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武第一权臣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芒种的种

第一百六十二章 芒种的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一百六十二章芒种的种
  “陛下!”
  就在刘彻带头转身的那一瞬间,曹酩猛地开口将他叫住。
  刘彻眉头微挑。
  还有什么事情?
  念头一起,他就立马转身往曹酩看了过去:“臭小子,还有什么事情?”
  “没什么……”曹酩咧开嘴巴无声一笑:“就是想补充两句话……”
  一面说着,他就伸手指向了群臣:“五年内,别让我看到汉麦一号出现在某些人家的田地里。”
  “原因有两点,其一,陛下诏命已下,这些种子是由我和农研所进行保管的。”
  “其二……”
  “这种子是我前前后后在农研所投了千万钱才研究出来的,整个大汉,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换一句话来说,这些玩意儿是我的私人物品,价值连城的私人物品。”
  “汉律当中,对盗匪窃贼如何判的,我想你们应该比我清楚,一旦这五年内,我发现你们当中的某些人家田地里出现了汉麦一号,哪怕只有一株,我也会尽全力追查……别怀疑我的本事有多大,当然—你们也用不着怀疑。”
  “毕竟,你们已经见过了不是么?”
  人多代表的就是混乱,先前包括刘彻在内的人可都没少往田地里凑。
  或许会有些比较聪明的人能压得住内心的贪婪……但不可否认,人有百样,花有百色。
  有聪明的人自然也有蠢货,有脑子灵活的人自然也就会有脑子比较轴的人。
  这一点完全不用考虑。
  更何况……
  不论是汉律还是后世每个朝代的律法,都有着漏洞可钻。
  尤其是像这种科技手段还没能发展到足以对比基因序列的时代,其余人完全可以说他们拿到......r#他猜不到现如今的刘彻会不会还是如同正史上一样,对匈奴战争直接开莽。
  事实证明,正史上刘彻选择的直接开莽以及那么大胆的任命,确实没错。
  万一他谨慎过头了呢?不敢直接把之前没有任何战功的卫青丢上汉匈战场呢?
  龙城之战缺了卫青会是怎么样一个下场?
  公孙贺、公孙敖、李广?
  还真不是他看不起这三个人。
  李广擅守和小规模流寇式作战。
  公孙贺……老迷路人了。
  至于说公孙敖的话,老迷路人不善战。
  对上匈奴,李广还能有点反击之力,但不多,撑死了跟一路匈奴打成平手,只是,谁能料到公孙贺老迷路人属性一上战场就爆发了呢?
  这一路匈奴加入李广、公孙敖所面临的战场后,两人直接被揍了个满头包。
  老惨了。
  龙城之战,唯一取得小胜的,也就只有卫青这个自带gps、精修过犁地战术的人了。
  这也给大汉取得了战中喘息的机会。
  可若是刘彻没敢在这一场战斗中用卫青的话……
  曹酩还真不敢猜测大汉一方在随后还能否继续胜利下去。
  众所周知,不管哪个时代,只要开启战争,那第一场的胜负就代表了接下来国家内部各方势力的胜负。
  虽然龙城之战仅仅只是一路小胜,但也确实给了大汉朝堂上主战派以希望。
  那些主和派系虽然也颇有微词,但双方大体上也还是维持了均衡状态。
  也就是—可以打,但是同样也得继续观察。
  一旦龙城之战彻底输了,恐怕到时候主和派的声音肯定会占据朝堂上的主流。
  主战派被压下,军队气势也会顷刻消散。
  都说哀兵......必胜,那也是要先把哀兵的后路给彻底斩断,才能让他们知道不拼命不行。
  可一旦有退路的话,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谁都清楚打不赢可以退回去,有朝廷给他们兜底,这还打个屁!
  张八百破孙十万,不就是这种的?
  不过当时给东吴兜底的确实不是朝廷,而是地方豪强地主—东吴的兵,本来大多就是各地豪强地主家的私兵。
  东吴朝廷手里的兵,还真不多。
  至于说为何期待……
  曹酩目光在刘彻身上停留了许久。
  在刘彻身上,鲁莽是他的优势,但也同样是他的劣势。
  开战鲁莽,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始终围绕在汉朝身上,而且这个问题,也随着汉匈双方每一次大规模战争的继续在逐渐加深。
  一直到最后,民生凋敝,国家困苦。
  如果在后备问题上刘彻能更谨慎一些的话……就眼下而,粮食军械这两方面如果大汉军队能够对匈奴形成碾压克制之势。
  比如……超重步对上匈奴的轻骑兵,然后再辅助以强弩兵、车兵……之类的。
  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卫青的统帅作用。
  但个人秀的削减一般代表的就是己方战后有生力量的存留。
  也就是轻伤以及未伤军士的增多。
  算是极力削减了朝廷抚恤、征兵的支出,也保存了现有青壮劳动力。
  当然,眼下超重步的打造……好像连拉开都还没拉开。
  毕竟大汉算是全民皆兵了,连普通兵器现在都未必备齐了。
  也不知道纯钢甲的轻步兵打造拉开序幕了没有……
  这一切眼下都还属于未知数。
  刘彻说完,而后就立即转身离开了,丝毫不带留恋。
  他没兴趣主动去......查眼下这么些人当中究竟有没有人去偷摸着干某些事情。
  当然,曹酩也一样不感兴趣。
  与其将这么些人拦下来一个个查还真不如让他们自查。
  更何况刘彻都已经说了。
  曹酩可不想将群臣的内部矛盾全部揽到他自己的身上来。
  那样纯纯得不偿失。
  到时候还会再度勾起某些人心中以往的怨念。
  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芒种、芒种。
  这个节气本就取的麦芒、稻种各自其中的某一字,麦芒够硬,代表着的就是麦子成熟,而稻种的话……更多还是代指应该下种了。
  后世,小麦跟水稻有着极其明显的南北划分,当然,不是北方不能种水稻,而是北方气候、水文等条件并不怎么适合种水稻。
  历来人的认知就是北方天然干旱,而作为深处内陆的长安更是干旱。
  ……
  但!
