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青月在这个县城取得成功以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继续往前,用同样的手段逼迫其它受灾害的地方县令开仓放粮,给予灾民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些县令大多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在宝刀的威胁下,他们为了保住项上人头,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按照青月的要求办事。
青月还会逼迫这些官府大人,除了给予难民基本的粮食救济外,还要给难民发放一些利息非常低的贷款。目的是为了让农民有钱能够买上种子,重新回到村里种植粮食,待秋收后再把钱还给官府。
这些平日里只知道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欺压剥削百姓的官老爷,此时却个个变成了为民服务、替老百姓分忧解难的好官,让百姓们一时非常的不解,纷纷以为是上天开了眼、朝廷开了恩。
不到一个月时间,在青月的来回奔波中,路上基本上看不到了难民们的身影,地里也逐渐种上了庄稼。
受灾的几个县城,在官府和江湖各界人士的帮助下,逐渐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受难的人们每天都可以领到一定的粮食,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和政府借下了一些春苗贷款。
他们携老扶幼,又重新回到了久违的家园,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生活。
青月做完这一切后,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像终于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般,心情非常的舒畅。
看着逐渐恢复的一切,他独自默默的离开了这些地方,继续往前走去。
这天,他来到了一座城墙非常高大宏伟、人口特别密集的城门口。
他抬头往城门上看去,上面赫然写着“龙远县”三个大字。
现在是开市时间,城门口并没有官兵把手,进出城门的人非常多,挑着东西的、赶着马车的、三五成群结队嬉戏着的、拿着大刀长矛的,各式各样的都有。
青月从山洞里出来以后,已经走了一月有余,好久没看见这么繁华的县城了。
他一时竟然有些心潮澎湃起来,背着宝刀,边走边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步往城里走去。
街上到处呈现的是一片片花花绿绿的颜色,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大街小巷。
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抑或坐着高大的马车,无拘无束的在街上闲逛着。
青月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走了一会儿后,肚子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他找到了一家相对热闹的酒楼,上到二楼点好酒菜以后一个人坐在了窗前,通过窗户看着熙熙攘攘的大街。
他刚把宝刀放到桌子上,就听到旁边几桌客人正大声地议论着。
青月好奇的转身望去,其中一个穿着书生模样的男子正对着几个围观的人,像说书先生般说道:“你们听说了吗?附近几个县刚刚经历了大旱,一时闹得民不聊生,到处是饿死的人。可官府当时并没有理会,导致很多灾民被活活饿死。
可最近不知道这些县令得了朝廷的什么旨意,还是自己开了窍,他们都主动的先后开仓放粮,免费给难民们施粥,还低息贷款给他们,灾情就这样解决了,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这个男子说完,一脸好奇的看着聆听的众人。围观的人听到这里,无不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是啊,这事要是在以前,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这些地方官府几十年来,每次遇到大的灾情,要么拿着朝廷的救急款中饱私囊,要么置之不理,让老百姓自生自灭。”
其中一个偏瘦的男子说道。
这时,刚才那个首先发言的人提高了嗓音,大声说道:“诸位,我听到了另一种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关于这次县令们主动救济灾民的事件,有人专门去向朝廷里的熟人打听。可朝廷里知情的人说朝廷根本没颁发过任何救灾的圣旨。
所以有人又去当地打听,听到了一个让人非常震惊的消息,诸位想不想听听?”
他说到这里,故意看着众人卖了个关子。
“什么消息,快说快说…”。
众人好奇的催促道。
这个男子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一脸得意的说道:“据说这次开仓放粮,并不是官府愿意的,而且有人拿着宝刀一个一个威胁这些当官的,他们为了保命才被迫开的。
有人在官府开仓放粮前一天,看见一个身材魁梧高大、相貌堂堂的男子背着一把大刀,在城外和城门口瞬间杀死了很多官兵后,直接冲进了城里。第二天早上,便有了当地县令主动救济难民的事发生。
而且在附近的几个县,人们同样或多或少的也看见了这个大侠的身影,你们说和这个大侠有没有关系?”
