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 第七十九章:大清快乐枪

第七十九章:大清快乐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解学龙的兵力,正如王浩所料的那样。
  他目前有一千卫所兵,八百乡勇,一千四百余各地士绅送来的良家子弟兵。
  以及规模接近二千人的运粮民夫。
  如果不是因为乡绅们的民夫只是来送完粮到瑞金后就回去了。
  解学龙还真有近万大军。
  现在除开运粮民夫,解学龙的兵力刚好是接近王浩兵力的两倍。
  再多他也供养不起了。
  江西没那么多钱粮养兵。
  土地兼并数一数二的地区,粮税年年压征,哪有钱养兵。
  解学龙都是压榨士绅才能得到钱粮的。
  他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武器装备上,解学龙的乡勇部队还算精良,但是不能细看。
  良家子都是自带武器来的,无论刀枪皆是好货。
  可卫所兵与募集来的乡勇,拿到武器就不怎么能看了。
  以瑞金县为例,县内的甲仗库内,放在门口经常用的,还算可以,至少能用。
  而靠里面的就全废了,弓弩被虫蛀,刀枪全部锈蚀,甲胄也已发霉。
  解学龙也没办法,他甚至不能也没脸斥责瑞金知县,因为他的府衙也是这样。
  大哥不笑二哥,解学龙只能勉强将那些能用的武器调拨给乡勇和卫所兵门。
  经过一番折腾与收拾后,总算凑齐了大军的武器。
  乘坐征调来的商船,解学龙带领大军,前往龙泉讨伐王浩。
  ............
  龙泉县这边,王浩和他的部下正在动员治下的百姓们前往武起乡避难。
  基本上分了田的百姓,大多数都是扶老携幼的带着家财和牲畜前往武起乡。
  这个时代里人们对这种事司空见惯。
  村里许多老人就这样躲避过前来村仿洗荡的匪寇。
  不过以往他们是钻进县城里躲避匪寇,而今天是躲在反贼地盘里躲避官军。
  王浩的防御思路非常简单,因此官兵有船,他们顺着河水一来,可以河湾为套包围自己打正面,也可以逆着泉江登岸骚扰,想打哪里就打哪里。
  王浩没有大船,只有一些小渔船,也没有精锐水军,水战肯定拼不过,那就只能处处设防,处处被动挨打。
  所以想要扭转局面,就只能进一步压缩自己的地盘,降低防御面积,好让部队能够全部摊开防守。
  等到所有村民百姓,收拾好家当撤退后,一些顽固分子不愿走的,王浩也没有勉强。
  他没时间跟那些地主耗。
  等明军来了自然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军纪。
  安置好百姓后,王浩又安排了哨船在上游下游,前方后方,全部派人盯梢,一旦发现官军,立即划船回来告知。
  房子任他们烧,庄稼任他们踩。
  只要人保住了,一切都可以重来!
  王浩在武起乡储存了够他治下百姓吃两年多的粮食,他就不信巡抚能有两年半的粮食和功夫跟他耗。
  趁着官军到来还有一点功夫,王浩又招募了几百农兵。
  王浩还是兵力少,虽然是防守方,但是能凭借的防御工事也就是矮矮的几道羊马墙而已。
  也缺乏远程武器。
  倒也不是没有,先前龙泉知县送来两门百年老炮。
  陈铁军觉得全融了打枪头挺可惜的。
  他在官府的军器所造过盔甲也造过火枪。
  于是他就跟王浩商量了一下看能不能留一下一门,他打算融了铁后试试看造一门小炮出来。
  王浩得知了他的想法,想了想后否决了。
  一来他没有会使炮的人,二来火药是管制物品,王浩也就在攻破龙泉白户所后得到了一些火药,还都是结块的不能用。
  需要重新敲碎,然后晾晒干才能在制作成颗粒火药。
  本身就那么多点,进一步加工后更少了,也开不了几炮就没了。
  而且一门小炮也不顶用,射程和杀伤力都有限,耗费材料还多。
  王浩便让陈铁军试着看能不能打造出两门抬枪出来。
  这玩意也叫土炮。
  其实在明代就有了,叫鸟枪。
  枪管比人都高,状如长枪,须两人方可操控。
  史书记载鸟铳百步而力竭,而鸟枪却可射出两百步以上。
  这玩意也是大清最爱。
  带清后期甚至开始量产抬枪。
  一直到抗日战争都有它的身影。
  民兵队用的土炮就是这玩意,由于枪管很长,膛压够大,
  因此缺乏弹药的民兵队会用这玩意多加火药,然后塞入铁砂。
  点火后一喷而出,成扇形喷射面,就是一个超大号的喷子,一打一大片。
  就是射程极进,杀伤力也不够。
  王浩要的就是这玩意。
  他急需能对付大面积敌人的武器。
  射程近点没关系,再近也比刀枪远。
  这个时代,火炮尤其是小炮的命中率也就那样。
  抬枪的使用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抵进了抬脸上一喷!
  两门炮最后都融了。
  一门融了后拿去打造枪头了。
  另一门被王浩秘密要求打造了两杆抬枪。
  也是他的一张底牌,也是能够在关键时刻逆转战局的法宝。
  除了抬枪以外,王浩还在羊马墙上插上了竹签。
  龙泉不缺竹子。
  王浩发动了治下的百姓,砍来了许多竹子,随后又在羊马墙无法修建的丘陵地带挖了不少陷坑,里面插上了锋利的竹钉。
  基本上遍及了武起乡的周边地区。
  仿佛就是为了告诉解学龙:
  你也别管我今后怎么过日子,打不赢这场仗老子以后就不过了!
  陷坑,矮墙,竹钉,壕沟,外加整装待发,全体动员的农兵。
  王浩生生把自己的地盘变成一只扎嘴的刺猬。
  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拖赢这场战争。
  几日后。
  随着巡抚大军的逼近。
  吉安府的各地乱民和义军,因没人领头,混乱之下不知道该怎么办,居然四散而逃。
  解学龙以为王浩会站出来收拢吉安的反贼。
  但王浩直接让靠近龙泉的反贼滚蛋。
  敢靠近龙泉直接驱逐。
  反贼们群龙无首,他们大多没有地盘。
  就是躲在山里或者占着几个村子。
  杀地主,分田地,这是坐寇行为。
  官军一来,并且逐渐驱赶着他们向龙泉进发。
  众贼惊惧,居然生生变成南北两股流寇,在官兵将龙泉正面堵住之前逃走了。
  毕竟人家也不傻,既然打不过官兵,那就直接玩流窜战术,跑去祸祸邻近的州县。
  短时间内,吉安反贼就逃了个干净,只剩下一个王浩在龙泉,等待巡抚的大军。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