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藩王 / 第651章 三路先锋,剑指鞑靼

第651章 三路先锋,剑指鞑靼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漠北王庭。
  
  洪武大帝朱元璋御驾亲征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草原。
  
  鬼力赤如坐针毡,来自瓦剌的回复,尚未传来。
  
  如今的鞑靼,也只能以自己迎战大明。
  
  “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明军分而击之。”
  
  哈尔木指向沙盘,这种军事模拟,同样偷师于大宁。
  
  不过鞑靼人用起来,倒是脸不红心不跳。
  
  “如若我是明军主帅,定会将优势兵力集中,破我王庭并未目标,而是歼灭有生力量!”
  
  哈尔木拥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这也是他先后被朱权,阿鲁台,鬼力赤欣赏的原因。
  
  善于学习的人,终究不会太吃亏。
  
  “我军最好的方法,就是诱导明军分兵!”
  
  “除了大汗坐镇中军外,在下与阿鲁台将军,以及脱火赤将军,要单独面对三支明军。”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明军此番试探,定为先锋部队!”
  
  “我军则将其视为大战,必须将其拿下!”
  
  哈尔木冷笑道:“这便是宁王出其不意的兵法!他想让我军轻敌,但我偏要孤注一掷!”
  
  “对于草原而言,每一场战斗都将被视为决战!诸位要有必死的决心!”
  
  听闻此言,阿鲁台与脱火赤颔首点头,这里是他们祖辈生活放牧的地方,就这般放弃,将其让给明军,有血性的草原汉子肯定无法接受。
  
  “好!就依哈尔木所言!你们要多少兵马,多少牛羊,多少武器,本汗都不会吝啬!”
  
  鬼力赤清楚,这是生死存亡之战,如若此战败了,鞑靼将会成为历史尘埃。
  
  死战到底,被大明彻底灭国。
  
  亦或是学习先祖突厥,远遁西方,欺负那些蛮夷。
  
  对于鬼力赤而言,都是一众耻辱!
  
  如今不是相互算计的时候,鞑靼人展现出空前绝后的团结。
  
  “可惜!若是当日打下了朝鲜,我们便有了后方!”
  
  阿鲁台深感遗憾,“幸亏长生天将哈尔木还给了我们!”
  
  哈尔木如今颇有威望,他看向众人,笑道:“诸位,朱权的兵法,已经尽数被我学到手!我等定会将明军赶回中原!”
  
  虽然知道哈尔木在鼓舞士气,但众人都相当尴尬。
  
  自古以来,都是中原汉人驱赶草原游牧民族,虽说“驱赶”一词不怎么好听,却代表了谁更占据主动。
  
  如今却两级反转,中原明军连年对草原动手,前些日子练兵也就罢了,如今明军更是摊牌,连皇帝都御驾亲征,就是要将你斩于马下。
  
  “也罢!诸位调兵遣将,准备迎战吧!”
  
  ——
  
  宁王府。
  
  朱元璋亲自主持了军议,当然安排军事的是宁王朱权。
  
  参与讨论的则由燕王朱棣,晋王朱棡,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栴,谷王朱橞。
  
  除了被圈禁在西安府的秦王朱樉,九大塞王已经全部到期。
  
  尚有名将蓝玉,冯胜,傅友德坐镇,可谓是将星闪耀。
  
  “父皇,我儿高煦勇猛无畏,可为先锋大将!”
  
  朱棣主动为儿子请缨,身为征北大元帅,他势必要拨得头筹。
  
  “皇爷爷!曹国公李景隆练兵多年,我京营将士也愿为先锋!”
  
  朱允炆看向四叔,皱眉不止,先锋之位他早已预定。
  
  “父皇,巧了!”
  
  朱权打了个哈欠,“儿臣也想凑个热闹,保奏朱允熥为先锋!”
  
  朱高煦,李景隆,朱允熥,哪一个不是皇亲国戚?
  
  三方势力却各不相同,背后确实燕王,皇孙与宁王的角逐。
  
  “高煦王子勇猛果敢,多次斩将杀敌,乃先锋之不二人选!”
  
  “曹国公李景隆作战经验丰富,最擅长保护士卒,选他做先锋,士兵定能存活更多!”
  
  “皇孙朱允熥乃是万金之躯,怎能轻易上战场?臣等觉得不妥!”
  
  朱元璋头痛不已,朱高煦的实力他早已有所耳闻,但行事风格却让他不喜。
  
  至于李景隆,老朱现在看他是相当不顺眼,更不可能将先锋之位交给他。
  
  朱允熥,那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孙儿,哪个爷爷愿意将孙儿放在战场上?
  
  “皇爷爷!”
  
  朱高煦一步踏出,拱手道:“孙儿愿为大明血染沙场,夺得头功,震慑敌人!”
  
  “燕山铁卫,汝等可有决心,随我建功立业?”
  
  愿为大明效死,愿为皇上效死!
  
  燕山铁骑整齐划一的声音,使得众人动容。
  
  看到朱高煦如此表现,燕王朱棣也觉得面上有光。
  
  “皇爷爷!李景隆厚积薄发,此次作战,定能展现出全部实力!您何不给他一次机会?”
  
  朱允炆见状,也打算为自己人争取机会。
  
  李景隆单膝跪地,抱拳道:“皇上!此番若是不得声,请斩某头!微臣不成功便成仁!”
  
  朱元璋同样动容,景隆也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啊!
  
  “皇爷爷。”
  
  朱允熥一步跨出,“先锋职责,并非斩将夺旗,发挥自身蛮勇!乃是壮我军士气!”
  
  “亦并非雪耻之战!走上战场之人皆为英雄!”
  
  “身为皇孙,身为大明太子爷的后代,孙儿愿亲自走上战场,为我大明夺取胜利!”
  
  明军万胜!
  
  朱允熥这番话,可是由朱权亲自润色,情到深处允熥已经动容。
  
  营帐之内,众将挥舞双臂,高呼:“明军万胜!”
  
  朱权见状,谏言道:“父皇,何不设三路先锋?众人都想立功,父皇理应鼓励才是。”
  
  “鞑靼想必,同样会兵分三路,与我军对垒。”
  
  “正面对敌,我明军何时怕过对方?”
  
  呼……
  
  朱元璋目光深邃,看向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们是陪伴自己征战多年的战友,他们是自己看好的后世儿孙!
  
  “传咱的命令!”
  
  “朱允熥!朱高煦!李景隆!分别为三路先锋!”
  
  “命你三人,各率五千兵马!许胜不许败!为我大明拿下头功!”
  
  三人闻言,单膝跪地,“微臣遵旨!”
  
  徐辉祖有些闷闷不乐,只因他被朱权叮嘱,要前去辅佐李景隆。
  
  “宁王殿下,我可不是他李景隆的跟班,凭什么要照顾他?”
  
  “此乃国家大义,岂能因个人成见而分歧?”
  
  朱权笑道:“若是指挥不当,你便直接夺权!京营将士可是你的人!”
  
  “对了,允炆那边不必怕!将在外,君在你旁边,为了取胜,照样夺权!”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