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特种兵明末做皇帝 / 第三十五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三十五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一天早朝,讨论的主要事宜就是天启皇帝的丧事。
  朱由检又钦定天启皇帝的谥号为
  “熹宗”。
  其余事等都有祖制可以遵循,司礼监、礼部等各个部门办起来轻车熟路。
  其余诸多事宜,由于朱由检还不熟悉办理,最聪明的选择当然是不发表意见。
  于是,基本都是一句:
  “请魏卿定夺。”
  看到新皇的表现,依附阉党的官员,无不心下大定。有内心不满的官员,也只能默不作声。
  朝会结束后,魏忠贤一言不发,端坐大堂正中太师椅。
  其余人等围坐一旁,都是魏阉的朋党爪牙。
  魏忠贤一向骰子不离手,今天确是没有把骰子拿出来,看他不发话,大家也只能干坐着,一言不发。
  终于,还是波大无脑的客巴巴,忍不住发言:
  “哎呦,都咋滴啦,一个个霜打茄子似的,平时不都挺能咋呼。”
  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也赶忙接话:
  “叔父,今天上朝有没有什么新鲜事?”
  魏忠贤还是一言不发,倒是他的干儿子,兵部尚书崔呈秀,发话了:
  “干爹,您觉得当今的皇上靠的住吗?”
  “说不准”
  魏忠贤终于吭声,
  “之前的行径看起来,倒是循规蹈矩,谁知道是不是故作姿态。”
  “这个好办,我们如果要想探探皇上的态度,最好的办法就是
  --弹劾自己人。”
  崔呈秀自诩为阉党的军师,魏忠贤平时对他的看法也极为重视。
  听了崔呈秀的建议,魏忠贤果然提起了兴趣,琢磨了一番忽然拍手称好:
  “对,就弹劾自己人,一定逼着皇帝给个明确态度。”
  众人一听也来了兴致,纷纷讨论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不过谁来弹劾和弹劾谁倒是成了一个问题,魏忠贤最后拍板:
  “让云南监察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
  崔呈秀一听傻了眼,内心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万一皇帝真的同意了,那自己不就是要卷铺盖走人。
  这样,多年的努力不是白费了。
  大明兵部尚书,这头衔多么荣耀,如果突然被撸了那就太悲催了。
  他不相信,魏忠贤到时会为了自己,和皇帝彻底撕破脸。
  于是,一脸可怜巴巴的表情,看着魏忠贤。
  魏忠贤却是,有他自己的考虑。如果被弹劾的人,地位太低或者和他的关系一般,这种伎俩没有任何意义。
  要搞就搞一把大的。
  人人都知道,崔呈秀是自己的干儿子。
  皇上对他的态度,就是对自己的态度。
  看崔呈秀有些郁闷,魏忠贤好言安慰道:
  “呈秀,你有什么好担心,有老夫在,你就倒不了,这样做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崔呈秀知道,今天所有所拥有的一切财富和地位,都是拜自己这位干爹所赐。
  既然他拿定了主意,在大明朝就是和圣旨差不多,改不了的,也只好认命。
  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
  就在皇宫里,大家忙忙碌碌,处理天启皇帝丧事的时候,
  信王府里,这两日一改往常的门可罗雀。
  一个个,见风使舵的各路官员,都明里暗里,向信王府拜贺。
  其中就包括,周王妃的老爹周奎,和田秀英的父亲
  -田弘遇。
  周王妃的老爹周奎,早年家贫,靠在街头卖大力丸和替人算命为生。
  后来家境渐渐转好,混饭的手艺却没有拉下。
  此时周半仙意气风发,颇有得道高人的气派,
  “老夫给人看相,那是无有不准,想当初我就看得出,信王千岁有帝王之相,果不其然,今日果真应验。”
  田弘遇兴高采烈,附和着周奎的话,脸色也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惊喜。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至此以后,他们就是正儿八经的国丈爷,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当然心里一个比一个,觉得自己的命好、眼光好。
  周王妃和田氏、袁氏三女这几天,更是喜气洋洋。
  自古出嫁从夫,能嫁给信王,她们之前已经觉得是天大的福分。
  没想到现如今,夫君又一飞冲天,当了皇帝,她们的身份以后,也肯定是跟着水涨船高。
  最主要的是,信王殿下终于,闯过了这一关。
  想想前两天入宫前,信王藏把匕首在身上的场景,三女还不由得唏嘘感叹。
  由于熹宗皇帝的丧事还没办完,她们三人目前,还只能暂时住在信王府里。
  这几天,前来送礼的人,都快把信王府的门槛踏破。
  什么金银珠宝,玉器古董,琳琅满目,收到后来都快堆积如山…
  吓得周王妃,都不敢再收,生怕给自己王爷,不,现在是皇上,惹麻烦。
  于是,只好差管家太监徐应元,到皇宫向朱由检请示。
  徐应元到了宫殿门口,正要解释身份,恰好有看门的守卫认识他,连忙热情的上前打招呼。
  “徐公公好”
  “毛小六,今天轮到你值守呀”
  “对,是小弟我,难得徐公公还记得小的,不知道进宫有何事呀?”
  “咱家王妃派老奴到宫里给皇上传话。”
  毛小六一听是找皇上,连忙放行,还不忘讨好献媚:
  “徐公公,什么时候有空了,兄弟请你喝个酒呀,有老鼻子日子没一起聚聚了呀。”
  “好说,好说。”
  徐应元在几位守卫羡慕的眼神下,大摇大摆地走进宫门,
  像是进了自己家后花园一样。
  作为当初信王从小的陪读太监,又当了信王府几年管家,前前后后侍奉了当今皇上十来年。
  现在皇上新朝,怎么不得提拔任用自己人,谁是自己人,那还不得论资排辈数他
  --徐应元。
  不过忽然又想起,前一段时间,在信王府里的时候,王爷可是很看重王承恩,大有把他压下的势头。
  徐应元心里暗暗打气,一定要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怎么也不能,让好处都让王承恩抢了去。
  见到朱由检,徐应元禀明来意。
  朱由检听了有些好笑,之前在信王府上的时候,一年也不见得有多少人上门送礼。
  没想到刚听说自己当了皇帝,都眼巴巴跑过来献殷勤。
  不过想起来徐应元说礼物堆的都成小山,周王妃在家收礼都收的手软时,朱由检乐得合不拢嘴。
  这群送礼的哪一个的钱也不是干净的,凭啥不收,劳资穷的要死,不折腾点钱怎么搞出点动作。
  所以就叮嘱徐应元,回去告诉王妃
  --“照单全收”。
  临走的时候,徐应元为了获得多在皇上面前,表现的机会,
  请求等回禀消息后返回宫里,在朱由检面前听差。
  朱由检想了想说:
  “这事儿不急,反正过段时间,你们都要到宫里来。
  眼下信王府里,诸多迎来送往,没有你这个大管家坐镇不行。
  你知会一声王承恩过来,听候差遣就行。”
  “又是这个王承恩,想当初刚进宫在我面前可是晚辈,没想到现在这么得皇上信重...”
  徐应元心里有些吃味,但不敢表露出分毫不悦,恭恭敬敬行礼告退...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