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齐襄 / 第九十六章 拷问

第九十六章 拷问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那人听了诸儿的询问,却扭过头去,并不理睬。
  诸儿也不愠不怒,笑着从随身的包裹中取出了那袋糗粮。
  “子且食之。”
  招呼那人先吃点东西。
  贼人用还算完整的那只手接过干粮,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如何,可告于我乎?”
  诸儿再次问道。
  那盗寇又转过头去。
  “噫,”诸儿叹了口气,“敬酒不吃吃罚酒。”
  说着,从那袋糗粮之中又摸出一小包东西。
  调味用的盐巴。
  诸儿让身旁的甲士代劳,在手心里倒上一把,稍微浇上一丁点水,维持着手上的颗粒感,一把敷在那人的伤口上揉搓。
  随之而来的便是痛不欲生的哀嚎。
  “如何?其告我乎!”诸儿又倒出少许盐块,看着那人的眼睛,再次问道。
  “勿复加矣!我告于公子!”那贼寇终于学乖了,当场服软。
  那人自述原是清邑的农户之子,从小被盘踞于林中的群寇虏来,于是也养成了贼人。由于不懂得耕种,就算跑也无处可去,只能跟着这些不要命的一条道走到黑了。
  诸儿又问起为何要与大军作对,那人只答说,头领非要如此,实在不知为何。
  诸儿不禁地犯了嘀咕。
  就这种盗寇,要是没点所图,逼着下面的人来和正规军拼命,难道下面的人没有意见么?连大臣都敢弑杀国君,这些个盗寇杀个头领什么的,总也不是啥稀奇事情嘛。
  想着想着,又在手里加了把盐。
  甲士的手贴到这郑人的伤口之前的那一刻,他终于改了口。
  贼寇虽是贼寇,但也是郑国的贼寇。
  郑伯南征北讨,所向披靡,就连与郑国公室毫无关系,而且还算是敌寇的萑苻之贼,也似乎沾了郑伯的光,变得自尊自信起来。
  齐人来攻,总也想着为邦国做点什么贡献。
  诸儿皱紧了眉头。
  郑国人怎么这样。
  与后世晋国来攻则依附晋国,楚国来攻则投靠楚国的那副毫无节操的样子完全不同。
  人还是一样的人,之所以表现完全不同,无非是有没有那个精气神。
  要是邦国百战百胜,那么即便是最最贫微之人,也能感到无比的自尊,就算是在败国的富户面前,也能挺直腰杆,仰起头颅;若是邦国屡战屡败,那即便是富贵之人,也只能陷于无穷的自我否定之中,见了胜国的寻常人,也直不起脊梁,甚至于对着那些人点头哈腰的。
  除非是过去有过无穷的光荣,以至于总有人的脊梁弯不下来,才能直挺挺地面对着胜国的威逼,不说能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至少能给自己一个体面的下场,不至于像个奴隶一般屈死。
  郑国...只能说庄公的小霸还不足以支撑起像后世楚国那样的自尊,毕竟二三十年的强盛,恐怕还是比不上八百年的光辉的。
  问题是,如今的郑国,正处于那二三十年的强盛之中。每一个郑国人都沉浸在那种所向披靡的快感之中,连郑国的贼寇都勇于报效公室。
  这也实在是太难缠了。
  诸儿转念又想,要说贡献的话,相比于在这里与齐军殊死一战,倒不如赶紧去清邑报信。
  难道...
  这些贼寇会冒着被官府抓捕的风险,前去通报敌情吗?
  还是宁可与齐人一战,战死得了呢?
  诸儿深吸了一口气,镇定下来,继续逼问道:“尔众首领安在?”
  “昨夜一战,为贵军所杀。”那人哭丧着脸,偏过脸去,指向选锋之士清理出来的那一堆死尸。
  两名甲士于是押着俘人,前去指认。
  一名络腮胡子的大汉被指认了出来,身上的疤痕,短剑上的陈年血污,一看便知是杀人越货的惯犯了。
  身上一搜,果然与寻常贼寇不同,即便不是真的头领,也至少是一个大头目。
  只是这样一来,谁能代表这一帮贼寇拿主意呢?
  零零散散的没有统帅,可就难打交道了。
  “尔众尚有头目乎?”
  “有。昨夜首领既为贵军所诛,于是命众人遁走者,即是也。”
  “喻。”诸儿点了点头。
  又取出那支哨笛,问道:“汝知此物通信之法乎?”
  “知之也。”俘寇答曰。
  诸儿再考虑了一下。
  即便他吹响不同的意思,也顶多告诉对方这边的情况而已,这些盗寇对严整的大军是没有威胁的。任凭他们如何辗转腾挪,实力的差距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至于是否会使贼人往告于清邑,也不是他一个小喽啰吹响的哨声能够影响的。
  “既如此,汝吹奏曰:我在此也,请来一人相会。”
  那人接过哨笛,还未凑到嘴边,诸儿又嘱咐道:“日中而不见人来,汝就戮矣。”
  快吹吧,不要耍什么花招,要是中午还不来人,你等着受死吧。
  郑人闻言,咽了口唾沫,答曰:“诺。”
  于是吹响骨哨,哨声如鸟鸣婉转,又似有急切之情蕴含其中。
  那人吹了两遍,远处有哨声应答了。
  诸儿再问:“彼何所谓也?”
  “旦言知之矣。”
  “然。”
  诸儿吩咐两名甲士善加看守此人,既不要过于宽宥,也不要施加虐待。
  “如此南下,尚有路程几何,可以出此萑苻之泽耶?”冷不防地,又问道。
  “其百(周)里乎。”那人没怎么迟疑,只是平平地答道。
  诸儿点了点头。
  萑苻之泽南北有三十五公里,这两天行进,已经走过了其中的十公里。
  这片烂地之中,行军果然如同预料的那般困难,这两天平均下来,速度只有在坚实的平地上行进时的大约三分之一。
  如此下去,尚需五日,才能走出萑苻泽。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