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寡人刘玄德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悖逆之人 五

第二百七十四章 悖逆之人 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荆州,襄阳,州牧府邸。
  荆州牧刘表处理完今日的公务,出了大堂,信步走在游廊中。
  荆襄九郡,虽大半在长江以北,可其实已算不得中原之地。
  此间风俗民情,大异北方中原。
  刘表是地道的北方人,当年初来此地,单单是适应此地的民俗便用了不少时日。
  看似大权在握,闲来无事的荆州牧步入后院,转头朝着园中望去,园中多花草,皆为南方所独有。
  他忽的叹了口气,如今即便是要他回到北方,想必一时之间也适应不得了吧。
  刘表迈入园中,在石桌旁落座,抬手抚了抚桌上的灰尘与枯叶。
  此时他心思已然飘远,想起些这些日子的烦心事。
  如今压在他心头的大事有两件。
  其中一事自然是中原的刘备。
  想到当年那个醉酒做赋的年轻人,刘表不禁哑然失笑。当年那篇白马篇,他如今依旧是记忆犹新。
  他曾猜到这个勉强与他有些干系的年轻人会有出息,只是想不到会如此有出息。
  如今天下诸侯,莫有能出其右者。
  他对当年那个年轻人其实并无恶感。
  只是人走到一定地位,个人的喜恶与否,重要,但却也没那么重要了。
  就像刘备未必厌恶他刘表,可说不得哪天他便要打到荆州来。
  大势之下,谁能不低头呢。
  不过此事怕也无用,不过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他总归不能将辛苦经营的荆州拱手于人。
  至于另外一事,则是名副其实的自家事。
  此时有府中仆役引着一个文士样貌的中年人走入园中。
  刘表见了此人到来,起身相迎,笑道:“异度来的慢了些。”
  中年文士......博学之人,这个故事他自然听过。
  他开口问道:“你的意思是令琦儿外出。”
  蒯越笑道“如今黄祖在江夏防守东吴,他对长公子素来看中,只要长公子到了江夏,性命定然无忧。江夏一地,扼守南北,即便日后真的是二公子掌权,可江夏在大公子手中,二公子想来也要投鼠忌器,不敢作出什么举动来。”
  刘表吐了口气,犹豫难决。
  一家有一家的难处,有时反倒是贫寒之家常有父慈子孝,而富贵之家多有尔虞我诈。
  越是富贵,越是如此。
  …………
  青州,临淄。
  刘备自凉州回来后便做了甩手掌柜,将青州的事都交由贾诩等人打理。他则是整日窝在府中,陪着刘禅读书。
  说是亲自教刘禅读书,可实际上真正教刘禅读书的,反倒是在府中陪读的诸葛亮。
  刘备则会在偶尔起了兴致时给他们讲些从来不曾听过的故事。
  像是远道西去取经的和尚,大闹天宫的猴子,醉酒打虎的豪杰,以及一个家道中落的世家子的故事。
  刘禅对读书兴趣不大,对这些故事却是极感兴趣。靠着这些故事,也让常年难在家中落脚的刘备与刘禅的关系亲近了几分。
  诸葛亮对这些故事兴趣倒是不大,不过对其中一个空城计的故事倒是极感兴趣。
  他觉的此事真假不论,那个敢大开城门,坐在城楼上弹琴的古人,是个真豪杰。
  自然,当他将这一番感想说与刘备听时,刘备一脸古怪神色。
  临淄另外一处并不显眼的府邸里,今日荀或破天荒的来拜访贾诩。
  随行的,还有如今正随他学习政事的诸葛亮。
  贾诩自然是置酒招待。
  贾诩对旁的事情都不介意,唯有酒水,必......须要饮那最纯正的女儿红。
  “文若尝尝我这的酒水自滋味如何。都是我亲自去酒舍里寻来的好酒。即便是在主公那里,你也未必喝的上如此纯正的酒水。”
  贾诩殷勤劝酒。
  荀或饮了一杯,微微皱眉。
  他与贾诩不同,从来不喜饮酒。
  贾诩看在眼中,只是笑了笑,“文若可是稀客,若非有要事,想必不会登门。不知文若今日前来,到底是为了何事?”
  荀或也不避讳,直接开口道:“昨日我查阅了暗部这些日子的行动,发现你最近将不少人派往了荆州。”
  所谓暗部,是当年刘备亲手所设,多是谍子密探,为贾诩所掌控。
  只是他们两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贾诩也从来不曾避讳荀或,相反,贾诩反倒是乐得荀或能够时常去看上一二。
  荀或叹了口气,“如此手段,终究非是仁者所为。”
  原来贾诩这些日子向荆州派遣了大量谍子暗探,大半用于与荆州的豪族联络。
  尤其是蔡家。
  荀或已然隐约猜出贾诩所谋。
  贾诩笑着饮了口酒,“于文若这般仁人君子而言,这法子自然算不得什么仁义手段。可对军中士卒与荆襄的百姓而言,其实已经算极为仁义了。毕竟于他们而言,可还有旁的事情,能比活下去更重要?没有了。”
  荀或稍稍沉默,随后点了点头,“文和所言有理。”
  “我还以为文若会以圣贤道理辩驳我一二。”贾诩有些诧异的笑道。
  荀或笑了笑,“圣贤道理,总归要落在实处的。说到底,民之所求,我之所愿。总不能颠倒顺序来讲道理。”
  贾诩笑道:“文若才是真读书人。”
  荀或亲自给贾诩倒上一碗酒,与他轻轻相碰,“文和又何尝不是呢......?”
