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朱允熥对大明的设想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朱允熥对大明的设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允熥没有走,而是回到了自己的东宫,他是故意躲开他四皇叔的。爷爷让他在那里,是为了让他相信,他这个皇帝和儿子之间,没有秘密,可是朱允熥不怕他们这个。他怕的是,爷爷的立场不够坚定。那到时候,搞得自己骑虎难下,就不好办了。所以,他回到东宫,喝了口水之后,就吩咐宫女为他准备文房四宝。他要记录要一下自己的想法。刚才在乾清宫,他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万一,自己无法推脱这个继承人的身份,而四皇叔阳奉阴违,等爷爷一咽气,他就开始造反,跟舅姥爷说的一样。他可怎么办?所以,他觉得他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下,跟爷爷提出自己的条件。如果皇爷爷答应他几个条件,他就答应皇爷爷当大明第二个皇帝。如果皇爷爷不答应,对不起,老子要跑路。当然了,这些事情要在万不得已的时候跟皇爷爷提出。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展示。他要去樱花府。并且要带走一些自己的心腹,安排好一部分带不走的人,留他们在大明境内,做自己的内线,不为了别的,只为了,四皇叔万一造反成功后出兵樱花府时,有人给自己传个消息就足够了。他相信,他带回来的这些人中,不说全都向着他,最起码十之八九是愿意支持他的。即使他离开了,他们也会支持他。做他的内应!这就是自信。这自信来自两年来的朝夕共处,也来自他的洒脱和亲和。他的兵,对他那是绝对的忠诚,因为他把他们当人看!而不是当成通往成功的垫脚石。这种感觉是他们在任何将军麾下都不曾体会到的。就像张玉和郑和,还有蓝景昌、蓝天平、蓝四,他们都是他死忠于他,而且在他不在的时候,也能按照他的意愿做出正确决定的人。而樱花府蓝家军,就是他最大的依仗。皇爷爷和四皇叔都还不知道,他的那支蓝家军,现在已经恐怖到了什么地步,除去原来就拥有的良好的军容军纪不说,单单是这三年来,配备的武器,那就是朱棣终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精良。他朱允熥别的没有,有的是用不完的银子,当然了,还有舅姥爷给的外挂!足够的金钱支持和超出这个时代的先进技术——那些图纸和文字记录下来的方法,是朱允熥的底气。他手底下的人,包括整个倭国的倭奴都已经完全臣服在他的个人魅力之下。这是个非常大方的长官他从不吝啬财力,也从不吝啬对底层人民的尊重。哪怕是倭奴都被他的个人魅力所迷惑,对他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虽然驱使他们全体为奴,却给了他们足够的尊严和自由,只要不捣乱,不反对大明士兵的管理,就会得到他们的食物和报酬。从而能够很好的生活。这就是自信。朱允熥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好这些人,至于灭种,哪里有同化来的利益大?他现在缺的可是人手。打仗需要人,干活需要人,开矿需要人,哪哪儿都需要人。可以说,朱元璋和朱棣却的事银子,而朱允熥创业缺的竟然是人。两厢一对比,差距一目了然。“第一,允许我修改皇明祖训里不合理且不合适宜的政策和制度。第二,允许我削藩和修改藩王宗室制度;第三,允许我自己掌控兵权,第四,重新修订科举制度。
  第五,重新分配土地。第六,对于永不争之国保留观望态度。第七,大力发展航海业。第八,试发行纸币,和开办官家银行。第九,取消殉葬制。第十,成立议会,第十一,取消继承制,改为选拔制。”朱允熥不去翻看舅姥爷留下来的秘籍,目前只能想起来这么多。舅姥爷在留给他的密信中说道:“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利的斗争才是真的!”这句话不但适用于宫廷之中的皇室,同样适用于普通如你我的平凡之家。他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安稳的生活,没有生死考验,没有阴谋诡计,没有提心吊胆的生活而已。可是生来的身份和命运的齿轮,好像把他推到了一个不可预判的高度,让他这么简单的愿望都难以实现。面对强悍的叔叔们,他不得不日夜苦读,拼命理解书中的大道理和舅姥爷留给他的忠告和建议。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自己能好好活着。他的前半生,已经活得人鬼难分了。终于有了筹码,谁不想活得潇洒自在,快乐无忧。然而这一切,在他身上,有了钱甚至都不好使,还得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看看,生活有多艰难?!写了划,划了写。朱允熥不知道自己犹豫了多久。他是真的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此刻乾清宫中,朱棣和朱元璋已经父子俩已经面对面沉默了良久。朱棣的不甘让终于让老朱意识到,一个人一旦认定了一件事,别人是无法轻易改变的。即使自己是他的父母,结局也一样。他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把事情推到了这个地步。一开始,他本来就可以把江山交到这个儿子手上。到底是什么让他现在骑虎难下?如今,就算是自己这个皇帝用皇帝的特权,把这个皇位传给他,就真的是最好的选择了吗?老朱麻了,这特么的选一个继承人比建一个国还特么的难呢!他终于体会到了,古代先贤那些孤独的帝王的心酸和无奈。最终,朱元璋只好留下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不要太自以为是了,到时候,连活着都成为奢望,再后悔就来不及了。你走吧,朕已经跟你无话可说。还有,朕死后,不需要燕王来京奔丧和送别。你我父子一场,就此别过。”说完,朱元璋蹒跚着脚步,缓慢的离开了。朱棣双眼含泪,一个得不到父亲承认的孩子,委屈和不甘都要把他撑爆了!“儿子恭送父皇!”说完,用几乎要把自己磕死的力气,使劲儿磕了三个头,泪珠,终于,滚落在应天的乾清宫内。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