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海茫茫,海风呼啸,波涛起伏不定。天海一色,红亮的太阳渐渐升高,又慢慢移向身后。宫玉成伏在甲板上,大海中任自漂零,心里充斥着无边的孤寂、无助和恐惧。他被颠簸得呕吐了好几回,感到又饥又渴,伸手鞠了一捧海水吃到嘴里,却是又咸又涩,连忙唾了出来。
黑夜降临,严寒逼人。夜空覆盖着黑水,周遭暗黑一片,天之大,海之阔,却逃不开黑夜的包围。低垂的夜幕点缀着星星点点,星辰似乎伸手可摘。如此奥妙的景象,宫玉成哪里曾见过?!心里不住称奇,仰望着星空不由得痴了,忽而想起娘曾讲过的八仙过海的故事,东海里有美轮美奂的仙境,住着八位神通广大又乐于助人的神仙,说不定自己就能碰到。他生性乐观,如此一想,惊恐孤寂之感就少了许多。不觉中睡意朦胧,只觉得天上星忽远忽近,时而向他迎面扑来,一眨眼却又倏尔远逝,渐渐觉得眼皮越来越沉,不久就睡了去。
一觉醒来,太阳已升高。宫玉成躺在甲板,饿得头昏眼花,一动也懒得动,像死人一般。有几只海鸟趁火打劫,俯冲下来对他猛啄。宫玉成吃疼不过,挥掌乱击,“嘭”的一声,羽毛纷飞,一只海鸟竟然被他一掌击落。他急忙抓起,咬断喉管,猛吸了几口生血,血液入肚,顿时精神倍增;立忙坐起,将鸟毛拔去,生吃了一些鸟肉,这才逐渐恢复了气力。又一日,海上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甲板上厚厚地积了一层。宫玉成喜出望外,将甲板上的落雪收集起来,握成一个个雪团,放一个在嘴里大嚼,说不出的香甜可口。以后几日又陆续捕到几条小鱼,勉强果腹充饥。闲来无事,就打坐练功,每运行几个小周天后,身上寒气驱净,变得暖烘烘的。如此在海上漂流了五六日。
这日清晨,宫玉成睁开睡眼,朦胧中眼前出现一片白黄,惊诧中定睛一看,周围竟然是沙滩!这几天看惯了深蓝海水,突然看到了沙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力揉了揉双眼,仔细打量一番。没错!迎着太阳,前方正是一块陆地,其上山石草木看得清清楚楚。原来这几日顺着西北风漂流,恰巧漂到一座小岛附近,清晨潮水退去,甲板就搁浅在沙滩上。宫玉成欣喜若狂,从甲板上爬起,拔腿便奔,却“扑通”一下摔倒在地。只因腿脚几日未曾动过,早已麻木得不听使唤。他躺在地上活动了一会儿筋骨,这才缓和过来。
岛上四处游走了一番,发现这小岛方圆有四五里,岛上多悬崖峭壁,草木杂乱荒芜,就连鸟兽也少得很,偶尔见几只老鼠野兔,很难再见其它大的活物,更别说是人了。宫玉成失望至极,却也无可奈何,内心时时充斥着恐惧孤寂。每日填饱肚子成了头等大事,能吃的根茎果实都吃了个遍,活物也逮住几只,只是活剥生吃实在难以下咽。想生火烤肉并取暖,学先人钻木取火,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只能血淋淋地吃生肉了。
不知不觉过了一月有余。已到深冬时节,天气极寒,又连着下了两天大雪,厚厚的大雪像一床棉被把小岛捂得严严实实。宫玉成已一天没有进食,早饿得前心贴后背。他在雪地里四处乱走,希望能寻觅到些食物,可是走了老半天,连个活物的影子都没见。在一处山谷中,好不容易在一棵树上摘了几个干瘪的果子,囫囵地吞了下去,结果被噎得直瞪眼,急忙弯腰从地上抓了几把雪塞在嘴里,这才咽了下去。起身抬头,正巧看见不远处的灌木丛钻出一只白兔。由于是雪地的缘故,白兔行动有些笨拙,蹦蹦跳跳地向山上跑去。