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权御大宋 / 第五十八章 欧阳修的老丈人

第五十八章 欧阳修的老丈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段时间柳铭章一直心绪不宁。
  按理说,早在数日前他就已经将东门村落行凶案的卷宗交了上去,虽然行凶之人目前仍然在逃,但却拿下了罗老爷一家,还借此掀起了一波腥风血雨,好些地主家被抄没,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在这样的形势下,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随着案件调查的逐步深入,挖出可以做文章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让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无力。
  很快辽国使臣便陆续抵达,强邻来访通常会带来四个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外交官员、货运商队、以及一群打着友好交流旗号如狼似虎掩杀过来的辽国学院派。
  因为刘太后的生辰长宁节是正月初八,而汉地的正旦元春是正月初一,辽国一共派来了两波使团,加之两元之交新主即位旧主唁丧,事情比较多。
  鸿胪寺的官员一直在忙着接待下榻,还给使团正使排出了一张宫宴接待的规程表。
  外交官员这方面乏善可陈,主要是在互换国书的礼数上反复扯皮相互试探,货运商队方面则先要交换国宝,剩下便进行一些免税的自由贸易,至于友好的文化交流,其实说穿了他们就是来“挑事的”。
  大宋方面为表诚意,崇政殿讲坛这边虽然没有了王钦若的主持,赵祯却向刘太后提出新增一位直讲冯元,由冯元跟孙奭、燕肃一起讲学,听讲的学子中则混进了一些辽国的年轻学子。
  按照以往的惯例,最初的两三天应该风平浪静,至于再往后,作为大宋的官员自然也希望依然能风平浪静、大家两两相安。
  期间燕肃私底下来请过柳铭章一次,却被他以公务太过繁忙委婉拒绝。
  在没有了铁靠山李迪以后,柳铭章的心态完全变了,全然不复先前在崇政殿硬怼王钦若的凌然傲气,反而变得有些疑神疑鬼起来。
  辽国使臣抵达的头一天他跑到龙卫的卫所找过一次杨文广,但等了两个小时依然没见着他回来。
  问过值更将士才知道,杨文广作为目前大宋骑兵序列里唯一拿得出手的年轻将领,正在和辽国使团的护卫队长们进行“友好”的业务交流。
  这个部分的交流内容比起前三个部分来说才是最关键的,直接关系到两国同盟在短时间内会不会走向破裂。
  而在这时,新任知府胥偃抵达的消息传到了府衙中。
  和想象中的情况不太一样,胥偃没有立即召集府衙上下人等见面,而是让开封府各部门正常运作,搞得柳铭章都不太敢离开自己的拐角办公室,生怕欧阳修的老丈人突然出现给他来个突击检查。
  但等了许久都没见着胥偃露面,直到孙彬找上了他,说是这段时间又有重大发现,经过孙彬的暗中查探,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逐渐浮了起来。
  对于孙彬的新线索,他感觉以自己的职位不可能拿捏的住,又问过确定胥偃没来开封府签到打卡,只能主动找上胥偃报告情况。
  不过,这次出门他已经学乖了,不敢再穿那件重金制作的鹤氅,而是让制衣局以下级官员的衣料制作。
  根据他这个司法参军的补贴配额,九品官员冬天可以得到绢五匹,一匹的长度为十丈,布料是不缺的。
  但有个蛋疼的问题是,户部派发的棉花只给了六百克,而且还是粗绵。
  为此柳铭章专门称过,确认是六百克无误。
  棉花不管在什么时代都属于国家战略物质,一斤粗绵制成棉绒通常只能剩下四两。
  柳铭章资历上浅,只有一期的度支,制衣局对此也十分为难,无奈之下他只能自掏腰包又买了几斤棉花才把衣服做好。
  和他相比,孙彬就显得从容许多,尽管身上衣衫单薄却不惧寒冬,这大概就是武人和文人的差别吧。
  和孙彬一起来到胥偃的家宅,柳铭章感到十分疑惑,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过僻静,根本不像一个二品官员该有的府邸。
  胥偃的家被一面不足两米五的矮墙环绕,里头有四幢平房,三幢围着前院,还有一幢在后院。
  远远看去和一旁的平民老百姓家没什么区别,只有院中东南角那颗四五米高的老树让这座小院落看起来有些不同。
  敲了半天没见有人应声,柳铭章轻轻一推发现们没有上锁,便将脑袋从门缝里探了进去。
  对于柳铭章的无礼举动,孙彬下意识想制止。
  但经过一个多月的接触,他发现自己这个顶头上司办起事来经常不照常理,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忍了忍还是没有劝阻。
  们被推开后,柳铭章率先进入庭院中,这时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走上前来对他行礼道:“我家少爷吩咐了,若有贵客前来便直接引到后院,两位随我来。”
  “少……爷?”
  在柳铭章看来,这是个十足装逼的称呼。
  在宋朝,若是祖上没给自己留个几千亩良田都不敢让下人这么称呼自己。
  跟着老人穿过房舍来到后院,只看到院中一棵两米高的枣树下摆着一张躺椅,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正卷缩在被褥中睡大觉。
  看到眼前这一幕柳铭章彻底惊了,他觉得他都够牛逼的,但眼前这个中年男人似乎比他还要牛逼。
  就算一路赶来舟车劳顿,好好的房舍不待非要跑到天寒地冻的屋外睡觉,都不知道应该说他懒还是不懒。
  正当老管家准备上前通报的时候,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女孩突然从柳铭章身旁蹿过,快步冲到院中拼命摇晃着躺椅道:“阿爹阿爹,家里来客人了!”
  “唔……”
  男人翻了个身微微睁开眼睛看了女儿一眼,很快又合上继续假寐道:“来了什么客人呐?”
  “下官开封府司法参军柳铭章,有要事禀报新任知府胥偃大人。”柳铭章迈出一步作揖道。
  原本他还想稍微客套一下,但看到对方派头这么大,索性直接报出了官职大名,只要把语境变成公事,这下你胥偃总不好推托了吧。
  “哈!”
  胥偃起身抻了个懒腰,边捡起地上的靴子抖落着说:“我还道第一个上门的会是判官或者六曹,没想到竟是个司法参军。”
  “怎么,大人是嫌下官职位太低?”柳铭章显然有些不太高兴。
  “噢!那倒没有,只是奇怪李相的治府之法罢了。”胥偃说着,又对自己的女儿道:“玉儿,让你母亲沏些热茶来,爹要和这位柳大人聊些公事,去吧。”
  “是,孩儿遵命。”小女孩应声跑去。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