青月听到这里,不由自主的笑了笑,急忙把桌上的宝刀放到了桌子下。
“是啊,肯定是这个大侠做的,不然那些县令定不会那么好心。”
“真是乱世出英雄啊,这种侠士真了不起。不像现在武林中那些自以为是的门派,一天只知道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没有几个再有为民请命的责任和意识咯…”。
人们在热闹的议论着、赞扬着那个所谓的背刀大侠,青月听得心里美滋滋的,心里比得了真金白银还舒坦。
江湖很大,也很小,不管做了什么事情,做得多隐秘,也会在江湖中传得风风雨雨。
江湖有时候像一盘散沙,又很像一盘活棋。谁动了哪里,都会影响全局。
青月正津津有味的吃着可口的饭菜,喝着有些清甜的糯米酒,听着周围人不厌其烦的讨论声,突然眼帘中出现了一群熟悉的身影。
他以为只是自己恍惚间看花了眼,急忙又揉了揉眼睛,着急的再次向楼下仔细看去。
酒楼下,正是柳雪儿和她师父们穿着一身白衣服,衣袂飘飘的在街上走着,引得两旁的路人纷纷驻足围观。
日思夜想的人来了,他激动得急忙放下碗筷,用手帕擦了擦嘴角。
擦干净嘴角和双手后,他迅速站起来,快速结完账后心里既激动又兴奋的向楼下奔跑而去。
跑到酒楼门口,他看见柳雪儿她们已经经过了这里,又急忙往前追去。
“雪儿…”。
快追到时,青月看着柳雪儿那婀娜的背影忍不住喊道。
柳雪儿此时正和她师父说着什么,突然听到这个声音,急忙停下来,一脸不可置信的回过来了头。
看到是青月,她瞬间变得又惊又喜,又大又圆的眼眸里,热泪瞬间湿了眼眶。
“青月。”
柳雪儿不顾形象的向青月跑去,此时她的眼睛里只有青月,不再顾及周围人们的目光。
青月看着柳雪儿向他奔来,脸上瞬间布满了笑容,心怦怦的跳着,眼神温柔的看着柳雪儿。
柳雪儿跑到他面前后,看到他那变得又高又强壮的身体,脸上的轮廓更加分明,眼神也变得更加炯炯有神。
“青月,你又长变样了,看起来真壮实威武。”
柳雪儿抬着头,微笑着露出了两个可爱的小酒窝,眼神里满是欣喜的看着青月说道。
“哈哈,威武啊?是不是有点像野兽一样,吓到你没有?”
青月眼眸深邃的看着柳雪儿,微笑着说道。
“嘻嘻…不吓人,不吓人,反而越来越有大侠气概了。”
柳雪儿重新穿回了一身白色衣服。一身的白色使她那雪白的皮肤变得更加白皙透亮,仿佛能够胜过冰山上的雪莲一般。
满头的青丝秀发、娇小精致的五官、红润的脸庞,加上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材,整个人更显得仙气十足。
“走吧,你师父她们正看着我们呢,我们过去吧。”
这时柳雪儿师父她们正看着青月这边,青月发现后,急忙对柳雪儿说道。
“好的,青大侠。”
柳雪儿笑着转过身,和青月一前一后的向她的师父走去。
“掌门师父好,感谢掌门师父上次的救命之恩。掌门的大恩大德犹如青月的再生父母,青月终身不敢忘记,请受青月一拜。”
青月走到那里以后,急忙恭恭敬敬的看着柳雪儿师父真诚的感谢道。
他边说边双手作揖,单膝跪了下去。
“青公子太客气了,快快起身。”
掌门师父向前一步,微笑着伸手扶起了青月。
掌门师父姓张名凤英,之前曾经是峨眉派弟子,因不满门中规矩繁多,在学有所成后便自行下山,到处游历人间。
她拥有一颗菩萨般的善心,在游历中,只要看到苦难的无依无靠的孩子,她都会收下亲自抚养成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弟子也越来越多,于是她便自己创立了一个门派叫“清灵门”。
她也带着弟子,常年居住在清灵谷那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潜心修养,不会过多的过问世事。
只是在世人出现重大灾难时,她才会带着弟子出来帮助受难的人们。
“青公子一段时间不见,看起来变化挺大,越发的具有侠士气概了。我猜想最近江湖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到处为民请命的背刀大侠,肯定是青公子吧?”
张掌门看着青月,一脸欣赏的赞扬道。
青月点了点头,谦虚的说道:“是的,什么都瞒不过师父的眼睛,的确是在下所为。不过那只是我的举手之劳而已,江湖谬赞了,不足为奇的。”
掌门师父笑了笑,又看着青月说道:“青公子不必谦虚,公子一看就是侠义之人,看来我当日并没有救错人,看到公子今日的为人成就,我也心满意足了。”
“掌门师父过奖了,不过在下定会记住掌门师父的教诲,不忘记做人的初心,多为百姓做一些事情。”
青月又向掌门师父抱了抱拳,一脸正气的说道。
“青月,我去找了你几次了,你娘都说你还没回来。你去哪里了?去了那么久。”
柳雪儿见青月一直和师父说话,急忙插嘴问道。
“我去拿这个东西了。”
青月说着,耸了耸背上的宝刀。
“什么东西啊?能让我们看一下吗?”
柳雪儿好奇的看着宝刀问道。
“可以的。”
青月说完,从背上抽出了鸣鸿刀,递给柳雪儿。
宝刀出鞘瞬间,耀眼的光芒让在场的人无不惊讶叹息。
街道附近的人也被宝刀的光芒所吸引,都不约而同的惊讶的看着这把宝刀。
鸣鸿刀仿佛神兵利器出现一般,看得他们目瞪口呆。
“我看看,好漂亮的宝刀。”
柳雪儿说着,准备伸手过去接住宝刀。
“青公子,快放回去,这里不是欣赏的地方。”
没等柳雪儿伸手,掌门师父急忙提醒道。
“好的,等没人的时候再给你欣赏了,雪儿。”
青月仿佛感觉到了什么,急忙边说边快速把宝刀放回了刀鞘。
而青月他们刚才的一举一动,正被站在远处阁楼上的几个人偷偷的看着。
特别是他抽出宝刀的刹那间,耀眼夺目的光芒更让这帮人欣喜若狂、欲望横生,眼神里满是对这把宝刀的垂涎。
他们正躲在黑暗中,秘密的谋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