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同时还在后面附了一份评论,说是朝廷鉴于此人是第一位将虚冒所领的军饷退回的人,所以对其宽大处理,免去追究其相关责任。希望其他人员能够以此为榜样,积极配合,将军饷退回。否则的话,将会让刑部下发海捕文书,进行追讨。
这份《民报》发出去后,立刻引起众人更多的议论。
之前的议论只是在说各种可能,现在则有一个鲜明的事例摆在了众人面前。
有人已经将军饷补交了。
这些钱回来之后,朝廷就可以少给京营一部分钱了。与此同时相应地留给灾民和流民的钱就多了起来。
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赵鸣登基之后,在他的影响下,各级官员已经形成了一个向“钱”看的共识。
以省钱为荣,以赚钱为荣!
而《民报》也刻意引导这个潮流。
引导的如何不知道,反正是《民报》上面大都是在说“向前看”是好的,是正确的!
当这份《民报》被自己的仆人送到自己的案头时,那些在京营身上吸过血的勋戚们沉默了。
别人不知道《民报》是怎么回事,他们还不知道吗?
不要看《民报》只是挂在是国子监名下,不如《大魏报》地位高。但是《民报》的审核,每期都是由内阁定的。
也就是代表了朝廷的意志。
现在《民报》鼓励交钱,难道非要头铁,螳臂当车嘛?
在这个万众瞩目的时候,还是不要当出头鸟了!
交吧!
当然他们可不像英国公那么爽快,自己把军饷全部交了。他们各自找到各自的坐营官和保举人,互相扯皮了几天后,才定下来了一个三方都可以接受的交钱比例。
就这样,当李邦华在京营中用丰厚的伙食,将那些士卒训练地死去活来的时候,礼部所组织的讨论大会也正式开始了。
大会的会场,设在礼部衙署内。在礼部衙署内的一片空地上搭了一个台子。台子上左右两边摆了些桌椅,供那些高僧使用。
一开始只是让佛道景三家进行辩论。但是当消息传出去之后,翰林院、国子监还有民间的大儒对此很不满。
敬天祭祖是儒家的传统,讨论这个竟然不请儒家?
这怎么能成?
孟绍虞虽然百般解释这是宗教内部的事情,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听。无奈之下,孟绍虞只好将难题踢给了赵鸣。
儒家加不加入,赵鸣倒是无所谓。不过儒家是支持敬天祭祖的,如果儒家加入的话,这成功率肯定会更大。
本着这样的想法,赵鸣同意了。
于是,这个讨论大会由原来的三家辩论,变成了四方论法。
为了将大师们的辩论记录下来,礼部还专门令国子监派来一名太学生担任文书,负责大会的记录工作。
辰时正刻,也就是上午八点整,大会正式开始。
礼部尚书为了这次大会,专门向赵鸣申请了一个西洋表。将其放在会场,作为计时装置。
当景教主教龙华民进入会场看到这个西洋表的时候,心情终于舒畅了一些。
这几天景教徒到处寻找徐光启的下落,却始终无法找到确切位置。最后从其家人口中得知徐光启现在正在朝中为官。
但是,问遍所有人,都说在朝中没有见过徐光启。不过徐光启的奏章确实在朝堂出现过。
这是什么情况,在朝中为官,却不见人!
不见人,还偶尔上个奏章!
一时间龙华民等人也有些晕头转向了。
让他们更晕的是,《民报》竟然也参与了进来!
而且《民报》的风向对自己景教很不友好。那么多文章,综合起来一句话,就是——要想在中国传教,就要尊重中国的习俗!
勿谓言之不预也!
当然,上面也有反驳的文章,龙华民也亲自写了几篇文章投到了国子监《民报》编辑部。
但是,《民报》编辑部回复说篇幅太长,刊登不了。想要刊登就要缩减三分之二。
哎!
这毕竟不是教会的报刊,不能随心所欲地发表文章。
龙华民无奈,只好一一修改。
修改之后,观点倒是明确了许多。而《民报》也真的刊登在下一期了。
但是让龙华民没有想到的是,和自己同一期的,竟然有好多反驳自己的文章。
其反驳的倒是有理有据,但是这里面似乎有些诡谲!
看那些作者都是什么居士、什么山人的,也很正常。
但是,怎么说呢,就好像是他们研究这几篇文章研究了好久一样。他们所有的观点都是针对这篇文章的……
本来龙华民原本的主意是用自己的文章去反驳上一期的那些观点。但如此一来,龙华民却成了新的靶子,成了所有人集火的对象。
龙华民成了景教敌人的帮凶。
唯一值得幸运地是,龙华民最后的落款写的是“一名普通的景教徒”。他这个一贯朴实的作风,拯救了他一次。
否则的话,他真的要在景教内部都抬不起头来了。
这个打击对龙华民打击的挺大的,好几天都没有回过神来,对徐光启的消息也没有心情关注了。
好不容易有些振作起来,龙华民这回学精了,组织传教士中的精干份子,根据《民报》上面的言论进行逐条反驳。
再将反驳的草稿整理成册,一一装订起来,准备到讨论大会上使用。
现在只能够靠自己了,做好准备吧!
到了日子,龙华民带着阳玛诺,一起前往会场。
在会场看到那个大大的钟,一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让龙华民倍感亲切。
呼……
有此钟镇场,此战我景教必胜!
龙华民扭头对阳玛诺点了点头,然后一撩衣袍,上台来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了下来。
随着龙华民的入位,其他高僧大士都纷纷入座。
等人员到齐后,孟绍虞才从内堂出来,登台入场。
“诸位!这次大会的缘由大家已经知道了。”
孟绍虞环顾一圈,众人纷纷点了点头。
龙华民也沉重地点了点头。
“这次大会旨在解决景教内部的问题。
本来宗教内部的问题,朝廷是不应该插手的。但是该问题牵扯甚大。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不仅对大魏的百姓不好,也不利于景教的健康发展。龙主教,你说是不是?”
孟绍虞转身对场中的龙华民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