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接下来的体育课就轻松多了,这节课我们学习跳高。我发现四年级以后体育课内容丰富了很多。
就拿这学期来说,我们在体育课上学习了推铅球、打篮球、车轮跳和这次的跳高。这些内容在低年级的体育课可都没有,包括三年级,体育课除了跑步就是跳绳,没有其他的。
哦,忘了两项,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抖空竹和打花棍,抖空竹我没怎么学会,但当时,我对打花棍特别着迷。
打花棍是一项民族特色运动,器材很简单,一共三根棍,双手各拿一根,用于击打。这两根棍一模一样,它们一头有手柄,另一头是秃的。第三根棍不同,它是被击打的对象。被击打的棍更长更粗,两头包裹着绒球。
三根棍都是特殊的塑料材质,弹性十足。花棍的打法也很简单,就是用手里的两根棍自下而上用力,交替击打带绒球棍的两头内侧,可别打着绒球,是击打棍体,让整个棍子上下翻飞。打好了,能把棍子打起老高,借着棍子在空中翻转的当口,人还能做出许多花样舞蹈动作,比如旋转,翻身,甚至折跟头。
动作做完了,棍子也落下来了,这时正好接住,再做后面的动作。嗨!说了这么多,这都是高手的绝活,我们这些初学者可做不到。我们能做的就是练习两只手的配合,力求有节奏地交替击打,不使棍子掉落,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觉得打花棍特别有趣,就反复练习,后来我还学会了几个有难度的动作,什么“张飞跨马”、“苏秦背剑”、“韩信点兵”等等,光听这名字,就觉得生动。我还可以一边背古诗,一边打花棍。能做到,古诗背不错,花棍打不坏。
“今天我们学习最简单的一种跳高动作,叫做‘跨越式跳法’。”
严老师的声音,把我拉回到正上着的跳高课。
“‘跨越式跳法’简单,容易上手,但也是常见跳法中成绩最低的。其他跳法还有‘腹越式’和‘背越式’两种,都是我们在体育赛事中经常看到的,这两种跳法难度大,专业性强,技术动作复杂。我们只学习‘跨越式跳法’。”
听了这么多,我有些跃跃欲试。
严老师把横杆摆到50cm位置,亲自为我们做演示。其实动作的确比较简单,就是先助跑,侧着身体,再交叉腿,右腿先跨过,再接左腿过。
老师做完示范,同学练习时,就把横杆换成了软绳,绑在立杆两头,高度也有所降低。同学们排队跳绳,到我时,我一跃而过。然后就听到严老师的称赞。
“很好,塔可的动作很标准,大家注意看。”说完,我就被老师叫回去,又跳了一次,我如法炮制,毫不拖泥水。很轻松,我的动作成了示范。
后来,严老师拿来些对折的垫子,打开并支起,让同学们分小组,以立着的垫子做杆,进行练习。垫子支开来,高度很低,但方便体会动作。
我和几个跳得好的同学还一直在跳高专用器材上跳。软绳不断升高,最终达到70cm,这个高度成了今天的记录,我跳过去了,就此成了全班唯一一个跳过这一高度的人。
后来,我就不跳了,我想以成功来为今天的学习收官。我开始观察别人。老金和王京就不用看了,我主要看女生,女生在跳高这项运动上不太在行,多数人跳得都不怎么协调,不过几个练过跳舞的女生还是要强很多,协调性没问题,但普遍没力气,跳不起来。
李鸢和袁方跳得还行,据目测,成绩在40cm上下。夏夏不行,动作不协调,跳着跳着还老坐地上。我想笑,可忍住了。后来我看到李鸢和夏夏站在一起休息。
“李鸢,夏夏,我跳出了咱们班的最高纪录。”我冲两个女生说。
“多高?”两个人不约而同问。
“70厘米。”我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你还真棒!”夏夏说。
“我看你们跳着费劲,我教你们吧,行吗?”
“行啊。”两个人又不约而同地说。
“我给你们上一对一辅导课。”
我刚说完,两个女生就一起盯着我看。
“免费的啊!”李鸢说。
“不能免费呀,你们要拿小模型换。”
我也看着两个女生,然后又四处找郑礼,我用得意的眼神看郑礼。
“两个小模型换一节课,一共换两节课,四个小模型。”李鸢替我说出了报价。
“对!对!”
我更得意了,我的小模型马上回来了。
“你想得美!”夏夏说,然后开始笑。
“你要教就免费教,你要是交换,我们就不学了。”李鸢补充道。
“拜拜!”
两个人说完就走开了,又回到支起的垫子旁边练习。
我下意识看向郑礼,看到郑礼得意的眼神。
###
众弟子跟随高僧在船舱中打坐诵经,却未察觉船只此时已经偏离预定航道,风浪裹挟着船只一路误打误撞而去。
随着时间推移,海面再次恢复了平静。僧众来到甲板,望向茫茫大海,才发现几经颠簸之后,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方向。
这一行的弟子当中,有几人曾有过出海经历,懂一些航海技术。此时,这几人同样迷失方向,茫然四顾,并反复对照海图,也无法确定航道和标志物。
弟子们见高僧也来到甲板,又围拢过来。高僧了解到情况,然后问弟子们是否后悔追随自己出海,大家一致否认,态度坚定。高僧说那好,那就坦然接受佛祖的安排。高僧让大家放心,他们一定会安然无恙,最终抵达苦海的彼岸。
僧众也不再焦虑,甘心随遇而安。就这样他们在海上整整漂流了三十天,食物基本都吃完了,淡水也所剩无几,这还是后来近乎地狱般省吃俭用的结果。
而高僧几乎不吃不喝,用内心最强大的意志忍饥挨饿,没有怨言,更没有对于远播佛法的丝毫动摇。
最后,当大家都已绝望,淡然接受命运安排的时候,终于看到了陆地。可上岸不久就发现,这里不是傲来国,更不是其他什么地方,而是他们登船出海的地方。
原来,几经艰苦磨难和生死考验,他们又回到了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