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吾乃大明第一神童 / 第二十七章 毁你三观

第二十七章 毁你三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你在这里居然还建了书院?”
  最让朱瞻基吃惊的一个事情就是‘书院’。他虽然对国子监的胡俨教授那些东西并不感冒,但是他还是知道不读书是不行的。
  对书籍和知识的重要性还是很清楚。
  “是的。”常景瑜即是自豪又是无奈的说:“确实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书院。”
  “但...”
  “没书么?”朱瞻基从常景瑜的脸上察觉出这里的书院应该是出了问题。
  作为未来的一代明君,虽说爷爷杀读书人是从不手软却也对文教之事很是上心。自己的父亲对文教之事也更是重视。
  这个在作坊,按照自己未来的大舅哥说法‘园区’之内承担着教育责任的书院是他第一次从学生的角度跳出来以一个投资也可能是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便更多了一些新奇与关心,虽然只有九岁但在宫中耳濡目染之下,他已经隐隐有所感觉。
  这个位于‘园区’之中的书院就像是一只刚刚破壳而出的大鹏鸟。
  虽然并不起眼,也几乎没人知晓但他却在成长,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皇爷爷正在编书。”
  他提议道:“我可以从皇爷爷那边...嗯,应该是要不来,但如果你能找人的话我或许可以说动皇爷爷让人进去抄书。”
  ‘永乐大典么?’常景瑜当然知道永乐大典,貌似今年第一稿是已经敲定完成了。
  “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常景瑜摇摇头。
  “却少先生么?”朱瞻基也有点难为的说:“这要不从国子监....”
  “谢谢皇长孙的好意,但我需要的不是这样的人。”常景瑜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说:“皇长孙殿下,国子监里胡祭酒教的四书五经你喜欢么?”
  “当然不喜欢。”朱瞻基摇摇头说:“不过皇奶奶说若是不看四书五经又听不懂那些文人臣子在说什么。其实我也想不明白,既是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用为什么又要学,若是仅仅为了听懂文人臣子的话却又不知道如何治国理政岂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因为外儒而内法。”常景瑜道:“若是没有礼则虎狼之态尽显与那些番邦蛮夷有什么区别?”
  “如果只学儒肯定不好,只会术也会不好,去之糟泊取之精华才是最好的。”
  “再说回到书院的问题。”常景瑜有点挠头的说:“去请那些先生来并无问题,但是若是仅仅请那些先生来教书的话,我毫不怀疑他们不仅仅教不好,教出来的也是一群只会写点漂亮文章的驴粪蛋子。”
  “书院需要一批更加特别的先生,他们教习的东西是被文人臣子瞧不起的工匠的学问。”
  自然科学,这是建立这个书院的目的。
  如果想要玻璃厂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依靠这个时代的文人是绝对不成的。这不是他常景瑜瞧不起这些人,而是时代的局限性。
  “工匠的学问?”朱瞻基一听不由的有点失望的说:“工匠还有什么学问?”
  “有而且很大。”常景瑜道:“可以说,治国齐家平天下的道理就在这工匠的学问当中。”
  “哼~”听到如此说,朱瞻基不由的嗤之以鼻道:“这话有点托大了,工匠有学问这话不假,大明军中的火炮,刀枪剑戟皆是工匠打造,皇城宫殿的营造也缺不了工匠。”
  “可工匠也不过是制造一些精巧之物,上到治国齐家平天下未免有点笑话了。”
  “笑话?”常景瑜晃晃指头说:“这你就太小看工匠之学了。”
  “殿下~”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锦衣卫走了进来,他手里拖着一个木盘子,盘子上放着两个琉璃制作的东西,看着整体晶莹剔透很是精巧的样子。
  “方才那个叫金来福的拿来的。”锦衣卫道。
  “哦~对了。”朱瞻基倒是想起来刚刚常景瑜让人拿东西来。
  “拿上来让我瞧瞧。”
  锦衣卫上前将木盘子放在桌上便退下来了。
  朱瞻基将木盘上的两个东西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下便是觉得精巧却不知有何用。
  “这是作何用的?”朱瞻基有点疑惑的问道。
  “这就是工匠的知识。”常景瑜很骄傲又很神秘的问道:“长孙殿下先别急的反驳或者问,待会你便知道这工匠的学问之中到底有何天地了。”
  常景瑜先是拿起三棱镜走到窗边,太阳照进来的地方,搬了一张方桌过去便问道:“长孙殿下您觉得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这...光能有什么颜色?”朱瞻基很不明白的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从来都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他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到现在被人问了他第一个反应是‘这是问题么?’
  “来吧。”常景瑜不断调整着三棱镜的角度,直到桌面上出现了他想要的图案。
  “您看其实光是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七种颜色?”朱瞻基立马凑到桌子前一看,常景瑜的手中就只有那个透明的三角长条琉璃其余的便没有什么。可桌子上却多出了一道七色的光带。
  “这...这是哪里来的?难道说是仙法?”朱瞻基震惊的看着这个现象。
  “哪里是什么仙法啊。”常景瑜摇摇头说:“这是科学,自然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每一种颜色的光折射角度都不一样,再自然光的透过三棱镜之后由于每一种光的折射角度不一样,就会在桌面上形成这样的七彩光。”
  “天上的彩虹也是一样的原理,只要知道的原理你也可以复现这种现象。”
  “当然重要的不是这个。”常景瑜将三棱镜交给朱瞻基道:“重要发现这一现象的过程,既观察,学习与总结的过程,用我的话来解释便是‘科学’,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用文人臣子的话来说可以叫做‘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而入学之所以看起来没用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没用。”
  “而是现在的文人学子做不到也不会教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