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赵顼,携百官成团出道 / 第0310章:麦地纵火者,朕要让你们血债血偿!

第0310章:麦地纵火者,朕要让你们血债血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熙宁六年,五月十二日。
  赵顼、韩琦、王安石、司马光四人来到了汴京城郊,一片金灿灿的麦地前。
  “官家,再有七八日,便是收割麦子的时候。这一季,雨水阳光尽皆充足,又是一个丰收年啊!”韩琦望着沉甸甸的麦穗,忍不住感叹道。
  一旁的司马光说道:“此乃摊丁入亩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对百姓来讲意义非凡,这黄灿灿的麦子都代表着希望啊!”
  王安石也捋着胡须。
  “臣预计,今年的良田每亩收成可达300斤,即使是劣田,亩产也能达到180斤以上,近二十年来,这应该是最好的一个丰收年了!”
  “这麦子看着就喜人,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大宋!”赵顼的心情也甚是愉悦。
  ……
  赵顼四人坐着房车,边走便讨论。
  当下的大宋,虽然商业繁茂,且税收已经远超地赋。
  但在大家的心里,唯有风调雨顺,庄稼获得大丰收,才算是一个好年景。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禁军士兵狂奔而来,口中喊道:“青州急报!青州急报!”
  赵顼不由得微微皱眉。
  徐虎迅速迎了过去,然后将书信拿到了赵顼的面前。
  赵顼打开一看,面色变得阴沉下来,然后将书信递给了韩琦。
  韩琦三人看完后,也不由得脸色一变。
  此信来自青州知州陈众。
  他在信中汇报,在京东东路地界出现了一批放火贼,专烧成熟的麦子,自五月五日始,青州已有两千余亩麦地被烧成了灰尽,百姓损失非常大。
  他怀疑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很可能非宋人所为,请求朝廷警惕,并通告各个州府。
  “好大......做。
  仅凭烧毁麦地,对方还真动不了当下大宋的根基,受伤最深的其实是大宋百姓。
  并且,这种挑衅,会让幕后指使者承受着大宋滔天的怒火。
  ……
  这一日。
  密州境内,一片片金黄的麦地旁。
  入夜,星星明亮,蛙声四起。风吹麦浪,传来一阵阵麦子的芬芳。
  田埂上,每隔百米,便有人手拿扬叉,守护着麦地。
  其中一片麦地旁。
  一个年愈花甲的老者,带着一个胖乎乎的少年坐在一张蒲席上,一边吹着凉风,一边闲聊着。
  “阿爷,那烧麦贼到底长什么模样呀,他……为啥要烧麦子啊?”
  “阿爷哪见过他们,也不想见他们,估计是长得凶神恶煞的,他们都是坏人,烧麦子就是为了作恶,这种人是要被杀头的。”
  “希望官府早日抓到他们,将他们都杀了,这样阿爷和我就不用在这里被蚊子咬了!”
  “嗯嗯,他们很快就会被抓的。等他们被抓后,我们就该收麦子了,到时让你阿娘蒸一锅白面馒头,你敞开肚子吃!”
  “我要吃十个!”
  “只要你肚子装得下,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今年咱家不缺粮食!”老者看向前方金灿灿的麦地说道。
  “哈哈,装得下,装得下!”旁少年笑着说道,然后“啪”的一下,打死了一只蚊子。
  就在这时,高空中突然传来一道破风声。
  嗖!嗖!嗖!
  数道冒着火光的短箭钻进了麦地里。
  轰隆!
  几乎在那一瞬间,麦地被引燃,瞬间变成高约两丈的巨大火光。
  “烧麦贼来了!烧麦贼来了!”有人大喊道。
  只见,很多百姓都拿出锄头,朝着着火的地方奔去......。
  而正在燃烧的,明显是老者家的麦地。
  老者顿时急了。
  其一边扛起锄头,一边对其大孙子说道:“你往后退,去……去那边喊人,爷爷我去灭火!”
  胖少年点了点头,然后朝着后面跑去。
  而老者则是拿着锄头朝着田地里疯狂奔去。
  最快的灭火办法,就是用锄头将麦子中间抛开一片空地,这样火势慢慢就会减弱。
  “老李头,别再往前冲了,火势太大了,命重要还是粮食重要!”
  “粮食就是命!”老李头顶着浓烟冲了下去。
  此刻,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多救出一丛麦子,孙子就能多吃一个馒头。
  而其他邻里也纷纷冲了过去,开始挖隔离带。
  但就在这时,突然刮起了一阵风。
  哗!哗!
