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第115章 放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go-->    因为这些人本身占领的田便多,所以历史上的均田制从某些角度触及了这些人的利益,让他们大肆反对。
  
      谢远犹豫着要不要使用这张策卡时,想起那些饿死的百姓,想起乱葬岗上看到的捡尸体为生的妇女,忍不住心头一动。
  
      (系统,使用策卡均田制。)
  
      【正在使用……】
  
      【叮!您已成功使用单回合永久策卡“均田制”!】
  
      谢远摩挲着下巴,抬手写下一道诏令。
  
      翌日,一道名曰均田制的诏令发往全国各地。
  
      同时,谢远让霍去病调动士兵去执行诏令。
  
      诏令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大晋土地全部都是朝廷的,现在朝廷把这些土地租赁给你们,并免费给你们提供种子耕作——前期没有衣食住行的保障也不要担心,朝廷会解决的。
  
      你只要稳稳耕作,定期纳税,数年后这块土地就归你了,税收会降下来不说,你本身还能得到朝廷的补贴。
  
      此外,家中几口人,就能分配到多少田——按照壮丁,妇孺与稚童三个段来分配。
  
      然后世家门阀被排除在外。
  
      为了让均田令快速实行,谢远直接将整片江南田地拿出,分发给流民和氓子。
  
      这样一来,表面上这些田还是谢远的,其实已经相当于半个国企了。
  
      见谢远都把自己的田拿出来分配给庶民,那些世家纷纷不做声了,并暗中嘲笑他的愚蠢。
  
      有利益不自己独吞,还要分给那帮子流民,这不纯纯一大冤种吗。
  
      士兵们将剩下的,可以开采的荒田在堪舆图上统一画出,再按照上报上来的庶民户籍人口来进行合理分配。
  
      均田制一出,桓风便明白了谢远的意思,与谯国桓氏商量后,全面支持谢远。
  
      吴姓世家知道谢远一心发展大晋国力,也纷纷支持,并愿意拿出名下一部分土地上交朝廷,让他们分配给没有田地的流民。
  
      这样一来,流民有了前期衣食住行的保障,又得知了均田令的好处,纷纷愿意开垦荒田。
  
      谢远还贴心地拿出番薯,玉米,水稻等已经被门客们栽培改良过的农作种子,免费赠给这些人,并详细教授了种植办法和驱虫办法。
  
      均田令下达之后,大晋因为没有打仗,所以百姓们也便不用担惊受怕的,开始专心耕作。
  
      同时,谢远在桓风的支持下大力发展贸易,并开通了海上贸易,设立市舶司,让中原出产的丝绸,茶叶,陶瓷漂洋过海,送到罗马,埃及,等更远的地方。
  
      同时,一直在外经商的洛尘彻底打通了西域丝绸之路。并且考虑到如今大晋的疆域,便在原先的丝绸之路这个基础之上,开通了另一条更加方便的捷径。
  
      在桓风和谢远二人的联手推动下,大晋的商业,与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
  
      江南之地也被彻底开采,成了整片中原的鱼米之乡。
  
      甚至,谢远从天竺那里引进了占城稻,培育出了更适合这个时代的水稻品种,极大保证了水稻的产量。
  
      水稻产量提高后,大米慢慢替代五谷杂粮,成了大晋人的主食。
  
      他们从前吃不起的白面馍馍,就成了人人都能吃到的家常美食啦。<!--over-->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