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真宗崩,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有司请制令称“吾”,以皇太后生日正月八日为长宁节。
这年的长宁节,算是刘娥晋位皇太后以来过的第一个生日。
加上又是垂帘听政,礼部操办得竟比天圣元年的正旦还要隆重些。
原本礼部上奏建议按照旧时的品级,只因当初某些官员大造天书一事,国库亏空得太厉害。
有司意有所指,是规劝上位者节俭,不料赵祯却说,先帝和太后之礼须用黄金,朕用镀金的就可以了。
此言一出,搞得礼部也不好再劝,盛赞官家敦厚仁孝之余皆奉旨行事,以超过正旦的品级操办太后的长宁节寿诞。
之所以说比正旦办得隆重,是因为宴会上除了辽国使臣、皇室宗族、阁部大臣以外,还在殿上演奏了《大明之舞》。
《大明之舞》是唐朝时期编的二十首庙乐之一,是唐高祖李渊配享的庙乐。
在唐朝,但凡儿子登基时间长,都会给上一位皇帝编写一首庙乐,极少数在位时间短的没有编写。
而在李渊之前,因追封父亲李昞为世祖编写《大成之舞》,还追封祖父李虎为太祖编写《大政之舞》,追封曾祖李天锡为懿祖编写《长发之舞》。
到了李世民时期,又花18年重建祖陵,重新安葬了北魏李熙,将他视作大唐的始祖。
可惜活还没有干完,他就驾崩在了大明宫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
后来李治又接着干,将李熙追封为献祖,为其编写《光大之舞》。
只不过,到了宋朝,人们似乎对其余十九支庙乐不太感冒,唯独钟爱高祖李渊的《大明之舞》。
庙乐和民乐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宫殿之中所用乐器基本为编钟、磬、箜篌、排萧、蹋鼓、等等……
因占地面积较大,不要说是寻常百姓,便是王侯将相在寻常节日里也不一定能听到享受到。
对于音律,自古便有五音和八音之说。
其中五音说的是:“宫”、“商”、“角”、“徽”、“羽”。
分别对应音阶中:“哆”、“瑞”、“咪”、“嗦”、“啦”。
而八音,说的主要是音乐制作的八种方法,严格来说属于乐器分类,主要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视为“八音”。
皇宫庙宇之声,必然是八者皆有。
金常用的是编钟,石是最常用的是磬(qing)。
丝一类,因歌伎多为女子,用的最多的是箜篌,也就是竖琴,视为淑女之音,能与君子之音的琴交相辉映。
而皮革这类,包含了鼓、鼗、在大典中多有震慑心魂之效。
到了后四种,因制法普通,民间逐渐多了起来。
竹子多为萧、笛、尺八等风管,也有如竹琴这样的敲击乐器。
匏是葫芦,葫芦丝也被称作葫芦萧,而匏的乐器制作方法不仅仅只有葫芦丝一种。
到了土,在平常百姓出丧时,多有用埙来演奏哀乐的习俗,其音色低沉婉转,最适合道尽哀思。
至于木这一类,李东平那里就有一套木质的挞板,当敲击节拍配合说唱rap用来念说书人的开场白,在民间手艺人中很是流行。
古往今来只要是个人就会喜欢热闹,当然,除非他不是个正常人。
从这点上来说,帝王将相大多都是正常人,即便强如明世宗朱厚熜和明孝宗朱佑樘,前者还有个修仙的爱好,后者则是悄摸摸地搞绘画。
唯一算得上完全没有私人爱好的皇帝,恐怕也就一个宋仁宗赵祯而已。
随着能够使自己兴奋的阈值越来越高,许多皇帝会逐渐喜欢搞大排场,在这样巨大的排场下,宫宴上的开销也水涨船高,好些亡国之主能高到入不敷出的地步。
在饮食方面,宫宴的品级也有不少讲究。
通常是人手一桌,同席,但不同座,并不全然为了防止旁人给自己下毒。
御厨在上宴菜时,力求用膳之人饱尝目欲、嗅欲、饮欲、最后才是食欲。
所以布菜之法会将菜肴分成珍馐果品以供目赏,接着是蜜饯咸酸等开胃插食,然后到各种煎炸蒸煮的特制厨劝酒,最后才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的大荤肉类汤食,是为主食。
这相当于寻常百姓们饱食的“米饭”,当然也包括贫苦地区百姓代替米饭时食用的高粱、甘蔗、以及西汉传入的芋头等等。
当然了,御宴自该有御宴的品级,既然要在节宴上招待辽国的使臣,国宴自有最低的标准便是前后两个部分每个环节辅以“二十四道菜”,“四十二道菜”,以及“七十二道菜”三种。
摆在最前面的是:“鲜果、干果、香药、蜜饯、咸酸、脯腊。”
由这里组成低保“二十四道菜”,最多可以达到“七十二道菜”。
紧接着是厨劝酒,厨房在做好一大锅食材以后,再将食物上盘,每位贵客会得到一盘只够吃两口的分量。
这时或许有人在心中发出不甘地呐喊:“两口怎么吃得饱?”
放心,御宴中自然不会只有这一道菜。
而且每一道厨劝酒,实际上是一道一盏配以两味菜肴,每道菜都会配上两种或年份,或制法,或度数不同的酒,正常下酒会有最少十五盏共计三十道菜。
到了主食的时候,便不再像厨劝酒一样一道两味,而仅有一味主食,这时的分量会比厨劝酒稍微多一些,加上前面的部分一共为“四十二道菜”。
就这么来看,在《射雕英雄传》里,扮成乞丐的黄蓉要郭靖请她吃“四十二道菜”,郭靖没个几千两银子应该是付不起账才对。
不过这种级别也就只有主宴会场里的宾客才能享用,为了不喧宾夺主,次一级的宾客会被安排在大殿外。
就拿此次太后长宁节寿辰的品级来说,除了地方回京述职的一把手以外,还有汴梁城里大大小小的职能部门。
每个部门都会得到一些宴请名额,具体参会人员由部门一把手定夺,节前要将各自部门参会者呈报递交有司报备。
像开封府这样的独立部门名额较少,但也有四到五人,同性质的像九卿十三司寺,名额人数大体相同。
比较吃香的部门如两府两院三省六部及崇文阁中各学士馆,参会人数会比独立运行的部门更多一些。
柳铭章虽然在胥偃的照拂下得到了参与长宁节宴会的资格,不过他的品级太低,只能坐在殿外受冻,这就有点难受了。
而且最让他难受的是,五品官员以上的官服为朱红色,五品以下的官袍却是墨绿色的,这也是他一直不喜欢穿官服的原因,没有之一。
远远听到大殿内丝竹声缓缓起奏,他知道,刘太后的长宁节宴,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