  火势乘风而起,一下子冒起三丈多高,并迅速朝着四周扩散着。
  “不要再救了,所有人都给我撤回,回到安全的地方,这种大火,救不下来了!”一个身穿官服、手握佩刀看似像是捕快的中年汉子大喊道。
  “快救老李头!快救老李头!”有人大喊道。
  一群捕快朝着火海中冲去。
  大约一刻钟后。
  老李头家的田地完全变成了一片灰尽,而捕快们也从里面将老李头的尸体抬了出来。
  胖少年看到老者的尸体后,嚎啕大哭,谁都劝不住。
  与此同时。
  高茂山带着一队预备将军营的士兵们骑马而来。
  他们赶到这里时,火势已经很小了,但仍烧毁了上百亩田地。
  高茂山在问询时,也得知了老李头的死讯,这是目前第一个被烧死的大宋百姓。
  “搜!掘地三尺也要将那群烧麦地的狗杂碎找......出来!”高茂山大声吼道,甚是愤怒。
  翌日,天微微亮。
  高茂山发现了数根短箭,这些箭的箭头上包裹着助燃的油布。
  “这应该是以弓弩发射的,射程八百米左右,看这些短箭的铸造水平,应该是地下兵器场铸造!”高茂山分析道,随后便继续抓贼了。
  三日后,密州麦地老李头的死传到了汴京城。
  赵顼大怒,直接向各个州府下令。
  在麦地遭受焚烧或百姓遇到烧麦贼时,应立即提报官府,百姓不得盲目救援。无论百姓损失多少,全都由朝廷补偿。
  这点粮食,朝廷还是能够补偿得起的。
  而高茂山也感受到了来自朝廷和百姓的压力,得到的关于偷麦贼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又一晚,深夜,伸手不见五指。
  两个身穿村民衣服,面色有些奇怪的青年人走到一片麦田前。
  而此刻,数名禁军士兵正跟在后面。
  这二人虽然从衣着和面貌上都与当地的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禁军士兵从他们走路的姿势,一眼便看出,二人乃是练家子,故而便从村落里开始就一直跟随着他们。
  此二人非常狡猾,在村落里扮成麦客与村民闲聊,然后七拐八拐,先是藏身在麦地中,然后直到深夜才开始出来,准备作桉。
  唰!唰!唰!
  二人配合十分默契,一人从靴子中拿出一把小小的臂弩,一人从后腰处拿出数根包裹着油布的短箭,而后那人拿出火引子,开始点燃短箭上的油布。
  就在这时,禁军士兵们骤然朝着二人奔去。
  二人的警惕性极高,瞬间便发现了尾随者,当即拿起箭弩便朝着后方的禁军士兵射去。
  嗖!嗖!嗖!
  在数根短箭从禁军士兵......们的耳边飞快后,那二人拔腿就跑。
  但是论奔跑速度,他们哪里是禁军士兵的对手。
  很快,就在禁军士兵们快要追上那两人时,二人突然从腰间拿出一把匕首,然后……然后竟然直接抹脖子自尽了。
  这让禁军士兵们有些傻眼,只好将他们的尸体带了回去。
  翌日,密州与海州边界。
  两具尸体躺在一处驿站的后院中。
  此二人皆年约二十五岁,在午作画出二人画像让周边百姓辨认时,竟无人见过他们。
  而在他们身上,除了匕首和弩器,什么都查不到。
  匕首和弩器还是地下作坊铸造的,根本没有任何有用信息。
  与此同时。
  在海州的禁军士兵们,也寻到了三个放火者。
  他们与此二人一样,在无法继续逃窜之时,便立即选择自杀。
  高茂山不由得急躁起来。
  这些人,现在是三五成群,在各处作桉,被追上后,率先会选择自杀,要从他们嘴里套出一些信息,相当困难。
  又一日。
  高茂山终于抓到了一个活的,不由得大喜。
  “快说,你是什么人?是谁指使你火烧麦田的?”高茂山冷声问道。
  而在他面前的,则是一个身材瘦小的青年汉子,其手脚皆被缚住,且被打得皮开肉绽,但是一句话都没说。
  高茂山见其不理会自己,当即长刀一挥,瞬间在瘦青年的手臂上划开了一个口子。
  “说!”
  瘦青年咬着牙,依旧是一言不发。
  高茂山阴沉着脸色,道:“带下去吧,不说话便不让他吃饭喝水,若渴死饿死了,那就也罢了!”
  高茂山已经看出,这种人是经受过专业训练,类似死士的一群人,撬开他们的嘴......非常难。
  这时候,预备将军营的一名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青年走了过来。
  “高帅,我……发现了一些情况!”
  “讲!”
  “这三日,我们一共抓了六名烧麦者,五人身死,一人被抓,我发现这六人都有一些相似之处。”
  “其一,这些人全都是皮肤黝黑,偏棕色、且身体偏瘦,这说明他们应该是长年住在海上或是临海地区。”
  “其二,我认真地观察了他们的虎口,全都是结痂结茧,这应该是长期用刀的结果。”
  “其三,他们的双脚,食指与大拇指间的缝隙非常大,据我了解,好像只有东瀛人才穿木屐。”
  高茂山不由得大喜,道:“你的意思是,烧我大宋麦田者乃是东瀛人?”
  “我……我……我只是怀疑,并……并没有确切的证据!”皮肤黝黑的青年说道。
  高茂山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道:“只要确定是他们干的,没有证据也能对付他们!”
  高茂山想了想。
  “你去找一个会说东瀛话的兄弟,让他在那个烧麦者的身旁不断说东瀛话,说什么无所谓,那烧麦者开不开口也无所谓,但是必须向我确定,此人是听得懂东瀛话的。”
  “属下明白,属下这就去办!”
  高茂山喃喃道:“只要确定纵火者乃是东瀛人,那接下来就好办了,官家若主张以战来讨回公道,老子一定亲自灭了你们!”
  第二日,那人便被试探出来了。
  一名禁军士兵说了一句茅桶中有蛇,那被抓者下意识地就看了一下茅桶。
  当即,高茂山便开始写信,向赵顼说明当下的情况。
  而当赵顼看到放火烧麦极有可能是东瀛人所做后,不由得大怒,喃喃道:“朕本想让你们多活一些时......候,没想到你们竟然敢如此放肆,血债血偿,朕今年就灭了你们!”
  候,没想到你们竟然敢如此放肆,血债血偿,朕今年就灭了你们!”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