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逆贼 / 第三十三章 信义相知

第三十三章 信义相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庞德小贼休狂,纳命来!”
  杨勤正自冲杀间,冷不丁见庞德率部奔腾而来,自以为能一举击败对手,竟是悍然率数名亲卫骑兵就这么咆哮着迎了上去。
  特么的,还来?
  庞德登时就被气笑了。
  “铛!”
  二话不说,拍马直冲过去,双臂一抡,只一刀就磕飞了杨勤手中的长枪,顺势一抹。
  “噗嗤!”
  但听一声闷响过后,杨勤的首级已然飞了起来。
  望着自己那无头的身躯鲜血狂喷地在马背上继续向前冲,杨勤脑海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我怎么可能会输?
  但,很遗憾,他没能等到答案,就已彻底失去了意识。
  “呸!”
  不屑地吐了口浓痰之后,庞德的心情立马就舒畅了,率部一路狂冲,直杀的汉中军将士人头滚滚落地。
  “张辽小儿,受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杨勤被庞德阵斩之际,杨昂也正自怒吼着杀向张辽。
  “去你娘的吧!”
  张辽正憋着一肚子的火呢——尽管是奉命佯败诱敌,可被一无名下将追杀了这么久,他早就不耐烦了,此时一见杨昂张狂而来,当即便是怒上加怒。
  怎么会这样?
  先前二十回合就击败了张辽,杨昂觉得自己肯定能行。
  但,双方这才刚一交手,他立马就发现不对了——对方的力量、枪速比先前快了不知凡几,这才刚三个回合而已,他就已经是左支右拙了。
  逃!
  到了此时,杨昂哪会不知自己上当了,不敢再战,卖了个破绽后,拨马便往斜刺里狂飙了去。
  “啊……”
  却不料他慌乱间根本没瞧见马超突然杀到,待得要躲,已经来不及了,当场就被马超眼疾手快的一枪给挑在了枪尖上。
  剧痛袭来之下,忍不住便哀声狂号了起来。
  “你……”
  见得自己的猎物被马超半道给劫了,张辽真就难免有些抓狂,可也没辙,只能是无奈地掉头杀进了乱军丛中。
  张壹很幸运,在如此混乱的战场上,居然始终没遭到攻击,神奇地就这么逃出了杀戮场。
  只是,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甘宁早已率五千骑军拦在了战场与天荡山之间。
  “下马投降,饶你不死!”
  断敌后路的活计,显然很难捞到太大的战功,为此,甘宁正自发愁着呢,冷不丁见一名盔甲鲜亮的敌将领着十数骑逃了过来,他顿时便来了精神。
  “唉……”
  望着那整齐列阵的五千西凉铁骑,张壹很清楚自己已是走投无路了,但,他并不打算死节,在长叹了一声之后,满脸痛苦之色地便翻身下了马背。
  “大将军有令:降者不杀!”
  就在汉中军将士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之际,却见张汜已率本部兵马从营中杀出,一路高呼着直奔战场。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旋即,各路西凉军将士们也都跟着放声呼喝开了。
  此时此刻,汉中军将士们早已是群龙无首,再无任何的战心可言,纷纷丢下了手中的兵刃,老老实实地当了俘虏……
  “主公,末将捉到了贼军副将张壹。”
  大战已毕,众将们纷纷到中军帐中表功,个中庞德提来了杨勤的首级,马超提溜来了杨昂的脑袋,末了,甘宁整了个大的,直接献上活人一枚。
  “好,兴霸(甘宁的字)干得漂亮,当记一大功!”
  就瓦解汉中军战意以及战后的收拢人心而论,活捉的效果无疑比阵斩要强出不少,甘宁能不嗜杀,郭汜自是不吝好生夸奖其一回。
  “谢主公。”
  这么个大功,其实就是白捡的,甘宁登时便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若张某是主将,焉能有此一败!”
  自己居然成了他人立功的筹码,张壹真就满心的不甘,这都没等甘宁退下呢,便已是不服地感慨了一句。
  “哦?”
  一听这话,郭汜的眉头当即便是微微一扬。
  “大将军所使不过骄兵之计尔,偏偏杨昂那厮刚愎自用,不听某劝,中计身亡,纯属咎由自取,死不足惜,却害了我两万余无辜将士,可恼,可恨!”
  一想到杨昂的任性,张壹的脸上当即满是悲愤之色。
  “呵,就算你龟缩不出,也一样难逃大败,岂不闻背民意者亡么?张鲁擅杀朝廷钦差,这就是自绝于天下。”
  “你若是硬要说成王败寇也行,那郭某便来分析一下贵方的战略失误好了。”
  “贵方兵分四处,看似处处险要皆有守,实则四面漏风,我军根本无须强行攻山,只消以骑军断了天荡山的粮道,就山上的存粮而论,又能坚持多久呢?”
  “顶多一个来月,山上便会因粮尽而自乱,到那时,贵部除了弃山突围之外,再无其它办法可想,郭某只消设下埋伏,自可轻松击破贵部。”
  不服?
  那就说到你服好了。
  不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么,这个,郭汜一向拿手得很。
  “这……”
  张壹很想说己方能保护好粮道,可这话,他根本说不出口来。
  概因他已经见识过了西凉骑军的强悍,就汉中军这等训练不足的军伍,野战的话,根本不可能是西凉军的对手。
  “如今天下已乱,张将军何不保有用之身,以沙场建功,他日若有成,封侯之荣誉取之不难。”
  原时空的史料里,并不曾记载过张壹其人,谍报处那头对其的评价也就只寥寥数语——谨慎,小有谋略。
  不过,在郭汜看来,此人头脑相当清醒,稍加磨砺,或许能成大器也说不定,值得一试。
  “大将军若是信得过,末将愿回山引残部下山来投。”
  张壹神情变幻了片刻之后,这才一咬牙,单膝点地。
  “善,张将军且自便好了。”
  对这要求,大帐两侧的众将们全都是一派的不信与不屑。
  但,郭汜却是浑然不疑——原时空中,孙策那没啥政治头脑的小家伙,都能玩出义释太史慈,整了一出信义相知的戏码,用以收买民心。
  而今,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显然没道理让孙策独享这等佳话。
  啥“用人不疑”、“信义无双”的名头,他觉得还是戴在自己的头上比较好。
  只是,诸将显然并不这么想,个个脸上都满是异色。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