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王途霸业 / 第四章 巧避祸患

第四章 巧避祸患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公元884年3月11日,鹰王逝世,二王妃、执事大臣刘琦和护国大将军陈泰暗中勾结封锁了王宫。刘琦假借王后的名义,用飞鹰传书给各地的骨干大臣,让他们看到书信后即刻赶往阳城参加鹰王的葬礼。
  这些骨干重臣包括各州的总督、将军,以及西都祁阳郡守岳钟琪、东都荣城郡守姜太维、南都临抚郡守乔温、征东将军向可臻、平西将军洪斌、镇南将军万舒玙(女)、镇国大将军陈剑波、长公主冯佳莹及驸马陈琳、二公主冯佳丽及驸马段襄阳、二公子冯开奇及夫人朱雅珍。
  上面这些几乎涵盖了各州的柱国重臣,但是不包括梁王、前公主冯慧敏、以及各地的公侯。刘琦心思缜密,前公主已经嫁到了隼族,确实多有不便,他也不希望隼族插手鹰族的事务。至于各地的公侯,虽然地位很高,但是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和兵权。
  而梁王是鹰王的胞弟,常年把守鹰族北疆地区,手握重兵。而且鹰王特许梁王可以带兵进入都城,况且梁王一向支持二公子,一旦他发现异常,恐怕刘琦等人没那么好得手。
  梁王的军事辖区在鹰族北部的并州、雍州和唐州,手握三十万大军。但是为了不妨碍各地总督布政,梁王将中军大营设在了雍州阳泉郡的治所河阳县。
  刘琦让各地骨干大臣立刻赶往,目的就是避免并州、雍州和唐州的总督和将军去通知梁王。说来也巧,这三州的总督和将军也没想去通知梁王,他们一致认为鹰王逝世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不通知梁王。
  二王妃的思想比较单纯,她只是希望通过兵变来帮助儿子继位。并且她向刘琦和陈泰承诺,只要能够拥立冯开瑞继位,依然让他们担任执事大臣和护国大将军的位置,并且子孙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而刘琦也向二王妃保证,只要各个地方的总督和将军一来,自己有办法控制他们,到时候不怕他们不同意。刘琦之所以豁出性命去帮助二王妃,目的就是等到冯开瑞继位之后,自己再想办法除掉他取而代之。
  二公子在南康郡也收到了飞鹰传书,得知鹰王逝世,悲痛欲绝。尽管在宫中时鹰王并不太喜欢这个儿子,还把他贬到县城来监工,可是毕竟血浓于水,得知鹰王逝世,二公子就想立刻赶往阳城。
  当二公子拿着书信给夫人朱雅珍看时,朱雅珍先是对于鹰王逝世感到不可思议。书信上面的大致内容大概是让二公子和夫人立刻赶往阳城。
  二公子也不管那么多了,这就要收拾东西赶回阳城。而朱雅珍则是拿着书信仔细地又看了几遍,果然被她发现了一些猫腻。
  朱雅珍连忙把收拾东西的二公子叫了过来,让二公子不要被悲痛冲昏了头脑,自己则是指出了这封书信的瑕疵之处。
  鹰王室规定,凡是鹰王去世,均由王后在书信中写明,然后再飞鹰传书通知在各地的王公贵族。若是王后不在了,便由执政大臣代写。
  朱雅珍让二公子仔细看看,这个笔迹是王后的吗?而且王后非常宠爱自己的两个小孙子,如果这封信是王后写的,不可能对自己的小孙子只字不提。
  二公子拿着书信又仔细看了看,好像夫人说的很有道理。随即朱雅珍又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可能是阳城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二公子听闻,决定让妻儿留下来,自己去阳城一探究竟。可是这遭到了夫人的反对,朱雅珍认为冯开奇是鹰族公子,将来更有可能承继大统。这封书信的目的估计就是为了引诱二公子去阳城,这个时候他万万去不得。
  突然,二公子想起了李德林送给他的信封,他从包袱中拿出来就要打开,但是被夫人拦住。朱雅珍向二公子解释,现在还不清楚阳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况且他们也没有处于危难之中,还不宜打开。
  听夫人的一席话,让二公子心中非常焦急,倘若阳城有变,自己难道只能在这里当个废人吗?
