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见徐仁让出门口的位置,李松赶忙上前一步搀扶着他。
茅草屋内的摆设很是简陋,不过一张桌,一把椅,一张床,一个水缸。
由于村民们的大多是把做熟的饭食送过来,也不用他亲自生火烧饭,所以当初没有帮他支建灶台。
将徐仁扶至床上坐好,李松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药草,在徐仁的关节处敷上。
接着又拿出针具插在他的穴位中。
几次入狱的经历,让这位老人的身上满是伤病。
无论是五脏六腑还是骨骼皮肤,都被摧残的不成样子。
很难想象平日里这个老人要承受怎样的痛苦。
现在随意使用灵力和仙灵力都有可能会被诡师察觉,等晚些时候,他一定会为这位受人尊敬的老者治好所有的伤。
不过现在还是应当先以找到诡师为主。
“徐大人,您最近可要多出门活动活动,否则您的身体很快就会僵住的。”
李松一边往银针上插着艾柱,一边不经意的说道。
老人闭着双眼,缓缓道:
“老夫时日无多,无需在意这些。”
“徐大人,只要您愿意配合我的治疗,我保证您还能再活五年。”
李松劝道。
老人摇了摇头:
“我活这许久,已经足够了。”
李松沉默下来。
片刻后,才又开口道:
“徐大人,难道您就甘心让您的一身所学就此失传?”
试探不出,李松便想从过往记忆入手,若是诡师幻化,他肯定没有这方面的记忆。
听到李松的话,徐仁睁开浑浊的双眸看了他一眼,又重新闭上了眼睛,沉默片刻后道:
“待我死后,还望小刘大夫能来送老夫一程。”
李松不知他为何忽然说起这个,一时间没有回答,再要回答时,却发现老人已经睡了过去。
······
片刻后。
从老人家中出来,李松叹了口气,他能察觉到,这位老者的心已经死了。
虽然他的性格也有所变化,但这种久经沧桑而后心如死灰的感觉是诡师不可能理解的,不能理解,也就不可能模仿出来,所以现在这位老人被诡师替代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
做完这一套治疗,已是晚上,今日便不能再继续调查了。
回家之后,李松便按刘姓郎中的习惯,定点上床入睡。
第二日,他又拿上青竹手杖,背上背篓出了门。
今日上午要去的,是那名侠客的家。
侠客名为骆安,住在村西,他为人公正,又身怀不凡的武艺,算是最早一批村中的居民,也是村里威望最高的人。
平日里村民们有什么小事,都会来找他调解。
不过有一个人例外,那便是盗圣莫玉堂。
他们二人一人是侠客,一人是盗匪,向来不对付。
骆安觉得莫玉堂小偷小盗,品行不端,莫玉堂觉得骆安假仁假义,是一位伪君子。
但今天,当李松来到骆安所在小院时,却听见一阵豪爽的笑声:
“过瘾,真过瘾,老莫,你莫要缩手缩脚,有什么招式尽管使来,让我领教领教!”
转过墙角,李松便看到骆安与莫玉堂打的正欢。
骆安是一名披散着头发,身材高大的方脸汉子,而莫玉堂则是身材匀称的中年帅哥模样。
瞟到李松的身影,骆安赶忙向莫玉堂使了眼色,二人一瞬间便抽身后退,而后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的站一起,假装一边观赏天色,一边聊天。
这便是这二人性格变化之处了。
同样是在几个月前,骆安和莫玉堂忽然之间就摒弃前嫌,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
李松向其它村民旁敲侧击过其中原因,但都没能打听出什么结果。
至于为何他们看到李松时会有如此动作,自然是因为那位小刘大夫没少阻止他们动手。
骆安练的是硬功,从小因为练武方法不对,留下的暗伤很多。
小刘大夫为他治疗暗伤时,就已经叮嘱过他不能再与人动手。
但他久居江湖,难免有手痒的时候。
之前是和武馆教头切磋,几个月前,切磋对象就变成了莫玉堂。
作为一名大夫,李松对这种不听医嘱的行为,自然也是没有好脸色的。
于是他当即黑着脸走进了院子。
见李松走近,骆安看到他的脸色,顿时知道自己还是被抓包了,于是露出尴尬的笑容迎了上来:
“小刘大夫,刚才我和老莫讨论一些武学上的事情,并非是真的动手,还请您不要见怪啊。”
说着,他又对莫玉堂使了使眼色。
莫玉堂也陪着笑道:“是也,还请小刘大夫莫要见怪。”
李松看了看骆安,又将目光移到莫玉堂身上,无奈的摇了摇头。
说起来,这两人虽有变化,但也不是容易模仿的,所以这二人的嫌疑也不高。
但若硬要在这二人中选一个,李松认为,莫玉堂的嫌疑要更大一些。
因为莫玉堂的武功全在手上和步法上,最擅长见招拆招,并无特定套路,大多依靠即时应变能力。
诡师如果有意去学,那么以它的反应能力和眼光,是很容易学会的。
今日此二人都在,李松便打算为他们一起治疗。
在又将二人口头教训一番后,李松便与他们一同进了骆安的屋子。
骆安的屋子要比徐仁的屋子摆设多一些。
多出来的部分,便是一个灶台,和一个练武的木人桩。
木人桩上坑坑洼洼,显然已经用了很久。
但李松却眼尖的在上面发现了一些灰尘,显然这段时间他并没有用过这个木人桩。
这是李松调查许久以来,发现的第一个疑点。
他赶忙将其暗暗记下。
打开针包和药包,让两人背对背坐好,分别为他们在不同部位贴上膏药。
在李松插针时,骆安便开口称赞道:“小刘大夫的手艺愈发进步了,就算是我在江湖中遇到的所谓神医也并无这般手艺。”
他夸赞的倒也没错。
为了模仿这位小刘大夫的医术,刚开始观察他的时候,李松就发现他的医术不错,几乎能与自己刚穿越时相比。
但李松现在接手之后,就算是刻意压制,手法还是会比他稍微好一点。
一旁的莫玉堂也跟着附和到:“是也,这几天小刘大夫手艺进步之快,若是让京城那些名医知道了,只怕要抢着收徒。”
对于这二人的夸赞,李松学着小刘大夫的语气道:“小子医术得以提升,还得多亏二位大侠的帮助,若不是你们二位不听医嘱,导致伤情反复,我何来的练手机会呢?”
二人闻言,顿时再次露出尴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