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战国资本家 / 第108章 商家 上

第108章 商家 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魂穿千年,学宫黉道。
  高门横闶,夏屋长檐。
  在这里,儒、道、墨、法、兵、农、名、纵横、阴阳等诸家不一而足,《孟子》《晏子春秋》《黄帝内经》等学术专著不胜枚举,百家争鸣。
  高兆像虔诚的信徒,久久仰望学门。
  稷下学宫四字虽有褪色,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精彩熠熠。
  “祭酒大人已在辩宫等候多时,两位请。”一名年轻学士见到鲁懿,上前招呼引路。
  “等下!”
  鲁懿却是愣了下,急忙叫住他,很是惊诧:“在辩宫??”
  “什么情况?”高兆从他的失态中嗅到不寻常。
  “高公子,这绝非吾之所愿!”
  鲁懿深深鞠腰,既是表明清白,也是表示歉意,“辩宫为稷下社坛,流派之碰撞、思想之矛盾,学士之歧义,俱在辩宫一决高下,乃纷争之地。”
  要舌战群儒?
  开什么玩笑!
  高兆顿感牙痛,要不是坐在轮椅上,就转身走人了。
  他只会赚钱,坑人,金融还可以聊聊,人文理论?哲学思想?一点都不精通啊!
  但临菑的生意急缺中高级人才,而且数量庞大,只有稷下学宫才能解决。
  高兆只能苦笑。
  还想哭。
  鲁懿看他很“淡定”的样子,长呼了口气,转而问年轻学士:“有多少人?”
  “听到司空署的商会要招募学子,大家都很踊跃,基本上都齐了,连许多先生也去了。”
  鲁懿脸色唰的发白,身形摇晃了几下。
  “那是多少人?”高兆问。
  “加上先生,至少五千多。”
  高兆:“……”
  “高公子,要不我们改天再来?在辩宫临阵脱逃不是没有先例,不丢人的。”不是上战场的鲁懿,先打起了退堂鼓。
  高兆想了想,摆摆手:“商人从来不怕丢脸,不丢小命就行。”
  ……
  大门吱呀推开。
  人山人海,嗡嗡攒动。
  敞顶的大堂中央,有三个空位。
  左右两边蒲团空置,朝南正位端坐着一位老者。
  他体型强壮,年约七十来岁,方脸灰须,葛衣朴素。
  如果不是坐在天光之下,经坛之上,高兆会认为那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年寒士,落魄先生。
  他就是战国最后一位学术大师:荀子。
  “肃静!”
  他起身大喊。
  当看清高兆,他微微愣了下。
  太年轻了,年轻到不像话。
  比苏秦挑战辩宫时还要年轻!
  他朝高兆行时揖之礼,自我介绍:“荀况,请入座。”
  声音充满沧桑。
  那是同辈之间的日常见礼。
  与此同时,他还离开朝南正位,转坐在了右边下位,摆手示意高兆落坐左边尊位。
  至此,高兆明白过来了,迎接他的将是一场学术争论大会,对手不是大祭酒荀卿,而是学士荀况。
  对决旬子?
  开什么玩笑!
  但为了生意……
  椅轮滚滚向前。
  “汝为何家何派?”人海之中,一名中年学士起身揖礼遥问。
  “商家。”高兆回应。
  空气仿佛停顿了下,人群先是寂静,随之嗡地骚动,最多的话是:“商家?有这个流派吗?”
  礼仪过后,归位落座。
  稷下学宫展现出至高学术殿堂的涵养,数千人的大堂寂静无声,甚至连一声咳嗽都没有,不可思议。
  “何为商家?”荀子揖礼问。
  “穷举生财之法,无贵无贱,上富天下,中富安民,下富糊口,是为商家。”
  人群阵阵骚动、质疑、哗哼、冷笑……不管是什么声音,很快全归于宁静,显然这是学宫的传统,空出间隙以供众人消化。
  荀子点头,望向四周。
  高兆暗舒了口气。
  这表示他旬子不是辩手,而是代表。
  士农工商,士为首,商为末,在这个年代学士从商是很丢人的。
  高兆猜测,大堂之内的他们在为士子颜面挣扎,以劝服自己从商。
  “何为生财之法?”近处,一名年轻学士起身喊问。
  高兆笑了。
  这是一个有发财梦想的人,同道中人。
  他朝年轻学士拱手致敬,答道:“周人白圭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贱买贵卖,是为生财之法。
  吴人范蠡物完好,无息币,候时转物,逐十一之利,是为生财之法。
  齐人管仲盐铁官营,鲁人猗顿鬻盐起家,赵人郭纵冶铁成业……等等,皆为生财之法。”
  说到这里,高兆朝他抛去橄榄枝:“若你有经商才能,就报名商会吧,与王埒富,不是梦想。”
  人海却是哗然。
  “太狂傲了!”
