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官居天子 / 第一百三十章 乘风破浪

第一百三十章 乘风破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人,您且看!”
  
          走进内房,走到李彦赋的书桌边,王敬之把手中的考卷递给了他。
  
          “嗯!”
  
          李彦赋平静地接过考卷。
  
          他到目前为止也看到不少好文章了,所以对王敬之说又审阅到一篇好文章,并没有什么波澜。
  
          不过,接过考卷后,李彦赋只是第一眼,便眼睛一亮:
  
          “好字!”
  
          一声大赞,李彦赋精神一振,看着考卷上的字迹,目露精光。
  
          却见那考卷上,卷面干净整洁,字体字迹方正、法度谨严、线条粗细自然,俨然是一手漂亮且有独特韵味的小楷,并且很有规矩。
  
          看到这份考卷,别的先不说,只是这一手好字,就让李彦赋对这份考卷有了数分好感。
  
          “咦?”
  
          就在李彦赋欣赏考卷上的字迹时,他好像发现了什么,突然一声轻咦,又把考卷往眼前凑近了些,皱着眉头好生打量着上面的字迹。
  
          王敬之把考卷递给李彦赋后,就站在一旁笑看着,见李彦赋发出疑惑的轻咦声,明知故问道:
  
          “府台大人,这份考卷可是有什么不妥?”
  
          “不是!”
  
          李彦赋一边摇头,一边打量着考卷上的字迹,疑惑道:
  
          “本官只是感觉,这字体怎么有些眼熟?”
  
          “这字体是出自沈自乐的书法,眼熟是正常之事!”
  
          王敬之再次装模作样地笑着开口。
  
          “不不不!”
  
          李彦赋连连摇头,皱眉道:
  
          “本官知道这字体出自沈自乐的书法,不过它有独特的变化,尤其是这字的韵味,本官好像在哪看到过......咦!这是?”
  
          说到这,李彦赋又是一声轻咦,不过这次不是疑惑声,而是突然认出后的惊疑声,说着话时,抬起头,问询地看向了王敬之。
  
          王敬之见李彦赋认出,笑着点了点头,指着考卷上的弥封,开口道:
  
          “虽然考卷糊名了,但能写出这样字迹的,属下料想应该就是韩礼儒先生的那名弟子了!”
  
          “你是说,就上次在岳屏楼夺得诗会比试,赢走了岳东莱那方眉纹歙砚的人?”
  
          “正是!”
  
          王敬之笑着点了点头。
  
          见得到确认,李彦赋也是捋着胡须笑了起来:
  
          “呵呵,还真是他!前两天开考,韩先生来为他作保的学子作保时,本官还向他求了‘忠君报国’四个字,刚才一看到这份考卷上的字迹,本官就感觉有些眼熟,原来是跟那四个字的书法同出一脉!前几天就听你说过这个学子的书法,今日一见,果然是有其师的几分火候了!”
  
          “不过,字写得好还不算,文章做得好才是关键!”
  
          说着,李彦赋话锋一转,又看向考卷上的文章。
  
          不过有了漂亮的字迹在前,李彦赋的心情倒是爽利了许多,对这份考卷的文章也多了几分期待,看着也更认真了。
  
          只是,一眼看向文章,李彦赋的神色却是一滞:
  
          “‘王请,度之’?四个字破题,好生狂妄!”
  
          李彦赋轻拍桌子,又看向了王敬之。
  
          王敬之没有说话,只是面带笑容的示意李彦赋继续往下看。
  
          见状。
  
          “不过虽然狂妄,但也破得工整,倒要看看他接下来如何论述!”
  
          李彦赋点了点头,又饶有兴致地接着看:
  
          “......君命召之行,实为忠臣奉献...盖忠臣视君主如天,君命如令,行之无疑,效命无违。”
  
          “昔之忠臣......忠如蠡,吴王召之,虽在交战之际,亦即刻启程,不辞艰险。”
  
          “忠如武穆,抵御金兵,遭受不公待遇,亦坚守忠诚,不辞君命......”
  
          认真看着,李彦赋的眼睛越来越亮,甚至忍不住轻读出声。
  
          直到一口气全部看完,李彦赋顿时一拍桌子:
  
          “好,写得好!通篇文章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用范蠡和岳武穆例举论述,恰到好处,深刻写出了忠君、忠令、忠国之要!”
  
          “现在回过头来看,其‘王请,度之’的四字破题更是如点睛之笔,两字两句,铿锵有力地体现了忠君之事不可置疑!好啊,好!”
  
          李彦赋拿着考卷目光炯炯地一阵大赞,颇有些爱不释手的样子。
  
          忍不住又通读了一遍后,李彦赋意犹未尽地看向了王敬之,晃了晃手中的考卷,笑道:
  
          “敬之,你觉得如何?”
  
          王敬之一直在这笑看着,听到李彦赋的询问,微微倾身道:
  
          “大人难为属下了,按照规制,学官本不应该参与阅卷,属下蒙大人厚爱才在这里参与审阅,却是不宜再随意评判,以免干扰大人的决断!”
  
          “无妨,你就随便说说!”
  
          李彦赋摆了摆手,很是兴致勃勃。
  
          不过王敬之笑而不再言语,只是摇了摇头。
  
          见此,李彦赋伸手指了指王敬之:
  
          “你啊!依旧还是这么谨慎!”
  
          笑着责备了王敬之一句,李彦赋也没再强求王敬之发表意见,甚至见王敬之如此守规矩,脸上的笑容更甚。
  
          “府台大人,下官这里也看到了一份佳卷!”
  
          就在李彦赋和王敬之两人笑谈间,外房又一个人捧着一份考卷走了进来。
  
          见此,李彦赋眼睛一亮:
  
          “哦?快拿来看看!”
  