宫玉成大喜,急忙追了过去。山上崎岖难行,又多是尖石,十分地硌脚,也行动不快。跌跌撞撞地追到半山坳,那里正好有一片茂密的丛林,那白兔一下钻了进去。丛林中树木盘根错节,密密层层。宫玉成只好猫腰跟进了丛林,但白兔却不见了。搜寻了好一阵,也没有结果,正心灰意冷时,却一眼瞧见远处有一块大黑石,依在山坡边,突兀出一角,上面压着一层厚厚的积雪,但下面却是黑黝黝的,很是显眼。那只白兔正躲在黑石下,浑身瑟瑟发抖,显是累得够呛。宫玉成蹑手蹑脚地走近,猛然向前一扑。那白兔用力一蹦,蹦到旁边的蒿草丛。宫玉成一扑而空,急忙奋力又扑了上去,却从厚密的蒿草丛一穿而过,眼前一黑,只听“扑通”一声,整个人摔趴在地上,竟是掉进一个洞里。
这是天然而成的山洞,洞口有四尺高低,有些狭窄,又完全被蒿草堵上,若无这个机缘巧合,是很难被发现的。洞中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暖烘烘的,有一股腐朽的气味扑鼻而来。宫玉成循着几丝光亮,反身找到洞口,将洞口的枯草按到,一下透进来不少亮光。山洞狭长,宽四五尺,却有两丈见深,倒是一个避寒安身的好去处。宫玉成心中一阵喜悦,心道:“有了这个山洞,这下也不用受冻啦!”
令他惊诧的是,洞中竟然置有一张石桌,依稀看见桌上摆有锅碗瓢盆。他慢慢地走向前,拿起一个石碗观看,碗里覆着厚厚的一层灰尘,用力一吹,尘土飞扬,他不仅迷了眼睛,还呛得“咳咳”地直咳嗽。石碗显然很久没有用过了,只见上面全是一道一道的刻痕,似乎如手指挖过一般。桌上除了一套石刻的炊具外,还有取火的火镰石,外加一盏油灯。油灯也是由石头挖成的,除去上面的浮尘,露出一层深黄色的油脂。宫玉成用火镰撞击火石,敲了十来下,才将火绒引燃,点着了油灯,油灯刚开始火焰很小,“滋滋”地作响,火苗一跳一跳地挣扎着,随着凝结的油脂渐渐融化,不多久就明亮了起来。
宫玉成举起油灯,向里走去。忽然“哎呀”一声,他不由地向后“噔噔蹬”倒退了几步。眼前的景象差点将他吓个半死:在角落中依靠着一具人的骨架,呈坐姿状,腿骨全无,显是被砍去了腿。骨架上七缠八绕地盘附着一团毒蛇,显得十分瘆人,更恐怖的是有几条蛇从骷髅头上的黑窟窿钻出,昂着三角蛇头,看起来说不出的诡邪。旁边石壁上刻有一行大字,“凡入洞扰吾清梦者,须向本尊行九九八十一跪拜之礼,以示赔罪!”这些字刚劲有力,如指头粗细,似乎也是用手指扣出来的。如此盛气凌人之口气让人极其反感,宫玉成正欲转身离开,却见大字下还有一片小字,凑近一看,原来是用木炭写就的四句七言绝句,诗曰:“摘星揽月定乾坤,仗剑擒龙主浮沉。雄图霸业转头逝,恍如隔世一大梦。”末了落款为:“题于丁巳年秋东溟岛洞中。”诗句虽然算不上精妙工整,却自有一股磅礴雄壮之气,后两句更流露出英雄落寞无奈的伤感。
宫玉成心想,原来这个岛叫作东溟岛。洞主人已变成一堆白骨,想必也死去很多年了。此人到底是谁?究竟经历了什么?是如何被害砍去双腿,然后流落到这里?……这人徒手挖石制器,又在石壁上刻字,如此指力简直匪夷所思,想必曾经也是叱咤风云的武林高手。只可惜此人纵有盖世武功,却落得个如此凄惨的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想到自己也流落至此,可能也会这般凄苦伶仃地死去,不由心生惺惺相惜之情;又想到毕竟死者为尊,给死者磕几个头是理所应当。因为害怕不敢靠得太近,就在距离骸骨四五尺处跪下,接连磕了三个头。磕毕正欲起身,一眼瞧见那骷髅眼眶中的两条毒蛇,睁着圆眼正盯着他看,他头皮一紧,一股无形的力量使他又跪了下来。心想:“听娘说古有张良拾履的典故。既然三头是磕,八十一头也是磕,何不就学学张良,忍耐着把磕完呢?”于是重又跪下用心地磕起来,磕到四十九头的时候,无意发现在前面地上似乎又有一行字。宫玉成自语道:“这人一定是孤独无聊得紧,只好到处乱写乱画,以派遣寂寞。只是不知道又写些什么?”心中不免好奇,急忙又磕了三十二头后,拿来油灯一照,写道:“跪拜者即为有缘人,将本尊遗骸葬于洞外向西五十步外的大树下。”
