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说了那么多的东西,甚至连天下大势都帮着分析了一遭,总不至于连个主簿都不舍得给吧?
刘备好像不是这种人啊……
可,那又是因为啥呢?
嗯?
他怎么在发呆?
抬起头,看到刘备表情的瞬间,陈谦便是一愣。
他真的没有想到,刘备在听完自己的一番话后居然直接发起了呆。
这还是那个百折不挠的刘皇叔吗?
“并非如此!”
“备只是觉得先生有大才,小小主簿实在难以发挥先生才能,因而……”
刘备此时也回过了神,连忙摆手,过后郑重拱手道:“如先生不弃,备愿以从事待之。”
这是刘备仔细思索后给出的官位。
不要觉得这个官位很小。
事实上来说。
从事这个官职虽然听起来不怎么样,可实际上却是一个几乎没有限制的官位!
因为,别驾从事就是从事,治中从事也是从事,武猛从事依旧还是从事……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谦这个没有前缀的从事,自然也就没有限制了。
换句话来说,他可以是别驾从事,也可以是治中从事,还可以是武猛从事,甚至可以是都督从事!
借用后世比较流行的说法。
刘备给陈谦的这个从事,名义上虽然还是从事,但内核其实是军师。
上马管军,下马治政,中间还要负责推荐官员的军师!
或许有人要问了,既然刘备想让陈谦做军师的事,那直接给一个军师的称呼不就完了吗?
何必要以模糊化的方式,给出一个从事的位置?
原因在于,姜子牙、孙子、范蠡、张良等人早年都被称之为军师,所以……
军师的位格早就已经被这些人带到了天上。
因此,刘备不可能、也不敢轻易给与。
更重要的是,就算他真的给了,陈谦其实也不想要。
一来,他不想当出头鸟。
二来,以他现在身上仅有的两个特性,相比起姜子牙、孙子、范蠡……等人来说。
嗯……
不能说是有差距吧,只能说是被碾压。
事实上,在当前时代别说是陈谦,很多后世较为出名的军师,官职上都是被模糊化处理的。
比如说荀彧。
平常人只知道他治政能力满级,眼里也满级,可没有人知道的是,他平时还负责军务。
须知道,当初吕布进军兖州的时候,正是由于荀彧和程昱定计,最终才让曹操保住了兖州。
除此以外,在曹操被吕布偷袭后想要带兵攻取徐州之时,也是因为荀彧的劝说才收起了想法,不然后面有吕布,前面则是刚得了徐州的刘备,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一战真要打起来是个什么结果。
毕竟,曹操跟徐州那是有血仇的!
换句话来说,吕布能拿下徐州,完全是因为他利用了刘备跟曹豹等人的矛盾。
可要是曹操呢?
就算曹操很牛掰,最终还是打赢了刘备,但他大概也不会太轻松吧?
最关键的是。
那时曹操的后面还有一个超级能打的吕布,时时刻刻都在盯着他!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曹操那时候其实已经昏了头,幸好有荀彧,不然往后的天下还能不能有曹贼都是一个未知数。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从开始到之后很长一段岁月都在扮演军师角色的家伙。
现在的官职则是镇东将军府的司马。
所谓司马,名义上就是帮着将军府养马的。
当然,名义毕竟只是名义。
真要说起来的话,作为将军府的司马,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资格给将军建言献策的。
与此同时,捎带手也能帮着将军管一点将军府的家事。
可就是这么一个稍微、多少有点资格……的模糊官位,加在荀彧身上之后,直接就大变样了。
如今的荀彧,不仅可以在曹操昏头的时候把他拉回来,同时还在不断地给他推荐人才。
最关键的是。
曹操所有的地盘,现在基本上都是由荀彧代为治理的。
所以,这年头官职和官名真没有那么重要,甚至越模糊反倒越是位高权重。
思索至此,陈谦瞬间就明白了刘备对自己的看重。
可……
这是为什么呢?
就因为一顿胡乱忽悠?
这玩意儿好像也没什么技术要求吧?
