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皓月风云录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驱民填坑视如牛羊 天道轮回血债血还

第一百一十五章 驱民填坑视如牛羊 天道轮回血债血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杜康见蛮军欲用沙石填坑,不由笑着说道:“蛮军欲填此坑,我们给他们填些彩头。
  传令,投石车射程三百步,抛射碎石,扰敌前进。”
  随后,荣城内抛洒出漫天碎石,这些石头一个个皆如成人拳头打小,一辆投石车少说也能投几十个,几十辆投石车一起,数目之多让人咋舌。
  这些石头数量多、分散广,虽不如箭矢那般精确,但也势大力沉,但凡挨上一下,轻则头破血流,重则骨断筋折,更有甚至可直接毙命。
  如此一番操作,十分蛮兵损失自然十分惨重。
  屠混见状,神色阴冷,沉声道:“来人。将那些汉人两脚羊驱赶过来。”
  “是。”有将领应道。
  不多时,蛮军阵前出现了一群群衣衫褴褛的汉家百姓,也就是屠混口中所谓的两脚羊。
  屠混指着前面的深坑,对一旁的副将说道:“以弓箭驱赶这些两脚羊进入深坑之中。
  本将就不信,汉军还会以投石车无休止的轰砸。”
  “是!”副将急忙开始组织人手,驱赶着汉民前进。
  这下,荣城上的众将都惊了。
  马三最先忍不住,愤怒的喊道:“草蛮这是想干什么?难道是想用我们汉民的命去填坑?这群天杀的狗贼,简直岂有此理!”
  秦博康亦是一脸愤怒,对杜康说道:“将军!请给末将一军,末将愿出城与蛮军决战。”
  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耿彪,都默默的踏出一步,眼神死死盯着蛮军,对杜康沉声说道:“将军!末将愿出城死战。”
  四周请战之声不绝于耳,杜康虽攥紧了拳头,却没有应允。
  杜康沉默片刻,才说道:“投石机停止投放。”
  片刻,草蛮人就看到,那漫天的石头雨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杜康扶着城垛仔细观察半响,才对身后的秦博康说道:“去,带三千人出城,在陷坑前列阵,以弓弩四十五度仰射,射杀那些驱赶的蛮兵。”
  秦博康大喜,欣然领命道:“是。”
  荣城城门缓缓开启,一队三千人的骑兵呼啸而出,于陷坑前组成方阵,对着蛮军就是一顿乱射。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的草蛮大军一阵大乱,也使得那些被驱赶的汉民看到了一线生机。
  “汉军来救我们了,大家快跑。”
  “该死的蛮子!老子和你们拼了。”
  ……
  诸如此类的声音,在汉民中响起,有四下奔跑的,也有反身杀贼的。
  一时间,战场上乱成了一锅粥。
  而在城头的杜康却面沉似水。
  他知道,不管他用什么办法,都改变不了这些汉民的命运。
  而唯一能做的,不过是让这些汉民在临死前,给蛮军制造一些混乱罢了。
  不久,杜康命人敲响了钲。
  秦博康听到鸣金之声,看了眼隔着一个陷坑四散而逃的汉民,很是不甘且沉痛的叹了口气。
  他尽力了……
  汉民依旧填进了深坑,上面附以沙石,荣城守将虽有骚扰,却难以加以制衡。
  不过一上午的时间,那深坑就被填为平地。
  不久,蛮军又开启了一贯的攻城模式,奔射再次出现,给城头带来了不少的伤亡。
  当然,汉军也非软柿子,仰仗守城之利,射杀的蛮兵更多。
  当夜,杜康唤来众将,直接了当的说道:“蛮军人数占有,我军虽有防守之利,却难以持久。
  顾,本将决定,放松防守强度,制造我军兵力不足的假象,让蛮军强攻城头。”
  “什么?”
  “这怎么可以?”
  “若如此,蛮军岂不是可是轻易登上城头?”
  ……
  面对众人的质疑,杜康笑道:“不如此,难以有效杀伤蛮军,就算顶住蛮军一两日,但时日一久,当如何?”
  众将沉默,皆无言以对。
  杜康接着说道:“放心!本将已有破敌之策,众将可安心。”
  随后几日,杜康只派两千余人防守,蛮军若奔射,就缩头不出,一旦蛮军想要强攻,就以滚木礌石杀伤敌军。
  如此反复多日,屠混似乎也察觉出荣城兵力不足,开始强攻荣城。
  这日夜里,杜康命人以大锅将冰雪煮沸,淋于城墙之上。
  次日清晨,蛮军再次攻来之时,荣城已化为一座冰城。
  蛮军抛射飞爪,欲要攀登城头,却发现城墙滑的几乎站不住脚,至于攀登更是痴心妄想。
  杜康借此机会火力全开,射死射杀数千之众。
  经过几日交锋,蛮军伤亡五千有余,却连城头都没摸过,这让屠混甚是懊恼,常在营中酗酒,打骂凌辱汉家百姓。
  又一日,杜康正在指挥大军守城,忽有兵卒来报。
  “禀将军,昌武城有物资送到,现已到西城门外。”
  杜康看了眼城下蛮兵,见战事依旧如故,叮嘱秦博康要小心谨慎后,便带着部分兵卒去西门查验物资。
  一行人行至西门,就见一魁梧大汉立于物资之前,杜康离着老远就抱拳道:“将军一路辛苦,杜康代荣城兵卒谢过将军。”
  那壮汉甩镫离鞍,躬身施礼道:“末将魏旭见过将军,能为将军押送物资,末将荣幸之至。”
  “将军客气了。”说着,杜康已笑着将魏旭托起。
  魏旭一脸激动之色,道:“末将并非客气。
  将军神武,一战灭蛮兵万余,斩敌军主将,这等战绩已在昌武争相传颂,将军真乃我辈楷模也。
  此次,末将尊太守之命,押送粮草三万石,兵甲五千副,强弓硬弩三千具,箭矢五万支。
  同时,押运之兵卒足有五千之数,太守有言,我等到荣城后,不比在回昌武,就留在荣城,听将军号令。”
  杜康闻言大喜,遥望昌武方向,遥拜道:“太守知遇提携之恩,杜康没齿难忘,必率军击破蛮军,扬我汉家军威。”
  魏旭及身后将士闻言,皆挺起胸膛,大声吼道:“愿随将军击破蛮军,扬我汉家军威。”
  杜康行不过数百步,就停下脚步,看着其中数辆车马,好奇的问道:“那些马车上的罐子立装的是什么?”
