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特种兵明末做皇帝 / 第三十一章 龙御归天

第三十一章 龙御归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皇兄吉人天相,一定会逢凶化吉,早日康复,万不可有此想法。”
  朱由检知道,如果现在真的顺着天启皇帝的话头答应了,就是愚蠢。旁边魏忠贤,可是虎视眈眈看着呢。
  果不其然,朱由检用余光一撇,见魏忠贤一双凶恶的眼神,正正的盯住自己。
  “皇上!”
  一旁站立的客巴巴沉不住气了,忽然发声打断了天启皇帝的讲话:
  “信王既然这般不堪,陛下就别再难为他了!我看还是上回我跟你说的,就把魏忠贤侄儿魏良卿之子收养过来,过继为你的儿子,替皇上延续一脉香火。”
  “我晕,这女人真真不要脸和胆大包天,这种杀头之罪的话都敢讲。”
  朱由检立马给这个女人下了一个定论
  --波大无脑。
  可皇上接下来的话,却让朱由检大跌眼睛:
  “认义子的事,皇后不同意啊!皇后执意让朕传位给信王。可谁知五弟又不愿意当皇上……”
  我晕,这便宜哥哥也真是弱智的可以,把传位这样的国家大事,当成儿戏一般。难道做木匠活做的多了,变成榆木脑袋了吗?
  这智商,能当大明七年皇帝,把我天朝上国霍霍成什么样子,无怪乎传到自己手上时是一个烂摊子。
  魏忠贤正要在旁边煽风点火,张皇后却是抢先一步开口,大声娇斥:
  “信王,我的好五叔,当此大明危难时刻,你不挺身而出,你对得起苍生百姓,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若再存妇人之见,扭捏推托,一旦事有不测,你将是大明朝的千古罪人!”
  朱由检被张皇后,毫无征兆的这么一吼,吓了一大跳。抬头一看,这女人国色天香的脸上,带着几分威严,还有责备和殷切期盼。
  朱由检不由得心头赞了一声:“好一个母仪天下的张皇后,但但这种气势,自己之前见过的女子,可是比不上。”
  “圣谕已下,皇叔还不赶紧叩谢皇恩!”
  张皇后的声音又提高了几个分贝,充满了不容抗拒的力量。
  气氛都烘到这里了,如果此时再拒绝,朱由检也就和自己的木匠哥哥一样弱智了。朱由检心中激动万分,脸上却仍是仍是装作惶恐不安,惴惴说到:
  “臣...臣朱由检奉旨谢恩!”
  天启皇帝看到,朱由检终于“勉强”同意了,如释重负。
  一手拉住张皇后,一手拉住魏忠贤,把他们的手分别搭在朱由检的双手上,郑重其事的道:
  “五弟一定要答应朕,以后好好照顾他们二人。忠贤服侍皇兄,操尽劳苦,既忠且贤,五弟可委以重任;皇后贤良淑德,却福缘浅薄,以后就拜托五弟好好照料。
  朱由检感受着,张皇后柔夷传来的温软,偷巧一眼对方的脸上,还稍微有些羞红,不由地内心一荡。心里想着:皇兄你就安心去吧,嫂夫人我一定好好照料。
  然后对上天启皇帝,满是期盼的眼神,换做一脸真诚的表情指天发誓:
  “臣弟立誓,一定不会忘记皇兄的嘱托,好好照顾皇嫂,善待魏公公,若违此誓,让我天打五雷轰。”
  朱由检一边信誓旦旦发着毒誓,一边心里却是想着:
  “皇嫂肯定是要好好照顾的,至于这个魏忠贤嘛,以后更是要好好照顾
  --但一定不是木匠皇帝想要的照顾。”
  魏忠贤这个老不羞,这会儿却“哇”地一声哭出来。他声泪俱下,扑到天启皇帝面前,呜咽说道:
  “谢陛下知遇之恩!老奴即使做牛做马,也难以报答皇上的恩德。老奴多想替皇上生病,来换取皇上的安康!”
  说完,复又倒地痛哭起来。
  这老阉货也真是可以,不去当影帝真是屈才了,不就是演戏嘛,劳资也不差。
  朱由检当即上前亲切的搀扶魏忠贤:
  “魏公公,您老可一定保重身体,不可忧伤过度,大明的江山以后还要指望您老挑起大梁。”
  天启皇帝看着眼前,君臣和谐共处的一幕,心里无比欣慰,刚才强撑着说了那么多话,他也基本耗尽了体内的最后一丝气力,这会儿心头一松
  含笑着缓缓闭上了眼睛。
  “皇上,皇上”
  张皇后感觉不对劲,连忙上前去试探天启皇帝的鼻息,却发现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当即放声大哭:
  “皇上殡天了。”
  其时为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8月22日),大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驾崩了,享年仅二十二岁。
  众人一听立马全体跪在地上痛苦:
  “皇上,皇上...”
  “皇上殡天了,皇上殡天了。”
  伴随着太监们一声声的凄厉哀嚎,和宫女的痛哭惨叫声,飞出养心殿。立马在宫中,引起了一波又一波连锁反应,顿时皇宫内哀声一片,不多时就辐射到了宫门口。
  早已带着人马,在西直门口等待的孙承宗和英国公张维贤,刚才一直和把守的锦衣卫对峙。
  这会儿听到宫里的动静,心里也都产生了不祥的预感,互相对了一个眼神,心里都是产生了同一个念头
  ---皇上驾崩了。
  孙承宗大喝一声,抽出腰间的佩剑:“快给老夫滚开,我要见皇上,谁敢阻拦老夫就灭了谁。”
  英国公也是当仁不让,跟着叫骂:“你们这群狗奴才,再不让开我就一炮轰碎了你们喂狗。”
  原来他出来的时候,专门让马车拉上了府上收藏的一门虎蹲炮。这会儿炮口已经调整好角度,正对着拥挤在门口的锦衣卫。
  镇守西直门的锦衣卫,原是奉了魏公公的吩咐,人数不过是三四百人,而且大多拿的都是制式武器--绣春刀。
  面对着对方手持各式火器,凶神恶煞的一两千人马,这帮锦衣卫早就顶不住压力了。
  这些人看平时起来很威风,欺负个平头老百姓倒是绰绰有余,真正遇上硬茬立马软蛋了。
  面前站着的两个人,一个曾经当过帝师和兵部尚书,一个是世袭大明最尊贵爵位,随便哪个他们都得罪不起。
  由于魏忠贤没有想到,皇帝会走的那么急,所以也没提前多做其他布置,结果守卫宫门的锦衣卫们就非常被动。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