  朱雅珍听后,给二公子出了一个主意。二公子身边有两个武功极高的侍从,他们是张元泰和胡禄明。张元泰追随二公子的时间比较早,而胡禄明正好是二公子被贬那一年才开始追随他。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当世的一流高手,两人轻功了得。张元泰的鹰爪功出神入化,而胡禄明尤其擅长使飞镖。朱雅珍让张元泰留在这里保护他们,而派胡禄明去阳城打探消息。
  二公子听完朱雅珍的安排之后,心中是万分感慨,多亏有这么个好夫人,自己真是惭愧不如。
  而梁王则好像是被孤立一样,几乎各州的重臣都收到了飞鹰传书,唯独他还在边关兢兢业业地布防军事。
  阳城这边,朱雅珍猜的一点都不错。王宫被封锁,王后被挟持,二王妃让她写给二公子写书信,但王后知道这帮歹人要害自己的儿子,宁死都不愿意写。
  二王妃固然生气,可也不能拿王后怎么样,毕竟留着她还有用。最后她找了一个服侍王后的女眷来写下了那份书信。
  由于有护国大将军陈泰的帮忙,阳城几乎被刘琦完全控制。此前陈泰也想过退出,可是一步错步步错,他犯下的错误已经让他没有了回头路。
  此后的几天,收到书信的大臣陆陆续续从各地赶来。在等待入宫时,刘琦命人让他们到指定的房间等待,但每次都要等待很长时间,但是房间中有专门的茶水。
  这些提前赶来的官员没有一个能看到鹰王的遗体,陈泰假借王后的口谕让他们先行退下。而这个时候刘琦出现,并主动为这些重臣们安排住的地方。
  当这些官员问到李德林的时候去,刘琦只是说李大人身体不适,由他负责接待,李大人待到三月十六日那天出来接见众人。
  终于到了三月十六日,各地的重臣几乎悉数到齐。在统计名单时,陈泰告诉刘琦梁王、二公子和镇国大将军陈剑波没有来。刘琦很是惊讶,梁王没来本就是自己设计,二公子和陈剑波为何不来呢?
  陈泰的解释是他已经收到了陈剑波的飞鹰传书。陈剑波是因为西北战事吃紧,狼族的进攻很猛烈,自己不能走开,等到打退了狼族,自己再回来负荆请罪。至于二公子那边,实在是不清楚。
  没有办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使有人没来也得按计划实施行动。
  刘琦将各地方大员、朝中的重臣带到了养心殿,大殿上面有两排雄鹰,在刘琦的招呼下,这些雄鹰昂首挺胸地鸣叫了三声。在养心殿的中央有一个灵柩,里面躺着的里面是鹰王的遗体。
  这些朝廷重臣进入养心殿后,一个个神情凝重,低头默哀。鹰族向来以善战著称,所以他们认为哭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行为,悲痛归悲痛,但是在鹰王的葬礼上是绝对不能哭的。
  在养心殿的大厅的前面,二王妃和自己的儿子、女儿跪在左边,三王妃和自己的两个女儿跪在右边,她们的头上都缠着白绫。
  看着眼前的一幕,征东将军向可臻问刘琦为何没有看到王后。刘琦却说,王后悲痛交加身体疾病复发身体有恙,特地委托自己来接见各位大臣。
  这时,下面的大臣们已经开始颇有微词。下面的大臣分成了两拨,外地来的大臣由陈泰带领,而朝廷内臣群列由李德林站在首位。此时的李德林眼睛紧盯着地面,什么话都没说。
  随后,刘琦又说了一件事,让众大臣们炸开了锅。刘琦说鹰族不可一日无君,准备等鹰王的葬礼结束,就拥立长公子刘开瑞为新的鹰王。
  此话一出,下面就有些人看出了刘琦的猫腻,瞬间炸开了锅。安州将军胡汉庭率先站出来反对刘琦,原因有二。一是鹰王葬礼王后不出面,怀疑是被刘琦给关押了起来;第二,鹰王早就布告全国,朝堂里面“坚毅不屈”的匾后面有一个盒子,盒子里面是鹰王指定的继承人的名字。
  胡汉庭此话一出,后面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刘琦看到有人出头,心里开始怒骂胡汉庭。刘琦狡辩说鹰王乃是鹰族至尊,又是二公子的生父,鹰王逝世二公子不来守孝有什么资格继位鹰王。
  这些朝廷重臣都知道刘琦与二公子不对付,根本不可能站在二公子这边。可是二公子毕竟是嫡系长子,不能凭刘琦三两句话就失去了竞争王位的资格。
  很明显此时分成了三派,刘琦、陈泰等党羽一派是拥护大公子,李德林以及部分内廷和地方要员支持二公子,另一部分是没有明确的态度。
  面对刘琦的说法,许久未说话的李德林终于发话了。李德林表示鹰王曾在逝世前说过,不修完南康郡的宫殿,不准二公子回阳城,而南康郡的宫殿现在确实还没修完。
  而且鹰王逝世召回公子应该有王后的亲笔信,随即李德林鼓动大家去问问王后有没有写亲笔信。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