          李彦赋把手中的考卷放到一边,然后伸手接过了来人递来的考卷,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王敬之见状,默默地退出了内房,重新回到外面审卷。
  
          ......
  
          时间缓缓流逝。
  
          三天后,府试第一场的结果终于出来了。
  
          这一天是四月初十。
  
          发榜的地方在考场的那座大宅院前。
  
          一大清早,众多学子便朝那边蜂拥而去,等着发榜。
  
          春溪客栈的小院内。
  
          赵禹没有去看榜,而是站在院中的石桌前,练着字。
  
          在石桌的旁边,卫骁伺候在这里。
  
          卫骁看着心无旁骛的赵禹,忍不住开口:
  
          “少爷,您不去看榜,就不着急么?”
  
          “着急干嘛?若是不中,那是命;若是中了,它又跑不了!陆商不是去看了么?等着就是!”
  
          赵禹头也不抬的开口,手中写字的笔不徐不疾,像是对考试结果一点都不关心。
  
          卫骁,反倒有些着急,不停地看向院门。
  
          直到良久。
  
          见陆商还未回来,卫骁张口又准备说些什么。
  
          可这时,院外却传来一阵急呼:
  
          “少爷!上榜了,上榜了!”
  
          随着声音,一个单薄的少年冲进了院子,正是之前为赵禹来这府城打前站的陆商。
  
          “你确定么?可看清楚了?”
  
          看到冲进来的陆商,卫骁几步跨过去,一把抓住了他,急声询问。
  
          而赵禹也是抬起了头,看向了他。
  
          陆商咽了口唾沫,狠狠喘了口气后,激动地点了点头:
  
          “看清了,看清了!少爷的座位号甲十八,在榜上!”
  
          “少爷?”
  
          卫骁闻言,顿时激动地看向了赵禹。
  
          “嗯!”
  
          赵禹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一场发榜只写座位号,只有三场全部考完,最后放榜排名时才会公布名字。
  
          “既然过了,那便准备第二场吧!”
  
          笑过之后,赵禹放下笔,转身朝自己的房间走去。
  
          后面,卫骁和陆商喜不自胜,急忙收拾着石桌上的笔墨纸砚。
  
          ......
  
          半个月的时间眨瞬即逝,衡州府今年的府试终于落下帷幕。
  
          最后榜单发布,赵禹毫无意外的榜上有名,而且是榜首,是衡州府今年的府试第一名!
  
          赵禹夺得榜首,其名字顿时被众人所知,他的声名也在衡州府远扬。
  
          而那伙一直关注着赵禹的山匪,也是知道了他!
  
          依旧是临着衡州码头的那家小客栈内。
  
          房间里,依旧站着凶狠青年、清瘦中年和瘦猴男子。
  
          “府试终于结束了,张师爷,你说我们在哪动手?”
  
          凶狠青年目露凶光,看向一旁的清瘦中年。
  
          清瘦中年手中轻拍着折扇,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道:
  
          “他过了府试,那应该就会参加今年八月份的院试!而院试要到武昌去考,从这里到武昌有两千多里地,更是还要经过八百里洞庭湖,路上所需时间甚多!时间紧迫,他肯定会从这里直接前往武昌,我们只要在这路上设伏便可!”
  
          “那就在洞庭湖抓他!”
  
          凶狠青年一挥手,冷笑道:“洞庭湖波涛汹涌,风高浪急,在那里动手最好,而且那里也有我们认识的兄弟,我们可以找他们帮忙!”
  
          “属下正有此意!”
  
          清瘦中年折扇展开,淡然一笑,而后朝瘦猴男子吩咐道:
  
          “飞侯兄弟,衡州府到武昌一路通水路,他肯定会一路乘船去,我们不方便监视他,还得麻烦你和你的猎犬跟着他!”
  
          “放心吧!”
  
          瘦猴男子点了点头。
  
          商量完毕,三人随即离开了客栈。
  
          ......
  
          衡州府城外,湘江水上。
  
          一艘高大的商船在江面上航行着,带着众多客人朝北而去。
  
          这是一艘前往武昌的商船,船上多是前往武昌参加院试的学子,它将带着这些学子顺着湘水而下,进入洞庭湖,然后从洞庭湖进入长江,最终沿着长江到达武昌。
  
          这一路,千山万水,不知有多少荆棘险阻。
  
          不过,商船上的这些学子,此时却不知道这一路会有多难。
  
          刚高中府试的他们,意气风发,个个穿梭在商船的楼道间和甲板上,或高谈阔论、或欣赏沿路风景、或一起开着宴会,好不热闹!
  
          而在这些穿梭的学子间,在那商船最顶层的露天楼台上,却是凭栏伫立着一道修长的身影。
  
          赵禹一身天青色直缀,头戴凌云巾,背着双手,淡笑地望着前面的千山万水。
  
          此时的赵禹,心中也是颇有些意气风发。
  
          高中府试案首,不仅获得了‘童生’的称号,秀才的功名也基本是板上钉钉,参加院试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等参加完院试,获得秀才功名,那赵禹就算脱离了平民阶层,拥有了一定特权,算是进入士绅阶层了,而他心中的许多事情也可以付诸行动了。
  
          心中激动,再加上此间的碧水青山,赵禹心中颇生豪气,挺立在楼台上的他,衣袂飘飘,顶天立地。
  
          只是,赵禹不知道的是,前面的水路漫漫,不知道有多少凶险在等着他。
  
          他只是笑望着前面。
  
          望着沿路的风景,快速后退。
  
          望着远处的高山慢慢来到近前,然后消失在身后。
  
          望着脚下的商船乘风破浪而去......
  
          (上部完!)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