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大明 / 第43章 应对

第43章 应对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由于银本位的确立,且因为一条鞭法的缘故,交税只要白银,而不要铜钱。
  但就如之前所说,市面上流通的白银平均到百姓手里根本没有多少。
  所以百姓手里更多的是铜钱。
  这就导致了在底层百姓那里,出现了白银通缩,铜钱通胀的情况。
  而且因为百姓手里只有铜钱,在交税的时候怎么办?
  他们就只能去找私人钱庄,或者地方大户,拿铜钱兑换白银。
  而这时候由于百姓面临白银通缩,这换汇市场的话语权必然被卖方,也就是钱庄、大户们占据。
  百姓们往往要将铜钱打原本价值的7折甚至5折,才能换得供自己交税的白银。
  而这其中的差价全被豪商们赚去了,这就更加剧了贫富差距。
  除此之外,由于西方实行的是金本位,导致白银在他们那里的价值没有像在大明这么高。
  这也就有了套利的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隆庆开关之后,如此之多的白银涌入了大明。
  所以苏缘想要实行银本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大明并不丰产白银,要是贸然实行银本位,白银的定价权很容易就操于他人之手。
  就像上面说的,百姓用铜钱向豪商们兑换白银用来交税。
  白银的价值完全就在这些人的一念之间。
  只要附近的豪商联合起来,他们影响范围内的百姓们根本毫无讨价还价之力,只能接受他们的剥削。
  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又要回到发行纸钞上面来。
  只要朝廷收税只收纸钞,并且开通铜钱、白银、黄金换钞的渠道。
  那即便贵金属被达官贵族、富豪商贾垄断,百姓也能有地方换钱的地方。
  但这又要考验统治者的经济管理能力,以及本身的良心了。
  回到洪武十八年。
  大明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宝钞贬值,民间更倾向于使用金银铜交易,屡禁不止。
  现在要恢复宝钞价值,那就需要设置钞本,但这个窟窿又太大了,且大明缺银又缺铜。
  即便有之前说的那几个大矿,但终究是不能解近渴。
  所以还是要用特别手段。
  一、以国家税收,或者之前说的那些矿产作为抵押物,发行国债,用这部分回笼的金银铜来作为宝钞的钞本,提高宝钞的信用。
  二、开放海禁,扩大市舶司的职能,他国想要和大明交易,他们所携带的金银必须兑换成宝钞,才能在规定的外贸市场当中进行交易。
  本国商人想要和外国人做生意同样如此。
  但由于此时的外国人,更多的是来大明买东西倒卖回国的,所以必然会有大量的金银等贵金属涌入大明,就和隆庆开关之后的场景一样。
  外国商人用金银兑换过来的那些宝钞,必然会流向大明商人那里。
  那么该如何让这些大明商人们不将宝钞兑换成金银,自己窖藏起来呢?
  设置利息,引诱他们将金银放在银行当中吃利息?
  继续禁止金银交易,金银回收后全部作为钞本,只许宝钞流通?
  或许这只能在经济模型里去想想了,因为这就是经济规律,苏缘也阻挡不了。
  苏缘能做的,或许就只有允许宝钞兑换金银,但禁止金银交易,以此来增加民众对于宝钞价值的信心。
  然后将货币定价、发行权收拢到中央银行那。
  大明的商人们想要和外国人做生意,那你们就只能接受他们兑换的宝钞。
  不然就别做了。
  为了防止走私,或者去到海上进行交易。
  大明对于海上走私、海盗的打击必然要加大力度。
  而且为了宝钞发行的合理性,未来的中央银行官员必然要由明算科的进士来担任。
  而且苏缘用网咖教导出来的,学习过专业的经济学知识的学生必然要占据主导地位!
  不然让科举改革之前的那些满脑经义文章的人来管理这足以影响整个大明经济走向的机构,苏缘实在是不放心。
  第三点,或许就是开设股票市场了。
  由于股票市场交易往往只是进行票证交易,只要不将股票套现,那初期投入的金银等贵金属必然会长期储存证券公司的银行账户当中。
  不过想要建设股票市场,那相关的企业数量就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
  想到这,苏缘对着李景隆和徐辉祖说道:“二位要不要和我到处逛逛?”
  李景隆问道:“苏先生要去哪?”
  “随便逛逛吧。”
  “也好。”
  说着,三人便往城里走去。
  他们回去的路上,正好路过农技农销站,由于土豆丰收,此时的铺子里包括铺子外那可谓是人山人海。
  许多人挤在铺子外,就为了买到那肥料,生怕晚一步,肥料就卖完了。
  李景隆和徐辉祖看到这一幕,惊讶的说道,“这是什么铺子,生意如此火旺。”
  苏缘给他们解答道:“卖肥料的,想必是因为稻谷、土豆丰产,才让百姓如此趋之若鹜。”
  苏缘笑着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化肥这玩意儿卖的越多越好。
  要是有商人想要倒卖这化肥,在这化肥普及阶段,苏缘和朱元璋倒是可以容忍他们的倒卖行为。
  毕竟他们的倒卖也可以为化肥的推广贡献一份力量。
  毕竟目前化肥产量还不足以普及全国,只能供应少部分地区,这些商人们的倒卖只要别太过分,老朱可以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不了到时候秋后算账就是了。
  李景隆看着眼前这一幕,想起了徐本正说的,那亩产三千斤左右的土豆。
  之前他还真把这玩意儿当传闻了,现在看到百姓们疯抢肥料的场面,心中已经信了大半。
  自己到时候回去,定然要将自家田庄里的土豆都收了,亲眼见识见识。
  后面为了恢复宝钞的价值,苏缘和朱元璋、朱标已经打算将化肥、水泥等暂时实行官营。
  并且想要购买这些东西,必须要使用宝钞,即便你想用铜钱购买也不行。
  这就是为了增加宝钞在市场中的流通量。
  总之为了恢复宝钞的价值体系,苏缘得想尽一切办法。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