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明岚掌心有汗,偷偷拽着郭元的衣角使劲扯了几下,声音急促:“不要命了吗?还不赶快躬身参拜!”
她虽平时任性调皮,但也知道审时度势。王莽嫉恶如仇,又心狠手辣,这是众人皆知。若冒犯了他,重则可是会丢脑袋的。
郭元回过神来急忙弯腰行礼,他并非有意冒犯,一是;脑海里无君臣理念,这些礼仪也压根不会,自然要比别人慢上一拍。二是;他迫切想要看清这位帝王的长相,因此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来人脸上。
王莽个子不低,再加上厚履高冠,显得十分魁梧高大。宽脸高鼻,眉目间有几道皱纹,显得有些苍老,眼睛深邃而明亮,透着一种沉静和睿智。这般长相,也并非史书上写得那般吓人呐,倒有几分慈眉善目。
很难联想到他就是那个杀人如麻,亲手杀了几个儿子的暴戾之君。
王莽也注意到了他,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对于他的冒犯,似乎并不在意,微笑着点头头,然后冲众臣回礼,示意平身。
繁文缛节之后,礼乐宴始,而郭元却一直在暗暗打量着这位被后世疑为“穿越者”的网红皇帝,想从他的举手投足间看出一些端倪来,以至于有人敬酒,都没能及时发现。
推杯交盏之中,宴会达到了高潮,也许是酒劲的刺激,人们的拘谨逐渐消失,开始互捧互吹,失态者不少。
郭元在前边频频举杯之时,已脸红脖子粗,中途又被几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硬敬,弄得狼狈不堪,头晕目眩,连站起来都有些困难。
没想到这身体如此不胜酒力,这要搁以前,一人喝趴一桌子人,不在话下。
“九庙成,瑞气缭绕,天下兴。前几日真定春雨连绵,天际彩虹垂,百姓跃雀,即为祥兆,是陛下之英明。”这时有人拍马屁高声道,下边群臣众是附和。
王莽颔首,痛心道:“自九庙成,天频降瑞泽,此些吉兆,却被有心之人歪解,用以蛊惑人心,扰乱朝纲,实让孤痛心不已,其罪当诛,以正民心。”
王莽是聪明人,顺着此人的话,斥责了李守的胡言乱语,是罪有应得。我要杀了他,其他人就不要求情了。
古人擅鬼神之道,尤其王莽。历史中曾记载其造仙车,研究符命,建造八风台等,无疑在说明,他非常相信鬼神、天象,因此才会对李守的谶语如此大动干戈。
此话题一开,便有人为了引起王莽的注意,没话找话。一干瘪老头,自认有些道行,想卖弄一下,于是站了出来。
“藁城之雨异于其他,不多不少刚好,此后又有天虹垂于东南,似空中之门。依老夫之见,此乃福兆,象征天上将有贵人临凡,从藁城东南而出,助皇上永固江山。”
王莽不自觉地便看向最后边坐着的郭元。
嘛意思?看我干啥?郭元心里犯起了嘀咕,难不成王莽认为这贵人就是他吧?
王明岚脸色有些紧张,偷偷道:“郭四儿,有一事没告诉你,那日皇上匆匆来掖庭,封我为君懿公主,要赐婚于你,临走还说了一句奇怪的话,天下岂有二人?”
郭元酒醒了大半:“马蛋,你怎么才告诉我啊!”
“我本来没懂什么意思啊,今天看来皇帝似乎对你有种言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难道所指的贵人就是你?”
“臭丫头,小小年纪,挺有心机啊!感情平时都在装疯卖傻。”
“不然呢?早死在掖庭了!”
如果王明岚说的是真的,那这一切岂不是王莽有意安排?
此时大厅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郭元身上,绝大部分人并不认识这个陌生的面孔,窃窃私语之后,纷纷恍然。
当然也有不服者,这个陌生的少年何德何能,竟然被王莽疑为应兆之人?
“不知贵在何处?都说贵人都天赋异禀,可否让众人领略一番啊。”有人率先为难。
众人回看王莽脸色,见他眉目低垂,并未阻拦,似有意看戏,于是纷纷鼓掌附和。
“他是大司空王邑之子王睦,阴险狡诈,小心上了他的套。”王明岚低声提醒。
郭元见骑虎难下,于是站起来打哈哈道:“诸位,误会了,本人胸无大志,又不善言辞,岂是那什么贵人。况且天地风云变幻,本是自然规律,若过分解读,只会南辕北辙,误入歧途,害了天下百姓。依吾之浅见,兵强当胜人,人强当胜天,不可被一些解释不了的现象,而左右了思想。”
殿内之人都被他吓了一跳,敢当王莽面这么说的,恐怕是不想要命了,果然是出生牛犊不畏虎。
但奇怪的是,王莽虽板着脸,但也未见不悦,还作一副思考状,让人琢磨不透。
郭元也知道这是冒险的,但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一来,大庭之下,王莽也不好借此发挥。二是,依仗自己这驸马爷的身份,况且年龄不大,童言无忌。堂堂一九五至尊,怎容不了一个孩子的谬谈呢?
若能借此机会,为李守开脱。王莽醒悟,放了李守,这历史不就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了?
“呵呵,这么说,王上所建九庙,是误入歧途,害了天下百姓?”
王明岚果然说得没错,这货是真小人呐,瞬间就给自己扣了顶如此大的帽子。
“建九庙当然是好事,可安抚人心、稳定政局,彰显德能,岂能与那些莫须有的异象混为一谈呢?”
王莽的马屁肯定是要拍的,若实话实说,建九庙是伤财害命,革汉立信,标榜自己功德超过前代帝王,那只有当场被刎了。
“依王将军之见,这何为贵人?”郭元急忙反问,他怕这货再把话题给引到九庙之上。
“贵人当然是天选之人,顺应天命,辅主荣昌了。”
郭元却摇头:“何为贵?山以青为贵,水以秀为贵;花以洁为贵,草以绿为贵;财以净为贵,物以稀为贵;穷以志为贵,富以劳为贵;人以善为贵,家以和为贵;父以严为贵,母以慈为贵。鄙人认为胸怀坦荡,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者,皆为善,为贵人!”
王睦一时哑口,打仗他还行,但论嘴皮子,他差得远了。明知道这是故意歪解词意,但张大嘴巴就是无从反驳。
众人也是一边惊讶一边笑着看戏,心里暗骂郭元这货真是个滑头,还说自己不善言辞?
“好张伶俐的嘴!”太常卿董文站了出来,作为王睦的舅舅,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外甥吃瘪。
“如你这般,岂不是天下皆为贵人?朝堂亦无君臣尊卑之分?”
“苟无民,何以有君?君臣之分,各有所司,若君不爱民,民不思君,岂有尊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虽贵为天下君,实则卑于民心。不避重诛以直谏,见善必迁,不私其利,此为贵臣。”
“说得好!”王明岚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小拳头攥的嘎嘎响,不小心便喊了出来。
王莽虽没说话,但眉头舒展,脸色缓和,显然他已认可了他的话。
但董文却嘴角一笑,一脸不屑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