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诸君,且听剑吟 / 第55章:各方势力,暗潮涌动

第55章:各方势力,暗潮涌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时光荏苒。
  四月。
  这一个月也发生了诸多大事件。
  比如说吴王雷厉风行的军改,二十四名高级军官被斩首,惨遭抄家,家产被全部冲入府库,供军费开销。平时有作风问题的营主也被牵连了上百人,广陵四大城门口的集市上,每天都有人被斩首,惹得百姓称赞叫好,敲锣打鼓庆祝,直言吴王终于开窍做了一件好事。
  广陵城的百姓过得不如意,其实天下都一样。总有人仗着身份横行霸道,我行我素。
  这些被斩首的军官,大平时都劣迹斑斑,现在被当众斩首,群情振奋。
  因为一下子少了如此多的军官,吴王都亲历亲为,命余昌龄在军中选择优秀青年骨干,提携军衔。
  陈词闲下来。
  果不出他所料,他书写的召集令有个卵用,一个月了,不见一个江湖好汉来投奔。
  因为局势紧张,再加上吴王为了感谢陈词的帮助,特意批了文书,让陈词可以招兵买马,并设了一个旗的编制为独立旗,独立于广陵军团外,也就是说,陈词可以组建一支千人的私人武装。
  太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这一日,广陵城内传出一个惊天消息,驼龙山的草莽被铲除了,一夜之间,一千多人无一幸免,尸体堆积在一线天峡谷。
  此事惊动了吴王。
  能无声无息剿灭驼龙山草寇,此事不得了。
  陈词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吃惊。
  吃惊的不止陈词,还有张莽,要知道,之前他为了剿灭八宝山的草寇,损兵折将,折腾了一个月,现在得知和八宝山势力一般的驼龙山,无声无息被人给铲除了,这还了得?
  万众瞩目。
  吴王乘坐马车,陈词也带着扈从跟随,同行的还有许多军官,浩浩荡荡赶赴驼龙山。
  据悉,发现一线天堆满尸体的是附近的村民,他们发现最近这一带出现许多豺狼,壮着胆子就来了,结果看到那么多尸体,吓得魂飞魄散,当即就去报官了。
  等众人来到这里,早就被士兵们围住。
  “启禀吴王,上将军,我部广陵军团‘策’字军‘瓒’字旗已全面占领驼龙山山寨,未曾发现敌人。”有士卒来回报。
  吴王颔首。
  这里臭气熏天。
  尸体大都已经腐烂。
  陈词眯起眼,捂住口鼻,仔细一看,这些尸体都是山贼的,其一,大都纹着刺青,是出入过牢狱的,有人还发现了驼龙山大当家张顺的尸体。
  张顺浑身没一块好肉,伤痕累累,看来生前遭受了非人折磨。
  千余尸体横七竖八,阻塞了道路。
  蛆虫翻腾,臭味熏天。
  “嗯?”
  陈词眼睛眯成一条缝,蹲在一具还未完全腐烂的尸体前,细细打量伤口。伤口血肉模糊,但很工整,是被利器一刀毙命,长刀……
  武士刀?
  吴王的气色不太好看,倒不是因为这些山贼被人灭门,而是不知道是谁干的这件事。
  如果干这件事的是一支军队,那这支军队也未免太骁勇善战了些。
  一行人沿着山路上山。
  来到山寨外。
  如今山寨早已人去楼空,地上没什么尸体。
  沿途也有不少尸体,都是被一击毙命,看样子,像是死于慌乱间的逃亡。
  山寨内,尸体也有,但数量不多,大都死得很仓促。
  一路到了大堂,桌上还摆放着没吃完的烤肉,当然,早已生蛆,骨头散乱一地,瓶瓶罐罐的碎片充斥地上,桌椅破碎,乱了一地,看来当时这里发生了冲突。
  这时,陈词眼尖,注意到地上掉落了一柄长刀。
  他弯腰捡起。
  目光一凛。
  东瀛倭刀。
  吴王也看到了,他的神色更加冰冷。
  接下来,经过一个时辰的勘测,他们捋顺了关系,大概猜测到了张顺这伙土匪是怎么被人灭了的。
  先是一股五十人左右的东瀛刺客趁着夜色摸了上来,杀掉了沿途的守卫,然后一支大概三百到五百人的东瀛士兵长驱直入,守在各个卡点,全歼了驼龙山草寇。
  这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
  因为驼龙山占据天险,易守难攻。
  而且守卫森严。
  那么这支五十人左右的杀手,都是精锐,单兵作战能力极强。
  甚至,这数百人的部队,也都是精锐。
  想清楚这一点,吴王脸色更加凝重,东瀛人的部队,作战能力如此之强,如果他日爆发战争,该当如何?
  驼龙山草寇覆灭,就像是挥之不去的阴霾一样笼罩在众人头上。
  “焚毁尸体,撤。”
  ……
  中州,洛阳。
  “唔,东瀛的厨艺就像是你们那偏居一隅狭窄的小岛一样,不够大气,东西虽美味,但不够精湛。”恭亲王品尝了一下竹下未卜送来的寿司,略有嫌弃。
  竹下未卜尴尬一笑。
  “唔,这朝廷啊,就像是大凉各地的河流,错综复杂,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任何江流最终汇入大海,这不,本王还在观望,就有人捷足先登了。”恭亲王的意思是,他还没动手,就有人迫不及待想看到吴越陷入战火了。
  他心里也有几个猜测。
  大皇子。
  三皇子。
  户部尚书。
  但究竟是谁,他也不得而知。
  和公孙澜一样,他也没往黄石身上想。毕竟,虽然朝廷上的百官迫于黄石独揽大权的淫威,暗地里称他一句“九千岁”,实际上没人看得起他。
  黄石再如何权势滔天,也不过是仗着皇帝陛下的恩宠,他再如何,也不过是阉人一个。
  怎么,也有胆子觊觎皇位?
