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还未。”二人一齐作揖回答。
“那你们就在我这里吃吧,热闹。”
“是。”
南苑也有小厨房,里面的厨子是长公主府里带来的,不过一柱香的时间,桌子上也摆了些小菜。
看起来荤素搭配,膳食也算合理。
“我不喜欢铺张浪费,够吃就可以。”长公主解释道。
随后,刘嬷嬷端上一碗汤。
长公主眼眸含笑,对着宋琦铖道:“侄儿,来你的府上皇姑姑也不打算准备什么,只是看在小阿姒的份上,就把从小跟着我的御厨给你了。”
随后继续道:“这碗汤就是他弄的,你们二人尝尝。”
君姒浅尝一口,确实不错。
还没有待她开口赞美,下一瞬间长公主所说直接令她难以下咽。
“这汤刚成婚的夫妻适合喝。”
“咳咳!”
君姒一噎,就怕长公主再来几句惊人之话,立刻感谢:“多谢皇姑姑。”
长公主不在意的挥挥手,慈爱地看着二人喝完手中的汤。
这饭吃的君姒如坐针毡。
终于吃完,长公主道:“以后,你们二人早上多休息一下,不用来我这里。”
“是。”君姒内心狂喜,不来的话,也就不需要再喝这种汤了。
随后,长公主补了一句,让君姒喜悦瞬间消散。
“不过这汤我会让刘嬷嬷每天早上送去主屋。”
君姒内心崩溃,本来打算找个同样命苦之人,却发现宋琦铖此时嘴角含笑,心情不错。
原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二人起身,君姒原本坐在宋琦铖的右手边,她发现,宋琦铖的右手不知为何有些微颤。
出了门,君姒才询问宋琦铖:“你手怎么了?”
宋琦铖没有回答,只是略含深意地望了她一眼,转身提前离开。
君姒呆愣了几秒。
“阿姒,你等会儿有时间吗?”
长公主出主屋,看君姒还站在这里,有意带君姒去买些首饰,衣物。
“嗯,有的,皇姑姑。”君姒回神,点点头。
“等下陪我去逛逛京城,可以吗?”
“好的。”君姒点点头,这个长辈的要求中,她虽然不喜欢逛街,但陪着她也愿意。
“那你会主院收拾一下,到时候我让刘嬷嬷来叫你。”
君姒告别长公主后,直接前往主院,本以为宋琦铖此时在书房,没想到他正坐在外屋里喝茶。
“你的衣服和梳妆台都里屋。”宋琦铖仿佛知道她的目的,直接告诉了她。
“嗯,谢谢。”君姒想起昨晚那尴尬的举动,有些拘谨地回答。
走到里屋,君姒才发现,梳妆台上还有两个眼熟的木盒,一个是装有那个翡翠玉镯的,另一个装有长命锁。
随意挑了几个素净的首饰带好,古代的胭脂水粉君姒用不惯,直接素颜。
衣服是一间月牙白的襦裙,不繁琐,简单大方的款式。
望着那个翡翠玉镯,君姒犹豫片刻,没有戴上。
她出里屋后,发现宋琦铖还在。
宋琦铖扫了一眼,看见她的手腕上没有任何装饰,眉头一皱。
“你等一下。”
而后,他亲自进里屋,拿着一个木盒出来。
“这个玉镯是皇姑姑给你的,今日我为你戴上?”宋琦铖询问。
“你真的要为我戴上?”君姒再次确定。
在她眼里,二人的交集很少,君姒不知道,宋琦铖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对她的感情变化,是那个下午温柔的风下,还是那晚的极美的梨花下。
且君姒很清楚,自己对宋琦铖没有喜欢,至多只是一些好感,说来好笑,可能是因为他可以为她准备宗卷的坦诚,也可能是因为昨晚他一晚没睡,一直守护。
总之,在这个世界,如果真的要选择一个人与之白首的话,于君姒而言,宋琦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宋琦铖笃定。
君姒抬头看见宋琦铖眼中的期盼,她勾唇一笑,也许未来有一个人陪伴的生活也不错。
她伸出玉白的手腕,抬眸看着宋琦铖,道:“宋琦铖,这个玉镯戴上之后,只要你不后悔,我不会取下,以后我会去适应两个人的生活。”
这一次,君姒对面的不再是大宋国五皇子,也不是铖王爷,只是那个在一开始救了自己的宋琦铖。
宋琦铖轻柔地将玉镯戴在她的手上。
“那你与皇姑姑早点回来。”
“嗯。”
君姒没有多言,转身离开。
只有宋琦铖站在原地,望着她离开的背影,眼中一片阴霾。
走到西苑,恰好遇见刘嬷嬷。
“见过王妃,您稍等一下,殿下马上就好。”
果然不到一刻的功夫,长公主就带着一个丫鬟走了出来。
今日长公主的打扮也不张扬,一件墨蓝色披风之下是淡蓝色襦裙。
长公主虽然在云将军去后,不注重保养,但本身年纪不大,岁月也没留下太多痕迹。
要不是头上的妇女簪,到像是君姒的姐姐。
长公主望见君姒手腕上的玉镯,偷偷莞尔。
这侄儿还挺上道。
长公主只带了一个丫鬟和刘嬷嬷,君姒也只带了春枝。
为了方便,五人就只乘坐一张较大的马车。
“刘嬷嬷,先去锦绣坊。”长公主对着车外的刘嬷嬷道,随后扭头对君姒解释:“这也快换季了,我打算带你去买些衣裳。”
“多谢皇姑姑。”
见君姒如此拘谨,长公主轻笑后,道:“你不要太严肃,简直与和你母亲一模一样。”
听见她的话,君姒眼睛一亮。
“您认识我的母亲。”
早在来到这个世界后,君姒就打听过有关叶茹兮的一切
却发现,这叶茹兮并不是哪一个世家的女子,大都只知道,在二十年前,一个女子绝色倾城,以一舞名动天下,引得万人求娶。
就连现在的鸿鹄书院院长当初都为之倾倒。
但没有谁知道她的来历,只知道她的名字叫叶茹兮,她嫁给了当时的君家家主君安国。
诞下一女后,一代红颜香消玉殒。
整个京城,许多风流诗人的口中皆有“茹兮”二字。
因此君姒对叶茹兮的了解也甚少。
“我不仅认识她,在闺中之时,也多亏她帮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