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 / 第十九章 风起时

第十九章 风起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十万贯!”
  姜维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一愣,然后略显讶异道:“曹睿这手笔,倒是挺大的。没想到我的名声,竟然已经传到他耳边了。
  营帐中,众将正在详细筹划作战计划和阵型。
  “曹睿亲自颁布悬赏令?”
  听到这消息,吴懿无法抑制笑意,半天合不拢嘴。
  曹睿此举,竟然间接是肯定了姜维的价值,愈发使姜维的名声在蜀军阵营内显赫,属于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哈哈,这个悬赏令,与其说是恶名,倒不如说是盛赞。”吴懿说道。
  “将军何出此言?”姜维不解。
  “悬赏越高,代表赞誉越大,这未必是坏事。”吴懿不紧不慢地说,他的表情颇为自得。
  因为这封悬赏令,不仅证明姜维的价值,更是证明了吴懿识人的眼光独到,毕竟他可是率先接纳提携姜维之人。
  “哪有人把悬赏令视为褒奖的嘛……”姜维颇为无奈地说。
  “哈哈哈,伯约你小子还不情愿了,你不知道,天下多少人想上这个榜,却无路可寻。”
  “昔日许邵兄弟,做月旦雅评,品鉴天下英杰,多少世家贵族子弟,挤破了头,都难求一语。”
  “曹睿乃魏国之主,虽是伪帝,但毕竟势力最大,势力最强,曹睿这一句悬赏,远胜月旦雅评十倍。”吴懿的笑声更甚。
  “或许吧……”姜维依旧不以为意。
  “伯约乃是万人杰,可惜老夫膝下无女,不然我一定把她嫁给你,让你做老夫的女婿。”吴懿笑声愈发不羁。
  “将军别开玩笑了,姜维志在扶汉,没有心思谈及儿女情长,男儿纵马横刀,当效仿冠军侯驰骋疆场,大丈夫当如是也。”姜维正色道。
  “哎,伯约,我得说,你这是有点儿脑子不灵光了。你二十多岁,尚未到而立之年,正值婚配之龄,再说你文才武艺,外貌端庄,生得一表人才,返回成都后,老夫一定会帮你安排个好姻缘的。”吴懿边说边笑。
  吴懿算盘打得响亮,就连成都吃竹子的黑白貘兽都听到了。
  “……”姜维自顾自摇头,情知无法说服这位军中宿将,于是干脆选择保持沉默。
  他悄悄把悬赏令卷起来,放在桌案的一角,然后继续专注于眼前的战事布局。
  陈仓,势在必得。
  曹魏的防线在不断收缩,陈仓以西的大片土地已基本被蜀汉占据。
  曹睿如此强烈的反应,只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蜀汉攻势已经危机曹睿的统治,深深触碰到了曹睿的敏感神经,而这个场面,正是蜀军上下乐于见到的事情。
  从地图来看,陈仓是真正意义上的咽喉要道。
  陈仓与街亭有着本质的区别。
  陈仓既是战略上的要地,也是战术上的要地,只是历史地理原因。自汉水改道之后,其经济价值不复存在,陈仓不再囤积粮食,陈仓的“仓”字名存实亡。
  所以,现在的陈仓,与其说是陈仓,不如用“陈关”来形容它或许更为贴切。
  犹如一道关隘,横亘在陈仓道的最北端。
  若能拿下陈仓,从汉中北上的道路,又能多一条选择。
  地图前,蜀汉军中众将,依然在夜以继日地规划着。
  “虽然陈仓是我们主攻的目标,但真正的战略焦点并不在我们这里。“吴懿认真地分析道。
  “将军所言甚是。”姜维认可地点了点头。
  “此战虽是陈仓攻防战,名为攻城,实为打援。”
  “伯约此见倒是稀奇!”吴懿只觉姜维语出惊人,但仔细一想,竟觉得很有道理。
  姜维一语道破陈仓会战的精髓。
  因为蜀汉的兵力、财力都弱于曹魏,如果在关中与魏军进行正面交锋,则中原地区的敌军主力增援比较容易,甚至会牵扯到宛城襄阳防线的守南军北上。
  当选择了在陈仓展开会战,主动权就牢牢掌握在蜀军手中,现在蜀汉全据雍州,不需要担心西侧来敌,全心全意对付东侧敌军即刻。
  而魏军则陷入到被动的局势,增援远涉千里,蜀军迎战时,刚好可以以逸待劳。
  需要强调道一点是,兵出陇右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设想的占领益州后直趋秦川有了矛盾和偏差。
  那是因为时过境迁,必须要对新形势做出必要的战略转变。
  诸葛亮主动选择进攻陈仓,绝不是为了将大军徒劳消耗在这座雄关,而是有更深远的考虑。
  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尽可能杀伤魏军有生力量。
  当然,无论如何,陈仓都势在必得。
  “问题是,陈仓守将郝昭,不是庸人。”姜维微微皱眉,这是此战唯一棘手的地方。
  郝昭,三国著名塔防大师。
  历史上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打到陈仓,郝昭三千守军硬生生抵御诸葛亮数万兵马,长达二十天的进攻,最后逼得蜀汉粮草耗尽,只得无功而返。
  可以说是劲敌。
  “陈仓既在眼下,当如何攻克?云梯绳索,一鼓作气,骁勇先登如何?”吴懿注视着远方的陈仓城关,心中跃跃欲试。
  自从北伐开始,吴懿立下汗马功劳,屡立战功,先取阴平,又守街亭,可谓志得意满,锋芒毕露。
  “郝昭此人极擅守城,不能以常理推度之。”姜维平静地说道。
  “竟有此事?”吴懿大惊。“那陈仓岂不是旷日持久难以攻克?”吴懿不禁大急。
  蜀汉军中全都在奋勇争功,吴懿并不想落在人后。
  “或许,我们可以借鉴王翦消灭楚国的战术!“姜维思考了片刻,提议道。
  “昔日王翦灭楚……士兵坚壁不出,每日休养生息,甚至投石以作娱乐。”吴懿觉得这个想法过于大胆。
  “将军莫慌,并非以此克敌,实乃疲兵之计,我军围而不攻,郝昭必然徒费精力,而我军士气日渐鼎盛。”
  “这一招更有另一重妙用,除了疲兵,更是为了吸引郝昭注意力,让真正的破城之策,能够施展出来。”
  姜维详细解释。
  此时,关外狂风骤起,远方烽火连天,暗淡无天光。
  姜维负手而立,面色平静不惊,心中却如渊似海,掀起万丈狂澜。
  “此计当如是也!”
  --我是狂风骤起的分割线--
  “维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维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於是姜维曰:士卒可用矣。郝昭数日坚守,而汉军不出,乃引入夜……维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魏军。”——《资治通鉴·季汉一》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