  竹下未卜捋着胡子,笑眯眯道:“王爷,不管暗中之人是谁,但总归是支持您的派系,都是一家人。”
  “别,本王可和那些人不是一家子,大皇子城府深,三皇子暴躁,都不是能坐下来好好讲道理的人,惹毛了他们,本王可捞不到什么好处。”
  竹下沉吟着,压低声音道:“王爷放心,我东瀛的首相大人下了军令,最低会在吴越战场投入超过百万大军,若是战端一开,必定形成摧枯拉朽之势,到时候朝廷之上,还需要王爷擀旋一二。”
  “哈哈哈,自然,自然。”
  恭亲王姬载用筷子拾起一寿司放在嘴里咀嚼,眼光溢出寒气。
  算下日子。
  皇帝陛下也该归西了。
  皇位空荡荡的。
  没有立太子,也没立储君。
  那么想要这个皇位的人,可就多了,不过,虽说自古立长不立幼,但现在朝堂之上派系林立,他姬载也有一席之地,大皇子想就这么当上皇帝可没那么轻松。
  且不说三皇子不会愿意。
  百官不会愿意。
  他姬载也不会愿意。
  想要皇位?
  哼哼,想要皇位,那就要靠军功。
  大凉延绵四百多年的江山,二十八代君王,从姬无涯时代起,哪一个皇帝不是依靠赫赫战功崛起的皇位?哪一个皇帝不是踩着无数尸体登基?
  不论是大皇子还是三皇子,想要争夺这个皇位,唯有带兵亲征,去吴越战场上取得那不世之军功,只有让天下人信服,才能登上这九五至尊。
  想到这,恭亲王眼睛更加阴沉,如果大皇子和三皇子真去了吴越两地,那他定让他们有死无生,十万个人去,十万个人死。
  到时候,放眼京城,还有谁能与他争夺这个皇位?
  想到这,恭亲王神情愉悦,从一旁的檀木盒子里拿出烟丝卷起来,点燃火折子,深吸一口,烟雾缭绕,他垂涎皇位已久,为此密谋了二十年,如今终于要唾手可得了。
  “唔,烟丝不错。”
  竹下未卜笑着举杯,“王爷,等我东瀛取得吴越,年年为您贡来烟丝。”
  “哈哈哈哈。”
  恭亲王哈哈大笑,也举起青铜酒樽,“竹下君有心了,若本王登基,到时候本王……哦不,朕,朕一定授予你一个爵位,你这等人才在东瀛内阁实在屈贤了。”
  竹下未卜保持微笑,没有反驳,他心里却是冷笑不已。
  在竹下未卜心里,恭亲王只是一个小人,无勇无谋,只配躲在阴暗角落,他视恭亲王为棋子。并且,他深信不疑,像恭亲王这种人,根本不配当皇帝,现在他也只是利用恭亲王的野心罢了。再者,如果连恭亲王这种人都能当上大凉帝国的皇帝,那这个皇位未免太没有含金量了,是不是东瀛的天皇陛下,也能来坐一坐龙椅?
  ……
  自从驼龙山草寇被灭后。
  陈词整日坐立难安,他非常忌惮东瀛人的军事素质和单兵作战能力,光论两次剿匪战绩而言,如果剿驼龙山的东瀛部队,出动的只是常规部队,那就非常恐怖了。
  如果细说,一对比,可以得到一个结果,一个东瀛武士,比得上十名吴南士兵。
  这是天壤之别。
  不过转念一想也正常,陈词参观过乾山兵站,那里的士兵训练水平略有低下,冲锋陷阵还行,论单兵素质,实在不强,陈词有一种自己去训练士兵的想法。
  陈词听说东瀛街的东瀛人,已经陆陆续续撤离了广陵,现在还剩下大概千人左右。
  陈词得了吴王的文书,也开始招兵买马,有驸马爷的名头挂着旗帜,许诺好处,许多人响应,但效果依旧不理想,再加上陈词也比较挑剔,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要的,所以一个月来,现在陈词手里也就组建了不到一个营的兵力,还没有正式投入训练。至于军械采购的事情,陈词已经和吴王达成了协议。
  据说因为局势升温,吴王为了购置军械,又与兵部展开了合作,被狠狠宰了一笔。
  他天天大骂朝堂上的人都是发战争财的。
  这一天,陈词和公主去逛街,走在集市,忽然发现街头出现大量难民,陈词随便拦下一个巡城官兵,那士兵恭恭敬敬下马,道:“驸马爷,都是从南边来的,据说苏州那边矛盾愈演愈烈,随时要打起来了,许多难民撤退,估计未来几个月难民更多。”
  陈词皱眉。
  前线已经要打起来了吗?
  公主看着蹲在街头蓬头垢面的难民们,有些于心不忍,他穿得金枝玉叶,可这些难民却食不果腹,她心里不是滋味。
  陈词笑了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这正好他意,如今战事随时要点燃,陈词缺乏部队,而这些从前面逃难来的难民,里面的青壮年,就是陈词迫切需要的兵源。
  当日,陈词拿出粮食千石,在四大城门关卡前,熬制稀粥,布施赈灾,先吴王一步把口碑打出去。吴王也没闲着,知道这个关头得民心者得天下,当即让士兵在城外开辟难民营,让难民们居住,然后拨了一大笔粮食让人熬制稀粥,但粮食不是白吃的,如今战事随时要爆发,正好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城外各地修建防御工事,这些难民就成了最佳的人力。
  各种事宜井然有序进行。
  谁也不知道大战什么时候爆发。
  所有人都在竭尽所能为大战做着准备。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