民与郡县合作社”,简称为农县社。
当然这个合作社,也负责其他利益集团的制衡,也就是村里的宗族。
宗族是赵立轩最烦,最头疼的东西,一个村的人同宗同源,村民们也只听命于这个村里最有威望的老人或者村长。
而对付宗族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思想洗脑,让村民放弃宗族的概念投身于国家;第二种则是让村长和极具威望的人来担领农县社的闲职,白拿钱,让他们少说话少管事。
第二种虽然说的简单,但实施起来非常麻烦,谁都讲不清楚这些极具威望之人和村长跟地主到底有没有关系,若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这个解决为了解决地主和农民土地的改革算是功亏一篑了。
再三思考下赵立轩还是选择用演讲和杀鸡儆猴的方法来实施。
也就是用“美好的乌托邦”假想来为当地人描述,只要听从赵立轩的安排,就人人有田种,人人有饭吃。
这个时代的农民没什么文化,高层说什么叫信什么。
等整个会稽郡反响不错时,赵立轩则杀几个地主为这场狂欢助兴,让这次土改达到最高峰。
不过这些都是赵立轩暂时的假想,这一切到底能不能实施还得看看,之后来面试的那些人。
赵立轩将整个三年计划完整写好后,整理了一下。
走出书房,阳光已经高高的照在了头顶。
“法律应该规定,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处理政务是犯法的。”赵立轩透过手指尖看向天空自嘲道。
“将军!”这时徐文从院子里走了过来。
“怎么了徐文?”赵立轩问道。
“响应公告的人来了,都在县衙门外候着呢。”徐文说道。
“哦这么快?”在赵立轩的意识中,起码需要一周时间。
看来是我小看古代人民对编制的渴望了。
“快带进来让我看看。”赵立轩大喜。
“将军虽然来人了,可是来面试的人有些问题。”徐文支支吾吾的说。
“什么问题?”赵立轩有些奇怪,不就是一些识字的平民吗,大不了就是有些儒士。
徐文四下看了看,感觉无人后凑近赵立轩的耳边悄咪咪的说道。
“将军,这些人都是新士,思想方面比较过激。”
“新士!?”赵立轩来这个世界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你说这新士,是啥?”赵立轩问道。
“属下也讲不清楚,不如将军将他们召他们进来,自己问问吧。”徐文回答。
赵立轩看了一眼徐文的脸色,看样子徐文好像对这个新士有些偏见。
“那就叫他们来大厅吧。”赵立轩吩咐道。
赵立轩顶着大大的问号来到前厅,一屁股坐在了案台之上。
不一会儿徐文就领着一大批人走进了大厅。
“大人,这些就是来应聘将军府幕僚一职的。”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