宫玉成心道:“这山洞不仅能避风挡雨,又有现成的家当,以后就常住这里了。这里一切都是拜人所赐,做人应该知恩图报,将其安葬了,入土为安是最好。如若不然,每天守着一堆白骨过日子,那肯定不是好滋味。”说干就干。他捡了一根木棍,先将毒蛇一条条挑起送出洞外,好在蛇正值冬眠,也不甚动,处理起来很是方便。他将骨殖收拾好,带出洞外,便向西行走了约六十步,才来到一棵树下。附近只有这一棵树,紧靠着崖壁,也不甚大,只如碗口粗细。宫玉成心想,老前辈肯定指的是这里了,他说的是五十步外,但自己却走了六十来步,想必是人小腿短的缘故。
他拿起木棍就刨,这一片土地异常硬实,非常难挖。卖力地干了一下午,直饿得头晕眼花时,才想起一天多了还没吃过东西。于是扔下木棍,捉了几条蛇,剥皮取肉,用石锅炖了一锅蛇羹,吃起来别提多美味了。挖了三天,才挖下一尺深,木棍也用折了十几根。好在他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只要肚子填饱后,从不觉得乏力。又挖了三天,挖到两尺深,却发现下面埋着一块大青石,无论如何也挖不动了。
宫玉成想把青石挖出来,挖了四五天,仍没挖到边际,双手被磨得满是血泡,不禁有些心灰意冷。叹道:“偏偏遇到这样一块破地,不如换个地方再挖,反正都是下葬,葬到哪里又有什么区别!”可转念又想:“换了地儿,万一也同样难挖呢,难道再换不成?老话讲,有志者事竟成。凡事只要坚持,何愁干将不成!何况既然应下人家的事,就必须做到,怎么能糊弄呢?反正左右无事,且慢慢地挖吧。”他骨子里本有一股坚韧之劲,越是艰难,越不服输。
如此一直坚持,挖了十多天,双手由以前的血泡变成了老茧,已挖下丈许深的大坑。那块大青石终于被挖到底,就如一头大青牛蹲踞在坑中,足足有两千斤多重,欲搬动它谈何容易。石上有一些小洞,一簇五个,看起来象是手指插入后而留。“莫非这大石头是有人故意埋到土中的?下面可有什么名堂?”宫玉成大感疑惑。为探究竟,又用了几天时间,将土坑挖大了一倍。他站到在青石背后,双掌抵住青石,用尽全力一推,“轰”的一声,竟然将大青石顶翻了个滚儿。
果然!大青石下埋着一个石盒。宫玉成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小心地打开石盒,内放一个用油纸包的包裹。里面裹的是一个牛皮锦盒,锦盒上面有一小块破布,步上有字曰:“启石盒者,即入吾门;赐偍览录,恭阅谨读。伏乾坤!”看到“伏乾坤”三字,他心头猛然一震,暗忖:“原来那堆骸骨竟然是伏乾坤!记得独孤前辈临终时曾讲,伏乾坤乃多年前江湖第一大帮奉天圣教之教主,是锦衣玉郎的师父,奉天圣教分崩离析,发疯后不知所踪,原来竟是这样的下场!”他对锦衣玉郎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如今知道这位前辈居然是锦衣玉郎的师父,心中更是充满敬仰、叹服与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