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反清:从延恩侯到列强国父 / 第11章 侯爷大恩,卑职没齿不忘.

第11章 侯爷大恩,卑职没齿不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要造反,先赚钱,顺带再搞死几个有点真本事的朝臣。
  这是朱秀从一开始就定下的发展方略。
  想在乾隆朝赚钱,还有比和珅更合适的人选吗?
  后世传闻中,和珅自出道到上吊,前后20多年的时间,贪污了清廷十多年的税收。
  这种说法,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
  感情乾隆四十年以后的税收,全让和珅一个人划拉走了啊?
  那整个朝廷吃啥、发啥、用啥?
  和珅有钱,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钱,肯定有一部分是贪污、受贿得来;但更多的,应该是他做生意赚的。
  后来嘉庆皇帝查抄和府,共计得黄金有3万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
  合计总价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
  从清单上便可以看出,和珅的大部分资产,是房产、地产、金融和实业。
  现银所占比例,连百分之一都不到,绝大多数钱都用在资本运作上。
  朱秀即便不清楚具体数据,但他早就知道,这和珅,就是个商业奇才!
  毕竟乾隆朝受宠的奴才可不止和珅一个。
  比如福尔康,阿Q……
  咳咳,福康安,阿桂……
  但能攒下亿万家业的,和珅却是古往今来头一份。
  此时的和府,还不是后来的“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只是外城一个不起眼的宅子。
  让朱秀有些意外的是,府中上下张灯结彩,看起来很是喜庆。
  丁小六送上拜帖。
  不一会儿,和珅便急匆匆赶来。
  看到朱秀站在门前,忙不迭单膝跪地:“侯爷大驾光临,卑职有失远迎。”
  朱秀上前将他扶起,笑着说道:“家遭不幸,冒昧前来,都统莫要见怪。”
  和珅再次躬身:“侯爷屈尊降贵,能来寒舍,实在是卑职的荣幸……”
  两人谦让着来到府上。
  朱秀在正堂首位坐定,端起茶盏,有意无意说道:“我看和大人府上喜气洋洋,可是有事值得庆祝?”
  和珅哈哈一笑:“再过得几日,便是太后83岁大寿。”
  “卑职既然深受皇恩,自然该与皇上同乐。”
  朱秀心中一动,脸上笑容更加灿烂。
  “原来如此。和都统一片赤诚之心,让人感动。”
  “只是不知都统准备了什么贺礼?”
  和珅眉头微皱:“实不相瞒,卑职正在为此事发愁。”
  “本想略表孝心,可侯爷也看见了,我这府上……实在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朱秀笑着摇头:“和都统此言差矣。”
  “既然要表孝心,该以心意为主。钱财多寡,本就无伤大雅。”
  和珅拱手:“侯爷教训的是。可卑职愚钝,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朱秀一脸惊喜:“说来也巧,本侯今日来贵府,是想跟都统一道欣赏个稀罕玩意儿。”
  “若此物能解决都统的燃眉之急,倒是功德无量了。”
  听朱秀说的认真,和珅不由也起了好奇之心。
  连忙起身:“不知侯爷所说,到底是何物?”
  朱秀哈哈一笑,朝站在门口侍候的丁小六招了招手:“把模型给都统过目。”
  “是。”丁小六解下身后背着的其中一个包袱,躬身上前,放到桌案。
  “咚”
  和珅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包袱。
  听声音,这应该是一件木器。
  可皇宫之中,什么样的珍奇古玩人家太后没见过。
  就算眼前这包袱里是一大截奇楠沉香,也不过是值点钱罢了。
  哪有什么稀奇的。
  朱秀故意卖关子:“都统不妨猜猜,这里面是什么?”
  和珅苦笑:“卑职见识浅陋,一时还真猜不出来。”
  “想来应该是漆器古玩,或者珠宝首饰吧?”
  朱秀摇头:“错了。此物有的人看来或许一文不值,但在有些人眼中,这就是无价之宝。”
  “无价之宝!”和珅眼睛不由发直。
  “不错。”朱秀点头,慢慢打开包袱。
  里面包着的,赫然是一架马车模型。
  “这……”和珅脸露迟疑。
  朱秀哈哈一笑:“都统不妨上手,仔细瞧瞧。”
  和珅端详一阵,又摆弄一阵,脸上的表情从困惑,变成惊喜,最后变成震撼。
  “这……这个是四轮马车!”和珅失声惊呼。
  “哈哈,不知都统觉得这份寿礼,还能拿得出手吗?”
  一个马车模型当然拿不出手。
  但只要将这车子按比例放大,再加以装饰,绝对一个天大的惊喜。
  在家三月,朱秀除了偶尔处理家中事务,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搞发明上。
  四轮马车就是其中一件。
  自古以来,华夏的马车都是以二轮为主。
  四轮车倒也有,但实用性不高。
  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四个轱辘在一块板子上不能转向。
  研究四轮马车,说简单是真不简单。
  朱秀跟府上的木匠一起鼓捣,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最终定型。
  但说难也不算难。
  技术的关键就在于——转向装置。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在前轮安装一个差速器。
  只可惜“差速器”是近代才发明出来的玩意。
  以朱秀手中的资源,短时间内做出差速器的可能性等于零。
  单单是做齿轮,就是个大问题。
  朱秀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最后还是暂时放弃这个打算。
  退而求其次,用了另一种法子。
  他把四轮车的前两个轮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
  后车架搭在前车架上,由一根立轴连接。
  说白了,就是两个两轮车组合在一起。
  从实用运输方面来看,这种四轮车还有商榷之处。
  但要是做个用来载人、看起来拉风无比的马车,还是不成问题的。
  清廷从康熙皇帝开始,就出了名的喜欢新鲜事物。
  皇宫中人上行下效,对西洋进贡的钟表、自动装置等稀罕玩意儿都是趋之若鹜。
  这四轮马车一问世,还不得闪瞎他们的狗眼?!
  朱秀今日带来模型,本来是想跟和珅一起磋磨,计划一下怎么用于交通运输业。
  现在倒是赶巧了。
  特么还搞什么运输业,先把和珅捧上去再说啊!
  和珅这家伙虽然贪财,但绝对的有恩必报。
  这么大的功劳送给他,两人的关系可就愈发瓷实了。
  和珅心思机巧,一瞬间便想到许多,脸色也变得愈发慎重。
  他试探着说道:“侯爷拳拳爱护之意,卑职感同身受。”
  “只是如此新奇物件,侯爷何不……亲自献给太后?”
  朱秀苦笑摇头:“都统误会了。我将此物赠送与你,并无所图。”
  “如今我还在孝期,自然无缘太后寿宴。”
  “再说此物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即便是门外汉也是一眼便看得明白。”
  “这种设计,其实就是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根本瞒不住的。”
  “还不如当寿礼送上,能博得太后一笑,也成全了都统的一片孝心。”
  和珅起身躬身作揖:“侯爷大恩,卑职没齿不忘。”
  朱秀哈哈一笑:“都统言重了。”
  “不过是个突发奇想的小玩意儿,算不上什么恩德。”
  “我这儿倒是真有一桩大买卖,不知都统感不感兴趣?”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