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皇上真的来了?这些武学堂的学子们自从乡试榜单发布之后,就一直在武学堂待着。
一直听说皇上要来,但是并不确定,都一直以为是谣传。
毕竟皇上才登基不到两个月,估计连皇位都没坐稳了,就来武学堂?
不过,今天见国子监外面突然出现了大批士卒将国子监整个围了起来,国子监附近的街道也都站满了锦衣力士。
这才有些相信皇上是真的要来了。
刚刚听到孙承宗这话,那还不知道赵鸣已经在武学堂内呢。
顿时众人仰着脖子,想看看赵鸣从那个方向出现。
有心的学子,已经从刚才孙承宗拱手的方向得知赵鸣所在的方位。
“请诸位学子和本官一起恭迎皇上圣驾!”
孙承宗说完,单膝跪倒在地,行了一个军礼,朝着刚才拱手的方向。
“恭迎圣驾!”
众学子见此,也跟着行了一个军礼。
本来一般向皇帝行礼都是行跪拜礼。但是武学堂是大魏军队的军官培养之所,是一个偏向军事的衙门。
在和赵鸣商议后,决定在武学堂内部统一使用军礼,不需要使用跪拜礼。
这一方面表示武学堂的军事特征,另一方面也表示赵鸣对武学堂学子和老师的优容。
听到孙承宗的话语,赵鸣让侍女最后整理了一下服装。在王承恩的陪伴下,带着一小队士卒前往小校场。
这队士卒自然是从内操军里面选出来的。他们全部背负着火绳武器,装备齐全地在赵鸣身前,为其引路。
步履整齐,颇有气势。
踏踏踏!
踏踏踏!
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整齐地脚步声。
那队士卒径直走到台子旁,然后自行在台子下面排成一列。
等他们停了下来后,赵鸣才从左侧拾阶而上。
赵鸣上了台,走到台子中央,这才对众人道:“平身!”
“谢陛下!”
众人纷纷起身。
孙承宗起身后,连忙来到赵鸣身后,站在那里。
那些武举人见赵鸣真的来到了自己的身边,脸色通红、神情激动。身形站的笔直,不敢有一丝一毫地摇晃。
有的甚至连呼吸也静若无声!
众人都将目光投在台子上那个黄袍少年,期待着他开口,期待着他的训诫!
赵鸣看了看台下的一百多学子,心中颇为感慨:这些都将是我大魏的将领呀!
“诸位学子!”
“大明子监武学堂今天成立了!你们是武学堂的第一批学生,肩负着朕和朝廷的希望。”
……
“当今大魏边境上到处都有战争,如辽东、西南、东南等。其中最严重的要数辽东战局。”
“辽东战局经过我们数年的努力,已经渐渐守住了颓势。女真他们现在已经攻不进来了!
现在的问题是经过多年战斗,辽东军队中的将领严重缺乏。为了弥补这个问题,朕和朝臣商议后决定开设武学堂,为朝廷军队提供后备将领。”
“也就是说你们诸位,将来都有可能会被朝廷派到辽东去!”
“你们将在那里修筑城池、抵抗女真、赶跑女真、消灭女真!”
赵鸣又看了一下众人,然后大声地说道:
“你们愿意为朕、为朝廷去平定辽东!去拯救辽民嘛?”
听到赵鸣的问话,众学子纷纷激动不已,连忙大声喊道:
“吾等愿意!”
“吾等愿意为陛下效忠、为朝廷效力!”
“吾等愿意去辽东拯救辽民!”
“吾等愿意!”
见众人如此热情地回应,赵鸣也激动不已。
赵鸣这次讲话,他感觉和以往讲话都不一样。
比在大殿中对群臣讲话要轻松许多,比在内操军校场讲话要亲近许多。
主要原因或许是这些人都比较年轻,和赵鸣年纪相仿。
赵鸣在这里,有一种亲切感。
同时,他感觉自己似乎喜欢上了这种面对许多人的讲话!
有人给打好草稿,自己在台子上的时候再即兴发挥几句。
很完美!
突然之间赵鸣又有了一个想法!
回过神来,赵鸣笑着对众学子道:
“哈哈!既然诸位都愿意,那就努力在武学堂学习吧!诸位不仅要学习拳脚刀剑、兵法策略等传统知识,还要学习火药、地雷、战车等神机之术。”
“最后期望大家早日成才,为朝廷效力!”
“是!吾等谢过陛下!”
仪式结束后,孙承宗以为赵鸣会马上回宫,正准备送别。却没想到赵鸣将其叫到近前,悄悄地说了两句话。
“啊?”
听完赵鸣的话,孙承宗大吃一惊。
“陛……陛下,您还准备听一堂课?”
赵鸣点点头,意思是他没有听错。
“朕现在也正值少年,正式学习的时候。听一节他们的课也合适。
当然,你不用担心。朕只是想听一下兵法策略课,至于校场上那些实战的科目,朕也不会去听。”
“武学堂的课程,朕也了解了一些。一开始主要是兵法策略课,主要是让学子们熟悉,过几天才会有专门的拳脚和战阵课。
今天在武学堂开课,那么今天的课程自然是兵法策略课了。”
“既然是兵法策略课。那么朕听一下也无不可。就当是朕在体察民情,看看你们这些教授平时是如何授课的。”
孙承宗:……
看这样子,陛下这是临时起意,不过其中似乎还带有考校的意味。
不过,也没事。
这第一堂课,各位老师也不会讲多么深奥的东西,让陛下听一下也无妨。
正好让陛下感受一下这学堂的氛围。
想到这里,孙承宗答应一声,“那臣就去安排。”
“哎,别忙!刚才休息的时候,朕已经看了你们的资料了。这一百多人,你们是准备分成三个班。到时候,朕随意选一个班进去听一听就可以了。”
“你还是随朕在这里等着吧。等上课时辰到了,咱们一起去!”
咳咳!
孙承宗一时间有些无语。
这陛下今天这么这么谨慎?
让去通知一下都不行。
哎!
没办法。
最后孙承宗只好和赵鸣一起在屋里等上课时辰的到来。
当初武学堂成立的时候,赵鸣为了体现对武学堂的重视,就准备给武学堂送一座西洋钟。
后来又害怕朝臣说自己重武轻文。于是,送了两座。一座放在国子监,一座放在武学堂。
有了这个西洋钟后,国子监的太学生们上课更加准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