  两人相顾一笑。
  一旁的诸葛亮若有所悟。
  许多年后,昔日的弱质少年,已然成了名满天下的诸葛丞相。
  再后来,他也有了自己的学生。
  当双鬓早已斑白的中年文士与那个有幼麟之称的弟子提起此事时,他心思飘远。
  遥想当年。
  …………
  荆州,襄阳。
  当日蒯越为刘表谋划刘琦避祸之计,刘表当时虽然不曾应下,可思虑再三,还是决定采纳蒯越的计策。
  襄阳城中暗流涌动已有多时,虽不曾明言,可城中的世家大族无不在猜测日后荆州牧的继任之人。
  当日刘琦得了遣他前去江夏的消息,便知道日后荆州牧的位置再也与他无半点关系,一招不慎可能还要送掉性命。
  离城之日,有城中好友在城门处为他置酒送行,刘琦饮酒大醉,大哭而去。
  一时之间,襄阳城中人心涌动。
  这一日,蔡冒便找到了蒯越头上。
  蔡蒯两家素来是世交,所以蔡冒言谈之间半点也不客气,落座之后直接问道:“听闻要刘琦避祸江夏是你给主公出的主意?异度,往日里我待你不差,为何害我!”
  蒯越早就猜到他的来意,闻言笑道:“要大公子避祸江夏之事确实是我所提,只不过其中另有隐情。你先坐,尝尝我这特意从北方弄来的酒水。”
  蔡冒犹然愤愤不平,只是他与蒯越到底是多年好友,加上蒯家是荆州名门,论家世显赫,不在他们蔡家之下,不然他也不会如此忍让。
  他愤而落座,抬手饮了口酒水。
  蒯越笑道:“滋味如何?”
  蔡冒皱了皱眉头,又饮了一口,只是这次喝的慢了些,细细品了品其中的滋味。
  “这酒水你是从......何而来?”蔡冒问道,心中有了些猜测。
  蒯越笑道:“你心中已有答桉,又何必再问?这种酒水,如今在北地可是不易寻到。”
  蔡冒点了点头,“原来你也暗中投靠了刘备。”
  蒯越一笑,“谈不上投效,无非是先为我蒯家寻下一条后路罢了。”
  原来蒯越今日所宴请的酒水与当初北方使者给蔡冒带来的酒水相同。
  而当时那个北方使节言之凿凿,这种酒水是他们青州牧特意研制,从来不会售卖,只会赠予某些志同道合的“友人”。
  如今看来他蔡冒是这种友人,蒯越也是。
  蔡冒笑道:“还以为只有我蔡冒才会做下这种事,不想你蒯异度也会是做这种事的人。看来多读书,也未必有何益处嘛。”
  蔡冒心中畅快,连连饮酒。
  蒯越不在意他的冷嘲热讽,只是笑道:“读书人,读的书是多一些,可读书人未必便是好人。读歪了圣贤书的读书人,做起坏事来,还要比那些动辄杀人的武夫恶上不少。不只杀人,更会诛心。文人杀人不用刀,口舌足矣。”
  蔡冒将酒坛凑在嘴边,他可没兴趣听蒯越这些高谈阔论。
  读书人如何,是不是好人,跟他蔡冒没半点干系。
  世道如何,干他何事?
  他所求的,是富贵,是权势。
  甚至为了这些,即便是血脉亲情,他也顾不得了。
  蔡冒又问道:“只是即便你与我一般,可你为何要建言要刘琦去往江夏?刘琦不死,对你对我,都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蒯越饮了口酒,抬头打量了蔡冒一眼。
  蔡冒这个在沙场上杀人无数的沙场武夫,竟然在这个读书人的目光之下有些微微发寒。
  蒯越收回目光,笑道:“如今刘琦离了襄阳,......他保住了性命不假,可也注定再无机会执掌荆州,储君之争也算是落下了帷幕。”
  他将手中的空坛放到桌上,重新打开一坛,“其实这些都是小事,即便刘琮做了储君,可日后有没有执掌荆州之日,难说的很。毕竟如今主公还年富力强,再说如今天下大势变化莫测,说不得哪一日你我便要换个主公了。”
  蒯越这些话有些大逆不道,若是被刘表得知,难免要人头落地。
  只是如今与他在此处的是蔡冒,也就无所谓了。
  蔡冒没有言语,只是饮了口酒。
  蒯越继续道:“我们读书人,未曾做事之前,总是喜欢先猜测一个最坏的结果。之前曹操行文天下,意欲共伐刘备,主公率先应下,你以为主公心中如何想?”
  “在外人眼中,荆州牧刘表是个行事畏首畏尾,靠着攀附你们蔡氏才起家,只能守门,不能进取的无能之人。可你我心知肚明,他刘景升,单论雄心壮志,半点也不在那些所谓的天下豪杰之下。”
  “若是有朝一日,青州军南来,他是会举手而降,还是会鱼死网破?”
  蔡冒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心思激荡,手中酒坛骤然落地。
  蒯越笑道:“看来你是明白了。想做事哪有那般容易,想要有所得,便要有所失。”
  蔡冒苦涩一笑,重新落座,拿起桌上的一坛酒水,仰头灌了一大口。
  蒯越的意思已然再清楚不过,若是青州军南来,刘表必然不会妥协。
  可以荆州一地,真的能挡住坐拥中原之地的刘备吗?
  注定挡不住的。
  万一真的事到临头,那就只剩下一个法子。
  谋诛刘表,另立新主。
  蔡冒仰头灌了一大口酒水,漏下来不少,渗到了前胸上。
  他苦笑道:“你......们读书人心狠起来,还真是不当人子啊。”
  蒯越笑着点了点头,笑道:“谁说不是呢。”
  们读书人心狠起来,还真是不当人子啊。”
  蒯越笑着点了点头,笑道:“谁说不是呢。”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