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
听到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的话,满朝文武百官们都是一脸错愕之色地望着他。
对于这一位,他们还是知道的,这就是朱元璋养的一条狗,一条会咬人的狗。
这一位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给右丞相胡惟庸收买的。
更加不可能为右丞相胡惟庸说话。
他这样说,莫非右丞相胡惟庸真的没有贪污受贿,他儿子胡文安真的是一位经商奇才?
三年的时间,就积累了无数的财富?
“此话当真?”
听到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的话,朱元璋皱了皱眉头说道。
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胡文安现在都才十六岁吧?
三年前就是洪武五年。
洪武五年胡文安都才十三岁。
十三岁的胡文安就已经是如此不凡的天纵奇才了?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深深地吸了口气,硬着头皮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已经将关于胡文安的折子,给陛下递上去了。
只是陛下事务繁忙,还没有来得及看。”
“好了,既然毛骧已经将折子递上来了。”
“那就说明确有其事。”
“尔等弹劾胡惟庸之事,纯属子虚乌有,就到此为止吧。”
“不过,尔等弹劾胡惟庸之事,确属诬告。”
“每人罚俸半年。”
听及此话,朱元璋心中了然,哪里是他事务繁忙,没有来得及看,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在意一个小小的胡文安,这折子,早就递上来了,他没看而已。
毕竟锦衣卫的职责是监督文武百官,乃至是文武百官的家人。
每隔一段时间,锦衣卫指挥使毛骧都会将锦衣卫调查的事情递上来。
但是他也就着重看一下朝堂大员的事情,像这些只是朝堂大员子嗣,又并非十万火急之事,他自然就没有时间理会了。
“臣等谢主隆恩。”
闻言,礼部员外郎吴伯宗等人都是恭敬无比地说道。
“胡惟庸,你可满意?”
朱元璋一脸平静之色地看着胡惟庸说道。
“微臣不敢。”
听到朱元璋的话,胡惟庸一脸慌乱之色地说道。
“众卿家还有事情要启奏吗?”
朱元璋看着满朝文武百官们说道。
听及此话,满朝文武百官们都是一阵沉默,没有说话。
“退朝……”
看到满朝文武百官们没有说话,内使监监令赵成就已经是高声地喊道。
朱元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朝着奉天殿外走去。
内使监监令赵成跟御用监监令聂庆童跟在朱元璋的身后,一起离开。
太子朱标看了胡惟庸一眼,就一起离开了。
“臣等恭送陛下。”
胡惟庸带着满朝文武百官们齐声喊道。
喊完之后,胡惟庸就离开了奉天殿,朝着宣政殿以西的中书省走去。
文武百官们也是纷纷离开。
武英殿。
朱元璋坐在御案面前,拿着一个折子,认认真真的看着。
太子朱标则是坐在御案面前的一张椅子上。
半响之后。
朱元璋一脸赞叹之色地说道:“这个胡文安,确实是个人才啊!”
“哦?”
听到朱元璋的话,太子朱标饶有兴趣地说道。
说实话,在奉天殿之中,知道胡文安年仅十三岁,就开始经商,还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之时,他就对胡文安有了一缕好奇之意。
不错,太子朱标也知道胡文安的年纪。
毕竟胡文安怎么说也是右丞相胡惟庸独子。
加上胡文安这段时间在坊间豪奢至极,有着大明第一公子的名号,更是让他都听说了不少。
“老大,你看看就明白了。”
朱元璋将手中的折子,朝着太子朱标递了过去,说道。
听及此话,太子朱标接过了这一个折子,打开看了起来。
越看,太子朱标就越是惊讶,难以置信地说道:“若不是知道锦衣卫的调查不可能有假,儿臣都要以为这是编出来的故事了。”
“是吧,咱也不敢相信,这胡文安竟然如此了得。”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
跟在奉天殿喜怒不形于色的皇帝不一样。
现在的朱元璋,更像是一个跟儿子唠家常的普通父亲。
毕竟在这里的话,只有他们父子二人,并没有任何的外人。
因为出身的问题,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有着天然的厌恶,对于阉人更加讨厌。
宦官仅仅担负宫廷杂役和外出传达命令的低级工作,朱元璋甚至禁止宦官在宫内读书识字。
就是为了防止宦官参政。
所以,在武英殿之中,通常都只有朱元璋一人。
就算是内使监监令赵成跟御用监监令聂庆童两人,都只能站在武英殿门外候着。
只有当朱元璋有事叫他们的时候,他们才能进来。
“父皇,这胡文安,倒是可以去见一见。”
“是个妙人。”
听到朱元璋的话,太子朱标沉吟了一下,说道。
“你若是有空的时候,去见一见也可以,看看这胡文安,是不是真的如此了得。”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道。
“儿臣明白。”
闻言,太子朱标一脸正色地说道。
“好了,这时间也不早了,老大回文华殿批阅奏折吧。”
朱元璋对着太子朱标挥了挥手,说道。
整个大明朝的奏折,都是由中书省分类处理之后,再送到太子朱标处理事务的文华殿。
由太子朱标批阅之后,再送到朱元璋这里,交给他最后批复。
这也是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重视,让他可以提前练手。
“儿臣遵旨。”
听到朱元璋的话,太子朱标就站了起来,对着他恭敬无比地说道。
朱元璋微微点头,并没有说话。
太子朱标行了一礼,就退出了武英殿,带着太子内官李恒,以及一群锦衣卫校尉朝着文华殿的方向走去。
“恭送太子殿下。”
看到太子朱标离开,内使监监令赵成跟御用监监令聂庆童恭敬无比地喊道。
回到文华殿之后,太子朱标就开始批阅奏折,处理事务。
“太子殿下,燕王殿下来了。”
太子内官李恒走进了文华殿大殿,对着太子朱标一脸恭敬之色地说道。
“老四来了,快让他进来。”
听到太子内官李恒的话,太子朱标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脸颊上露出了一缕笑容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