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三卦,朱棣拜我为军师 / 第十九章:解缙:想做国师,先胜过我等再说

第十九章:解缙:想做国师,先胜过我等再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陛下!此事全凭您定夺!”而回过神来后,张玉几乎是第一个站出来赞同朱棣的。
  至于沐春和沐晟兄弟,也立刻抱拳点头。
  没别的!
  他们这些武将是亲自跟随朱棣一路打到南京的,特别张玉他当初身陷敌营,本来还以为是侥幸死里逃生,却没想到竟然是因为楚枭的缘故。
  对于这个间接的救命恩人,皇帝想怎么册封都不为过。
  然而,其他文臣却依旧不开口,而看到这一幕的朱棣忍不住再次看向了他们。
  此刻,再看众多文官。
  他们这时候也不好再开口,毕竟楚枭的功绩太过骇人!
  开玩笑!
  定下险计,大宁借兵!
  拒守北平,降李景隆!
  联手宁王,直取南京!
  这三条计策却包含了森罗万象,让原本只有八百余人的燕军,竟然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夺得天下!
  试问之下,他们任何人有这种能力吗?
  一时间,在场的人全都在心里扪心自问,然而所有人得到的答案却都只有一个——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看到他们的表情,也终于满意了。
  然而却就在同一时间,一直没开口的解缙却眉头紧锁,似乎欲言又止。
  没办法,他心里憋屈啊!
  要知道,他七岁写文章,十岁诵千文,洪武二十一年便已金榜题名!
  靖难之役中他也出力颇多,然而在建文时期他就已经是内阁首付,现如今朱棣做了皇帝他却要从头开始,熬了这么久现如今才刚刚晋升为翰林学士。
  眼看着下一步,他有可能比杨士奇更早成为内阁首付,半途中却杀出了一个程咬金?
  试问之下,谁能忍得住?
  更有甚者,他为了能早点官复原职,几乎夜不能寐的为太子东宫出力。而皇帝就算要册封内阁首辅,也应该选择他才对,就算选了杨士奇他都没这么憋屈。
  不过,除了憋屈之外他心里还有别的用意。
  刚开始听闻皇帝说要册封一个旁人为内阁首辅,甚至是国师,他只是觉得荒唐。
  现如今听闻楚枭便是那三计定天下的军师,他心中反而是起了比较一番的不服之心。
  在他看来,有谁能真的比肩诸葛孔孔明?
  甚至就算是诸葛亮,也不可能真的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
  想到这里,解缙没等别人开口就立刻站了出来道:“陛下!若论功劳臣等虽也有功在身,但自然不可与楚军师相比。然,三计定天下,未免有些夸大其词,还望陛下斟酌一二!”
  “若此人真的有旷古烁今之才,臣等自然不敢造次,而此人若只是侥幸,还望陛下能以大明朝廷为重!”
  这...
  一时间,在场的人都没想到解缙会在这时候跳出来。
  张玉等一众武将,都纷纷用不客气的目光看向了他,毕竟文臣无法理解武将那种救命之恩。
  然而,却就在朱棣微微皱眉之际,原本不打算开口的杨士奇却也跟着附和道:“陛下,解学士所言极是。陛下想拜谁为国师,想让谁位列内阁首辅都不为过,但我大明初定,内阁首辅,兹事体大,应当徐图缓之。”
  “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诸多问题已困扰陛下于我等诸多事日,所以为避免其他臣子不服,还望陛下能慎重。”
  此言一出,朱棣的脸色这才恢复了过来。
  没别的。
  对比解缙不通人情世故的发言,杨士奇委婉的话就缓和了许多。
  一时间,包括武将在内的众人都纷纷思索起来,当初陛下靖难起兵虽得了帮助,但谁也不能确定其中份量。
  更重要的是,此人在外两年多时间里,谁也不知道他现如今的才华是否荒废。
  若此人只是运气好而已,那册封个闲散侯爵,让其混吃等死也就够了。然而,想要官拜内阁首辅,那可是以前相当于宰相的位置,总得让人见到他真正的实力吧。
  想到这里,众臣纷纷附和,而朱棣看事已至此也只能点头道:“既如此,宣楚枭来乾清宫见朕!”
  ...
  时间快速而过。
  乾清宫内,朱棣稳坐在龙书案后,内心里却也在忐忑不安。
  因为,杨士奇和解缙他们的话,说白了也就是想借此机会来考教一下楚枭的才能。
  文人相轻,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他现在冷静下来后也回过神,虽说当初与楚枭确实有过约定,但现在他的身份已经今非昔比,想一意孤行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哪怕被楚枭当做食言而肥之人,他也只能让楚枭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
  若楚枭能震住别人还好说,若不能的话就算他再想偏袒楚枭,也要考虑一下自己如今已经是皇帝,只能册封楚枭个闲散爵位。
  一边想着,一道身影从大殿外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
  由于楚枭的身份先要瞒着满朝文武,所以朱棣也不得不在这种情况下与楚枭相见。
  与此同时,躲在帷幕和盘龙柱后面的解缙等人,也都纷纷打起精神来,想看一看当初能三计定天下的军师到底何许人物。
  然而随着楚枭的身影出现在大殿前,解缙等人眼中的妒火却再次燃起。
  青年!
  让朱棣夺得天下的军师,竟然如此年轻?
  开玩笑,他们原本以为楚枭至少会是和道衍一样的世外大儒,但谁也没想到他竟然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此般年轻,何德何能?
  可就在众人牙齿咬碎的时候,楚枭已经在朱棣前方站定。
  只见,楚枭此时已经换上了一袭天青色儒衫,脚踏官靴,披肩的长发挽成了发髻。
  只是肤色略微晒黑,但反而却区别于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给人一种男儿当自强的感觉。
  于是,当他站定后,原本被他书生模样有些不感冒的张玉等人,也忍不住欣赏了起来。
  “好个少年郎!”
  “见了陛下也不卑不亢,区别于那些酸文腐儒,此人这份气度,假以时日必定又是大明的肱骨重臣!”
  “是啊!只是不知道,此人是否真有才能!”
  楚枭本来底子就好,再经过两年的海上航行后,那种文武双全的感觉也显露了出来。
  于是乎,帷幕后躲起来的众臣在平静下来后,心里也稍有改观。
  所以,他们也都没发出声音。
  然而,谁也没注意到的是,楚枭在路过盘龙柱的时候却略有深意的瞥了一眼。
  “草民楚枭,拜见陛下!”
  此言一出,帷幕后的人都纷纷咽了口唾沫,暗中思索皇帝会如何考教楚枭!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