只是因此,直接就给了个从事?
那到底是接呢,还是接呢?
陈谦心中有了主意,苦笑着拱手道:“谦初来乍到便得明公信重,心中自是不胜感激,然则在下终归才薄智浅,恐怕难堪此重任,对在下来说,主簿之位已经足够。”
“因而,请明公收回所命。”
他最终还是拒绝了刘备给出的‘军师’重任。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陈谦没有自信,主要是他很清楚,刘备此时虽然已经有了兵马,但却根本没有钱粮。
这就要靠糜家兄弟的付出了。
而想要让他们付出,最起码也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不然,糜家兄弟凭什么帮刘备?
凭他耳朵大?凭他手臂长?
该说不说,刘备耳朵虽然确实大,手臂也确实很长,可……这玩意儿没用啊。
另外,陈谦内心还感觉到了那么一点不对劲。
按照道理来说,刘备这样的诸侯,怎么都不可能这么好忽yo……听劝啊。
只是一段话而已,他就信了?
这他娘太不科学了。
陈谦真的很担心,刘备很可能是因为已经做好了当齐桓公的准备,所以才这么做的。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倒是没什么,关键在于……
他不是管仲啊!
管仲都不是,当然就更不可能是诸葛亮了。
所以,这必须得拒绝啊!
只是陈谦没有想到的是,他轻飘飘地拒绝过后,刘备却是刚起来了。
“我今日已然收回了一番话,不可能再收第二次了,先生就答应我吧!”
说话之时,他无比郑重地向陈谦躬身行了一礼。
可谓给足了面子。
要说起来,刘备当然不是那种随便听到一个乡野村夫的劝说之后立刻就会改变想法的人。
若真如此,他后来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
但凡事就怕一个然而。
然而!
陈谦姓陈,陈群……同样姓陈。
更为关键的是,此时此刻的刘备,直接就在陈谦的身上看到了陈群的影子。
然后,他就想到了当初陈群劝他的话。
或者说,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都在恨自己为什么当初没有听陈群的话。
刘备真的很想回到那个时候,想也不想的就答应陈群的建议。
他相信,过后陈群一定会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平静地告诉他,不去徐州…又该去何处施展抱负。
可惜。
时过境迁,一切都已经晚了。
甚至于,他现在连再见一面陈群也都不可能。
刘备当然知道,这是对方在故意避着他。
而这恰恰也是最让他无奈的。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陈谦出现了!
最关键的是,陈谦跟陈群完全就是两种人。
后者在劝他不能去徐州的时候,根本没有告诉他,不去徐州又该去哪里!
这其实也是当初刘备不听陈群建议的原因。
什么前景都没有,几句话就想让他撤军,难道他就只能窝在小沛?
凭什么啊?凭他陈群长得帅?
可他就算再帅,难道还能帅的过眼前的陈谦?
咳。
这且不提。
关键在于,陈谦是完全不一样的。
陈谦不仅告诉了自己为什么不能去小沛,而且还告诉了他去小沛之后,将会是个什么局面,最后甚至还跟他说了许多去青州的好处。
这种情况下,刘备又不是傻子,他凭什么不听陈谦的话?
尤其他还隐隐有一种感觉,感觉自己去了小沛之后,真就会像陈谦所说的一样再无所为。
如此一来,刘备当然要给陈谦高官厚禄以示礼遇了。
甚至他都已经想好了,只要陈谦不答应,他就继续拜下去。
两次不行就三次,三次不行就五次,五次不行就……
嗯。
也许陈谦真的有苦衷,那就只能给个主簿了。
可那也是数次过后了。
现在刘备才拜了两次而已,他自然有的是耐心,根本不怕陈谦不答应!
“明,明公。”
看着刘备那坚定的眼神,再想想历史上发生过的三顾茅庐,陈谦不由得一阵头皮发麻,连忙开口道:“我觉得,您,您也许应该想想,如果您现在就把官位给了我,那其他人再来助您之时,您又可以给出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