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幸存者 / 第209节

第209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事实上,这个时候,帝国正在与英国就海军军备问题进行磋商。
  前面已经提到,英国在投降之前,帝国就做出承诺,承认海权对英国的重要性,并没有要求获得高于英国的海权,只是与英国享有同等的海权。如此一来,在海军军备上,英国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显然,英国不会错过重振海军的机会。
  虽然要到年底,英国才会拿出海军重建计划,并且与帝国进行磋商、要回被扣押的几艘主力舰,但是当时已经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英国肯定有海军重建计划,而且规模不比大战爆发前的造舰计划小。
  别忘了,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几乎丢掉了所有主力舰。
  如果英国把全部收入都花来建造战舰,哪有钱来偿还外债呢?
  正是如此,美国非常急切的希望,能够让有实力的国家限制海军军备,借此让英法偿还欠债。
  当然,帝国也希望限制海军军备。
  虽然帝国是战胜国,但是并没有利用战胜者来压制战败者。即便通过这场战争,帝国捞取了很多好处,比如打开了印度市场,基本上独霸了中国市场,还控制了大半个欧洲,可是现实利益却不多。可以说,帝国现在需要的,就是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因此也不希望再次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美国提议,帝国附和之后,限制海军军备谈判就水到渠成的开始了。
  十一月十五日,冯承乾以帝国海军全权代表身份,率领帝国谈判代表团来到华盛顿,参与了海军军备谈判。
  谈判的核心只有一个:把海军军备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只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九个参与国却在另外一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即各国海军的规模之比。
  美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不用多说,肯定是其他国家的标准。
  首先是,英国是否有权享受与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同等的海军规模?
  虽然帝国并不想让英国获得复兴机会,但是之前已经与英国有约在先,承认了海权对英国的重要性,也承诺只追求与英国同等的海权。如此一来,帝国就没有太多的理由反对英国拥有与帝国同等的海军。
  这样一来,德意志第二帝国、美国、英国为第一梯队。
  在第二梯队中,意大利的位置是有保证的,关键有两个国家,即法国与日本。
  法国是战败国,而且遭受的战争损失最大,加上长期重视陆权,因此法国当局对海军并不是很重视。法国争取成为第二梯队,只有一个理由,即法国的主要利益在地中海,因此法国在海权上不能低于意大利。
  
  显然,意大利并不接受这样的安排。
  要知道,法国是战败国,而意大利是战胜国。
  相对而言,日本的问题更加复杂。
  日本既不是战败国、也不是战胜国,而且已经与英国解除同盟关系,但是日本在远东与西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不容质疑。更重要的是,日本在大战期间的表现,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心存疑虑。此外,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扩张行动,也让早已霸占了菲律宾、并且正在向西太平洋扩张的美国心存芥蒂。结果就是,在日本提出了海权诉求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与美国都认为日本没有理由提出太高的要求。
  
  这下,问题出来了。
  
  要知道,如果没有日本参与,就不可能限制海军军备。
  原因很简单,只要日本开始大规模建造战舰,美国首先就得跟上,因为日本的扩张行动对美国构成了直接威胁。紧接着,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会因为在远东与印度洋的利益,加入海军军备竞赛,然后紧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英国与法国、以及盯住法国的意大利都会加入到这场比赛中来。
  显然,不管帝国与美国是否乐意,都得照顾到日本的利益诉求。
  只是,日本也得做出让步。
  原因很简单,日本还不够强大,不可能同时开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国家。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拉拢中国,而日本又梦想着霸占中国,因此日本需要获得美国的支持,也就不能不给美国颜面。
  最终,日本接受了由美国开出的条件。
  以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与英国的海军舰艇总吨位为准,日本海军的舰艇总吨位为百分之七十五,只是在主力舰方面,日本海军的比例为百分之六十六,即日本可以建造更多的巡洋舰。
  日本做出妥协之后,法国也做出了妥协。
  最终,法国采纳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出的条件,即与意大利一样,拥有相当于第一梯队百分之五十的舰艇总吨位。
  
  紧接着,意大利也不得不在美德的压力下做出让步。即在总吨位的范围之内,可以多建造两艘标准排水量不超过三万吨的主力舰,并且同额度削减巡洋舰等舰艇的吨位,以保证意大利的海军优势。
  当然,荷兰与西班牙只是来打酱油的。
  最后,就是中国的问题了。
  事实上,在谈判开始前,中国根本没有海军,或者说只有一支象征性的海军,根本算不上海军强国。
  再退一步,中国连强国都算不上。
  问题是,在谈判开始的第二天,德皇就下了一道诏书,把远东舰队无偿交付给中国中央政府,而中国中央政府则把青岛港租借给德意志第二帝国九十九年,并且承担前二十年的港口维持费用。
  
  结果就是,中国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海军强国!
  要知道,帝国远东舰队有五艘主力舰,而日本海军到这个时候,就算把两艘“筑波”级装甲巡洋舰、两艘“鞍马”级装甲巡洋舰与两艘“河内”级战列舰算上,总共也就只有十二艘主力舰,而除掉前面提到的六艘,也就只有四艘从英国采购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与两艘自建的“扶桑”级战列舰算得上是真正的主力舰。也就是说,日本海军在主力舰数量上只比中国海军多一艘。
  问题是,日本战舰的战斗力远不如中国战舰。
  “金刚”级的蓝本是英国的“虎”级战列巡洋舰,而实战表明,“虎”级根本不是“德夫林格”级的对手。至于“扶桑”级战列舰,不管是在火力、防护、航速上,都远不如“拜仁”级战列舰。
  显然,在总体实力上,日本海军与中国海军相差不大。
  
  这下,问题就出来了。
  日本都获得了百分之七十五的舰艇吨位比例,中国为什么不能获得同样多的呢?
  虽然日本在谈判中,列举了很多理由,要求限制中国的海军军备,强调中国没有资格进入第二梯队,但是做为帝国全权代表的冯承乾却无条件支持中国的所有利益诉求,并且强调中国是轴心国成员,是大战的战胜国,如果连日本得到的都享受不到,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得怀疑日本的诚意。
  有趣的是,美国谈判代表也公开支持冯承乾的主张。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国肯定希望有一支力量能够在西太平洋牵制住日本,从而使美国全力应付来自大西洋对岸的威胁。
  当然,二十多年后,美国就后悔了。
  在德美表态之后,日本不得不做出让步。当然,为了留住日本,德美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协。最终,中国获得了与日本同等的地位,但是主力舰的规模限制在了百分之五十,即比日本还要低百分之十六。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