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陈二郎的病自然就是痢疾了。
医馆里的那么多人,便都是由于一场在元世界叫做“贺氏疫病”的瘟疫造成的。
这种疫病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便是在洪武年间。
既然是痢疾,那它的病原体大概率就是一种杆菌了,事实也正是如此,它叫做“至贺氏杆菌”
它在明朝历史上的每一次爆发,死亡人数都仅次于肺结核病。
这就可以体现出此病的凶险了。
而此时在在医馆当中,除了病人、医学院的学生外,那就是南京城里的其他医馆里过来观摩的大夫了。
在这场传染病之前,医学院医馆那治疗痈疽的技术就已经让南京城各医馆提起了极大地兴趣。
这种让古今多少名医都为之头痛的技术,在他们手里竟然各个都药到病除。
他们自然想要窥一窥其中的奥妙。
而苏缘对于他们的请求自无不可,毕竟自己开这医学院不就是为了教别人的吗。
这些人有兴趣过来学习,那不是正合了苏缘的意。
自己教了这些老的,有用的东西他们自然会学去,然后教给他们自己的学生。
然后一点一点的将苏缘想要传授的现代医学的相关知识传播开来。
然后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建立起相关的理论体系。
所以此时在医馆的急诊里,偶尔能看到一个老头子跟在一个年轻的医学生旁边,问这问那。
能亲自过来,那大都是不耻下问的,有些只是派了自己的徒弟过来观摩。
仁义堂的韩杏,韩大夫,就是不耻下问的那一个。
他跟在一个南京医学院的医学生身旁,仔细的观察着他输液的全过程。
是的,输液。
南京这边是大本营,所以条件肯定是要比远在贵州的陈昊那里要好的。
输液所需的容器、输液管什么的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是针头。
注射用的针头,其针头直径大致在0.4mm左右,而且针头还必须是中空的。
这种精度的针头,在古代可能会有什么不知名的能工巧匠能够手工制作。
但问题就在于他能制造多少呢?
没有工业化,这种针头是不可能批量生产的。
而且由于某种懂的都懂的原因,苏缘要是从元世界大批量购买注射针头,肯定会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所以必须另辟蹊径,既然人工不能制造,那为什么不找找神奇的大自然呢?
大自然当中有没有这种直径小且中空的自然的注射针头呢?
那当然是有的!
那就是海胆的刺了!由于有些海胆带毒性,所以其需要注射毒液的原因,所以它的刺针必然需要中空。
而且其直径还和医用针头差不多,就其直径来说非常适合拿来当针头使用。
不过它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海胆的刺很容易断,要拿来当针头用的话,稳定性实在不能保证。
所以不能简单的直接拿来用,必须要对其进行加固。
不过好在它是钙质的,这样就可以给它镀上金属,来给它加固!
苏缘便是给它镀上铝来给它进行加固的。
注射针头方面的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就是大蒜素注射溶液的制取问题了。
简单的用酒精来提取大蒜素,那肯定是不能直接用来注射的。
必须要经过蒸馏等方法进行提纯,虽然这种方法容易让大蒜素分解。
但注射的效用比直接服用来的强,有损失就有损失吧,这点代价还是能接受的。
医学生黄良善,一边实操一边给韩杏介绍道。
“你看他这个皮肤周围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所他这个皮试已经通过了。”
“这一个步骤很重要,因为有些人会对这大蒜素有风疹(过敏)等反应。”
韩杏点头,黄良善继续下面的操作,他温言细语的对患者说道。
“等会儿注射过程中你可能会有全身灼热、出汗或者刺痛的感觉,不过不用惊慌,这些都是正常情况。”
“届时若有这种事的发生,你唤我们前来,我们会帮你处理的。”
“你听明白了吗?”
患者虽然紧张,但也依旧点头道,“大夫,俺听明白了。”
“好,待会儿这手不要乱动,我这就给你治病。”
说完,黄良善便如同元世界的那些医生一样,给患者的手腕上绑了压脉带,然后在静脉附近的皮肤上用酒精消毒。
最后将针头刺入静脉当中。
这名患者能如此的听话,主要在于其他的患者也都是像他这样,正在接受注射治疗。
从众心理很好的安慰了这些初次接受这种新型治疗方式的患者。
在一开始,医馆可是费了好大的劲依然没啥效果,最后让一些医学生装作病人,在那里输葡萄糖溶液,这才那些患者接受这种治疗方式的。
看完黄良善做完这一套注射动作,韩杏开口道:“黄大夫,如此便可?”
“如此便可。”
说实话,韩杏没看懂,为啥啊?
这从大蒜里提取的东西,为什么既能治痈疽,又能治痢疾啊?
而且这几日,还有患了“鸡咳(百日咳)”的小孩也能通过这东西来治,韩杏觉得自己这几十年的行医经历好像都白行了。
我平日里治这些病又是草药又是针灸的,他这里一个大蒜吃遍天?
虽然自己心中充满了疑惑,但韩杏是明白一点的。
那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不过他也见到了那些患者都能恢复健康,那大概率不是什么坏妖,而是好妖!
想必这南京医学院学子的老师,定然是发现了以往的大夫们从未发现的东西!
必然掌握了什么秘术!
想到这韩杏便对着略带谨慎的问道:“黄大夫,你们这所谓注射疗法,是有什么方子吗?”
黄良善沉吟一会儿,“有是有,不过这原理有些...”
这时候苏缘带着陈富贵和他的儿子进了急诊,“来个人,帮他看一下。”
黄良善被这熟悉的声音打断了话语,看向苏缘,“老师!”
而韩杏也抬头看向那声音传来的地方,不过他这一抬头便心中一震,“戴御医!”
在这一瞬间,他仿佛什么都明白了,想必是戴御医研究出了这一疗法,然后将其用于行医的!
不过接下来他却傻眼了,因为黄良善没有走向戴思恭,反而是走向了那个站在戴思恭身边的年轻人。
还毕恭毕敬的向他行礼。
苏缘笑着说道:“先去把这病人治了吧,然后来见见你们的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