  魏旭不敢迟疑,急忙说道:“回将军,那些罐子里装的都是火油。”
  “火油?你确定?”杜康眼睛瞪的老大,差异的确定道。
  魏旭点头道:“回将军,确实是火油。
  太守大人知道您守城艰苦,特意将昌武的所有火油都集中了运来。”
  听到此言,杜康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太守真知我心已。”
  随后,看向魏旭,道:“本将有一计可破蛮军,但需将军协助,不知将军可愿否?”
  魏旭闻言眼前一亮,躬身说道:“将军但有所遣,末将誓死完成。”
  “好!随本将回城主府,本将要绝了这支蛮军。”
  不久,众将齐聚城主府。
  杜康走到舆图前,指着一个地方对众将说道:“魏将军且看此处。
  这名叫柳条溪,位于荣城东南,距荣城三十余里。
  此地说是一条溪流,实则乃是大河。荣城及附近村落之人,常年在此地撒网扑鱼。
  今隆冬时节,河面已经结冰,冰层甚厚,可供大军行进。
  我意,借火油之威,于此地全歼蛮军。”
  众将纷纷露出不解神色,秦博康上前一步,问道:“将军,蛮兵横亘在南城门,他们进不来,我们亦出不去,如何在柳条溪全歼敌军?
  将军用兵神鬼莫测,我等皆不如也。还请将军明示,我等该如何。”
  杜康闻言笑着解释说道:“据我所知,荣城依北行山而建,北行山海拔极高,有些地方更是飞鸟难渡。
  故而,荣城乃两领咽喉要道,蛮军才会不惜代价,强取荣城。
  然,这几日我无意间知悉,荣城往东行进二十里,却有一条小路,乃是一些猎户进山之所在,可供两三人并行。
  此路,可横穿北行山,直入破蛮领的渭河平原。
  此处十分隐蔽,寻常百姓都没听说过,唯常年混迹山林之人方才知晓。
  今,我有意借用此道,平了眼前的草蛮大军。”
  众人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虽不知计将安出,但杜康凭借上一战的威势,还是让众人没来由的信服。
  众人起身抱拳,齐声道:“请将军下令,末将等肝脑涂地。”
  “好!”
  话罢,杜康转身行至主位前,缓缓坐下,面相众将,严肃道:“众将听令。”
  众将身形一阵,抱拳拱手,目光炯炯的看向杜康。
  “魏旭!”
  “在。”
  “本将为寻得经验老道之猎户,你率一千兵马,带上所有火油,由那小道横穿北行山。
  行至柳条溪处,将火油掷冰面之上,待蛮军退至河道,以火箭射之。”
  “是。”
  杜康面严肃,又道:“本将了解过,横穿北行山,普通猎户需三日左右。
  但千军行进,非一两人可比。
  顾本将给你七日时间,若逾期不至,莫怪本将军法无情。”
  魏旭挺直腰杆,大声回道:“请将军放心,贻误军机,请斩某头。”
  杜康又看向马三,道:“马三。”
  “末将在。”
  “后日,你率一千兵马出城,每人五骑,于马尾处携带枯枝,于西城门外来回奔走,将声势做大,做出大军来援之势,你可能做到?”
  “是,末将必不负将军所托。”
  “好!”
  “张茂。”
  “末将在。”
  “可知红龙军旗?”
  “末将知晓。”
  “好!本将给你三日时间,赶制红龙军旗和刘字大旗,不要求一模一样,却也要大致相仿。
  你可能做到?”
  “请将军放心。”
  “博康。”
  “末将在。”
  “明日起,组织工匠赶制箭矢,此次虽有援助物资,但箭矢依旧不够,给你七日时间,最少制箭三万,不设上限,你可能做到?”
  “末将领命。”
  待吩咐完毕,杜康起身,说道:“蛮军坑杀我汉民,待之如牛羊,今次,本将要毕其功于一役,让这些蛮军知道,天道有轮回,血债需血还。
  众将军皆参与此战,势必将青史留名,供后人瞻仰。”
  众将齐声应道:“为汉而战,百死不悔。”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