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不错,正是如此。”
胡文安微微点头,对着太子朱标说道。
听到胡文安的话,太子朱标皱了皱眉头,脸颊上露出一缕苦笑地说道:“胡兄的意思,我能够理解了,就是跟百姓借钱,然后来修建一条遍布我们整个大明朝的商道。
但是,这里面,也存在着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刚刚经历过蒙元的统治,百姓穷困。
百姓又哪来的钱,借给我们大明朝修建商道?”
“第二个问题,就算是能够借来这些钱。”
“但是借钱是要还的,若是到时候还不上这些钱,我们大明威严何在?”
顿了顿,太子朱标苦笑道。
燕王朱棣眉头紧皱了起来,这是实话,以中央政府出面跟百姓借钱,这是必须要还的,若是到时候还不上。
那朝廷的威严就要一朝丧失。
到时候,谁还相信大明?
还如何治理天下?
敏敏帖木儿也是目光灼灼地看着胡文安,她有一种预感,似乎胡文安真的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百姓手上没钱,但是商人有钱,地主阶级有钱。”
胡文安一脸平淡之色地说道:“发行国债,真正的目的,不是跟百姓借钱,而是跟他们这些人借钱。
想要他们老老实实的拿钱出来。
很简单,只要给予利息就足够了。”
“利息?”
听到胡文安的话,太子朱标若有所思了起来。
正如胡文安所言,如果真的能够给予利息,确实是可以跟商人,跟地主阶级借钱。
因为这些商人,或者是地主阶级,平时的话,铜钱跟白银,都是储存在自己家中。
而储存在家中的话,肯定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
如果朝廷发行国债的话,这些商人或者是地主阶级,就会将家中的铜钱跟白银购买成国债,这样安全性更高。
而且,除了安全性更高,也能获得一定的利息,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在影视剧里面,经常能够看到剧中人物动则就掏出一叠一叠的银票。
实际上,明朝是没有银票可以用的。
所以像金瓶梅这种书,就能够发现,里面只有银两,而不会出现银票。
不过,明朝初年,有着宝钞的存在。
但是宝钞贬值快,以致如同废纸,没有人愿意使用。
燕王朱棣想到了一个问题,对着胡文安说道:“胡兄,就算是给予利息,想要让商人跟地主阶级,拿出家中的银钱出来购买国债。
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而且,就算是他们愿意。
因为利息的原因,到时候归还的时候,朝廷需要归还的就更多了。
这样对于朝廷而言,也是一个压力。”
“不错。”
“胡兄,应该如何让商人跟地主阶级,心甘情愿的拿出钱来购买国债。”
“而且,朝廷还能在国债到期的时候,还得上这一笔钱呢?”
太子朱标脸颊上露出了赞同之色,看着胡文安问道。
“这个简单。”
“第一步,建立银行。”
胡文安淡淡地说道。
虽然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钱庄雏形。
但是,真正钱庄的出现,是在明朝中叶,对于现在而言的话,是没有银行存在的。
“银行?”
太子朱标等人都是楞了一下,疑惑不解地看着胡文安。
主要是这一个词,他们并没有听说过。
“银行,就是可以给老百姓,给商人,给地主阶级,存放银两跟铜钱的地方。”
“大明官方,直接建立这样一个银行。”
“这一个银行的话,可以让大家将手中的银钱存进去。”
“存进银行里面,会给予一定的利息。”
“比如,可以定一年期存款,三年期存款,五年期存款。”
“存款年限越高,利息就越高。”
“当然,这是定期存款。”
“必须要到了时间取出来,或者是到了时间,重新再存进去,才能得到这一个利息。”
“如果是中期需要用钱,进行支取的话,一样可以支取。”
“但是,支取之后,利息就没有了。”
“而且,银行的话,需要遍布大明朝每一个角落。”
“在大明朝各州府县都设立这样的银行,然后一个地方存进去银钱,可以在大明朝任何一个其他银行之中支取。”
“而除了定期存款之外,还有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的话,利息比起一年期存款更低。”
“但是具备定期存款没有的优势,随时可存,随时可取,金额不受限制,灵活方便,适应性强。”
胡文安轻轻一笑,说道:“这样一来,大家自然而然,就愿意将手中的银钱存到银行里面。
因为不只是能够得到利息那么简单,还方便了他们出门的时候,不需要携带太多的银钱。
特别是对于商人从事商贸活动而言,更为有利。
不需要每一次出门都携带大量银钱,还需要担心银钱在路上不安全。”
“……”
听到胡文安的话,众人都是眼神呆滞了起来,一脸震撼之色地看着他,不敢想象他到底有着何等高深莫测的智慧,才能想到如此之多。
这个时候,太子朱标跟燕王朱棣都已经明白了胡文安的意思。
通过这一个方式,让大家信任银行,对银行产生一定的信任度。
这个时候,再推出国债,商人跟地主阶级,自然就愿意相信,甚至是争相购买国债。
只要国债的利息,比起五年期存款利息更高,吸引力更大就可以做到。
而有着银行的存在,到时候国债到期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将银行里面商人,地主阶级的存款拿出来先进行归还。
只要大明朝商业越来越繁荣,商税越来越高。
以大明朝的商税作为支撑,就足以维持银行的运转,就有能力在后面弥补银行的亏空。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想要让商人跟地主阶级,接受银行,并且将银钱存进去。”
“可以适当的请托。”
胡文安微微一笑,说道:“比如,找一些大家都知道非常有钱的巨商大贾,将一大笔钱存进银行里面。
最好是众所周知的公众人物,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除此之外,也要找一些小商人存银钱进去。
然后再当着所有人的面又取出来。
这样,大家就能够相信把银钱存进银行里面,不需要担心取不出来的问题。”
“胡兄高明!”
听到胡文安的话,太子朱标一脸敬佩之色地说道。
他已经想到了胡文安说的这一个众所周知的巨商大贾,还是公众人物,是谁了。
这个人选,胡文安不是最合适不过了吗?
京城第一公子,右丞相胡惟庸独子,还有谁比他更加合适?
燕王朱棣看向胡文安的眼神都是变得尊敬了起来。
这到底是何等大才,才能想出这等好方法出来。
一下子就解决了整个大明朝国库空虚,无钱修路的问题。
敏敏帖木儿清眸紧紧地注视着胡文安,她现在相信胡文安真的是一个三头六臂之人了。
中原大地,果然是地大物博,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