  在这个时代,情况却跟后世有着极其明显的不同。
  如今的大汉,南方沼泽遍布,温度也高,明显就是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像是后世东南亚一代的气候。
  而长安这一带,水文气候明显更加宜居。
  再加上学院所处本来就有一大片河谷,别的不说,单就曹酩的体感而……这片河谷明显更接近后世的蜀地。
  当然,夏季温度上确实没有后世蜀地那样高。
  这也是曹酩为何会选择就地准备水田的原因之一了。
  至于说其次的原因……方便。
  既然在学院里就能找到更加适宜种植水稻的地方……那为何还要舍近求远呢?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而且一旦出了学院,万一别人来祸祸水稻田呢?
  如果能够在学院这么个环境当中培......育出来高产的水稻,随后再将这水稻搬出去普及种植,甚至南方(吴楚荆襄等),那不仅能用起来那些天然的沼泽地,也能把水稻推到一个更高产的地步。
  占城稻的一年三季,无非就是高温高湿高营养的环境下,水稻天然发生的适应性变异再加上人为筛选了。
  理论上来说,大汉南方如果一直能保证现有的样子,那大汉也一样能培育出来三季稻。
  不过真要那样来的话,必须以人力作为主导,自然气候作为辅助了。
  ……当然,这是理论,理论上如此,不代表一定就要如此。
  大汉还有另外一个更好的选择,打下来东南亚那块地方,或者说打服那块地方。
  然后直接去那块地方上搜罗三季稻,拿过来之后再跟已经培育出来的本土高产水稻杂交,直接转嫁高产基因。
  当然……这个也很麻烦。
  因为高产基因要转嫁,原有短季节成熟的基因也需要保留。
  这两点听起来很简单……但真要操作起来的话,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在微观科学没能发展起来之前,这种操作完全就是属于碰运气了。
  运气好一次碰上,运气差好几年碰不上。
  而后,曹酩就给卫青打了个眼色。
  赶人吧。
  这群人没有再留在这里的必要了。
  再留着他们,只会徒生事端。
  接下来得赶忙种水稻了。
  芒种……忙种嘛!
  让这群鸟人知道一个高产小麦足矣,至于说新品种水稻的事情,暂时能瞒就瞒。
  尤其是在专利法出来之前。
  卫青自然反应了过来,当即就看向群臣:“诸位,请吧!”
  “学院内部禁止任何外人留存。”
  刘彻都已经走了,这......些人若是再留下来……那算什么?
  找死!
  学院里的秘密可不止粮食,真正重要的,还是那些学子。
  人……尤其是人才,才是真正的根本!
  粮食说到底了不过还是为了保证‘人’存在(活)的基础。
  不是说粮食不重要,而是对比粮食,人明显更加重要。
  在卫青及一众军士的‘监视’下,在场群臣明显没有机会看到更多。
  或许说……除了这粮食跟农研所的人,他们明显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还活着的生物。
  而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他们被‘送出’了学院所在的范围。
  他们真正离开之后,曹酩也才松了口气。
  再度回来。
  他脸上就挂起了浓郁的笑意。
  眼中映着的,除去一众农研所的研究人员外就只有那些金灿灿的小麦种子了。
  ‘啪啪啪……’
  双手轻拍,将众人目光吸引过来。
  “我宣布,汉麦一号,研制成功!”
  “所有人的禁足全部解除!”
  “水稻播种结束后,学院所有成员,三天院庆!不夜!”
  “汉麦一号入库,不准有任何松懈,种子库周围两百步范围内,禁止见火!”
  “院庆时间内,酒肉不限量供应,不准有任何浪费!”
  一道道声音落下,顿时,周遭一片寂静。
  曹酩目光再度扫过,随即嘴角缓缓勾起:“怎么,不开心?”
  四年以来,除去年节,学院基本没有任何休息日,包括所有老师、学子以及工农研究所的研究员都是一样。
  就算年节,也只是一天休息。
  可以说朝堂上那种休沐的频率也要远高于学院。
  但也没有谁有怨的。
  ......学院没有具体教学进度的要求,学子们也没有学习进度的要求。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只能在学院内部待着(全封闭式)的人来说,日常学习就已经是休息了。
  唯一有严格要求的……可能就只有某些根本性要求了。
  比如……男女不准串寝之类的。_&学院没有具体教学进度的要求,学子们也没有学习进度的要求。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只能在学院内部待着(全封闭式)的人来说,日常学习就已经是休息了。
  唯一有严格要求的……可能就只有某些根本性要求了。
  比如……男女不准串寝之类的。_&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