  “什么叫与王埒富不是梦想?!”
  “近千年来有多少个端木赐、白圭、范蠡、猗顿……”
  “真能与王埒富吗?”
  嗡响持续。
  甚至失去控制。
  “肃静!!”
  学士荀况不得不重新成为祭酒荀卿,大声喝斥。
  “何为上富天下?”
  当人海宁息,一名年纪稍长、颚下留着一缕黑色小胡子的学士起身冷问。
  高兆长吸了口气,让大脑先活络活络。
  不愧是稷下学士,问的问题都很刁钻。
  “商通万物,互补盈缺;商富万民,安家乐身;商助万业,业业兴旺。如此,国强民盛,社泰稷安,是为上富天下。”
  啪,啪,啪——
  掌声零落响起。
  更多的是嗡嗡质疑,认为空谈。
  果然,“诡辩!”
  小胡子学士没有坐下,高声斥道:“为商之人,心多巧枉,聚商之处,俗必淫靡。万里远鬻,倾囊充陈,导靡长奢,皆商为之。商贾逾众,淫靡骄奢逾盛,何来国强民盛,社泰稷安?!”
  他身边几名学士也起身附和。
  “对,商贾巧取伪利,邦之蟊也!”
  “《论语》有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商贾逐利,皆小人矣!”
  “《腾文公上》云:为富不仁,为仁不富!”
  ……
  “你们说的那些是奸商,佞商,小商,为市井之流,非商家之子,请勿混淆闳辩,今天我们不争白马非马,更勿攻佞,今天我们不是生死敌人,还有可能是合作伙伴。”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著举,对逻辑学派来说是典范楷模,却被其它学派认为强辩,诡辩,讥为笑梗。
  人群一阵窃笑。
  荀子朝众起攻之的几位学士摆手,小胡子也跟着羞惭复座。
  又一位学士起问:“商贾还有市井与商家之分?”
  “自然。
  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
  于己有利而于人有利者,大商;
  于人有利,于己无利者,非商;
  损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奸商。
  奸商、小商和非商者,市井之流,唯大商是商家之派。”
  啪啪啪——
  掌声成片响起。
  “我等已知晓何为商家,感谢高卿明释解惑。”一名四五十岁的儒雅老者站起,像是先生。
  称呼从高公子变为高卿,显然已经认可并尊重高兆。
  他揖礼而问:“管卿有言:‘万乘之国若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若有千金之贾,则国多失利’。高卿所言之大商,是利已利人,‘已’在前,‘人’在后,非君民之忠,父子之孝,兄弟之仁。
  唯有利出一孔,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其国无敌。
  商家之流,非社稷之福。”
  高兆牙根隐隐作痛。
  这是个愚忠之人。
  最难叫醒的一种。
  他揉了揉眉心,思考起来。
  稷下学士的涵养极高,始终在安静等待。
  片刻,
  他抬头笑道:“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不富,君安能富?
  民无家,何以为国?
  商家之派,在于富民富国,唯不富君。
  民重,国重,唯君轻。”
  人海嗡地炸响,犹如巨浪。
  啪啪啪!
  掌声几乎响遍殿堂。
  “说得好!民无家,何以为国?”
  “原来商家精粹在于富民富国,吾等寡陋,惭秽也!”
  “民重,国重,唯君轻,大义!”
  甚至有人站起,举掌喝彩。
  高兆发现,连圣人荀子都抬头凝望,眼眶泛雾。
  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他的思想精粹,出自《荀子.哀公》。
  原来商家与儒家相通,还是他旬子一派的礼法儒,被引经据典,如何不心触感动。
  “强辩!”
  那位空骂商贾淫靡的小胡子学士又站了起来,脸色涨红,显然很不愤气:“士农工商皆赖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源。
  若民重君轻,众民一旦失去君教,定然全都舍轻利弃本农,逐重利行末商,届时何来民富,何来国富?!”
  他身边的那几名学士也再度起身附和:
  “对,农伤则国贫,应省商贾,务众农夫!”
  “农为本源,商为枝末!”
  几名学士才说几句,就左看右望后复座了,因为殿堂诡异地寂静。
  静得能听见数千人成片成片的呼吸声,犹如狂风骇浪。
  小胡子的话也击中了所有人的心坎,根本不需要他们几个附和,画蛇添足。
  大家都在等,等高兆表论。
  农为君国之本,社稷之源,这是所有流派的共识,哪怕互掐得再厉害,都在农这一点上没有丝毫分歧,甚至都不容玷污。
  小胡子把“农”和“商”捆绑在一起,把“农”推向“商”的对立面,用心叵测。
  换个说法,可以说是如果“农”全跑去为“工”,或者全跑去为“士”,谁来务农?
  这就是一个伪命题。
  这是要把高兆引向本源之争,大道之辩。
  稍有不慎,他甚至走不出那扇大门。
  这是要置他于死地!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