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远方的曹操接到公函,瘫坐在府衙正堂。他的内心很沮丧:“想我曹操一心为公,何以至此?满朝衮衮诸公,竟无人留我?”
“孟德勿忧!朝廷无道,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此次返乡正可韬光养晦。”许攸从内堂走出扶起曹操。
许攸字子远,东汉陪都南阳人。此前正游学于雒阳,同袁绍吃喝应酬,见识达官显贵。后闻听曹操远调顿丘县,遂结伴于顿丘县见识风土人情,受任户曹从事。
“子远,真是如此!我等正因如此才要匡扶汉室,如今之计也只能回乡待望了。”曹操收起了颓废。
“正是如此,闲时整理学业,垂钓狩猎岂不美哉?”蔡瑁从门外走来。
蔡瑁字德圭,荆州襄阳人。父亲蔡讽,姑父张温。张温曾为曹嵩举荐,视为至交。此时也在陪同曹操出任顿丘令,为手下贼曹从事。
“既如此,二位且随我回雒阳饮宴。如何?”曹操放声狂笑。
“合该如此!”许攸、蔡瑁和声。
人纵马驰骋,一路上携酒高歌,肆意放荡。待到雒阳城边,蔡瑁见一行军士押解犯人北上。待看到押解的人时,急忙滚鞍下马奔向前去。曹操二人也是大惊失色,纷纷下马狂奔。
“叔父!侄儿蔡瑁来晚了!”蔡瑁痛哭流涕拜倒于囚车旁。而曹操也是面带悲戚,一脸关怀的看着蔡邕。
囚车中的蔡邕不再是往日的儒雅气度,身着囚服,头发散乱。见是亲友前来,强撑身体:“烦劳军士稍等,亲友与我送别。”
不待军士回答,旁边许攸急忙说道:“众兄弟辛苦,烦请诸位休息休息,容我等琐碎几句。”却从怀中取出串五铢钱递于领头什长。
什长连声拒绝,神色庄重说道:“使不得,使不得!蔡议郎名冠天下。我等有幸得见已是荣幸,当不得如此。”
“敢问尊驾姓名?某谯县曹操!”曹操见状拱手一礼。
“不敢当,某家沛县史涣!”什长神色更加恭敬了。别人不知道曹操威名,临县的史涣却是一清二楚。曹家、夏侯家纵横乡里,就是沛相也要毕恭毕敬。作为曹氏、夏侯氏两家年轻代领袖,曹操的传说简直不要太多。
“沛县史涣?“曹操嘀咕了下,记忆中实在想不起来,想必应是寒门。
“既然识我,你当保伯喈先生一路平安。若遇险阻。。。”曹操听到是家乡人,神色变得威肃起来。
“涣必保伯喈先生!若有损伤,愿以死谢罪!”史涣低头拱手。
“好!待伯喈先生到五原后,来谯县寻我。你的富贵,曹某保了。”曹操笑容显露,从背包里掏出七八串五铢吩咐道:“这些许五铢,你且拿去。出了这雒阳境内,便置办马车,与我去了这枷锁。”曹操一脸嫌弃的看着束缚蔡邕的枷锁,而史涣在旁连忙称诺。
言罢,曹操便走到蔡邕囚车旁,低声嘱咐:“伯喈先生,此间事我已安排妥当。若有要事,可命那史涣处理。”
曹操正说间,便看城内一骑奔来。来人身材中等,骑术却不大好,正是陶应。
到囚车旁,陶应扶鞍下马。“曹县令,好久不见!”待看清曹操后,陶应说道。
“伯承,你这是来送伯喈先生?”曹操问道。
“正是,小弟受天子命为虎贲郎中。”陶应笑着答道。
“唔,天子近侍。。前途无量啊!”曹操点头赞赏。
“孟德,亏是伯承暗中助我。如无伯承,你等可见不到我了!”蔡邕一副死里逃生的庆幸,言罢便将前事说出。
“原是如此?伯承,此举大善。”曹操更是不吝啬夸赞之辞。
“贤兄,请受蔡瑁一拜。”蔡瑁转身拜倒。
“不敢当,不敢当!”陶应连声说着。“我与蔡师有师徒之份,此举理f所当然!”
心中却是暗想:“这曹操此时便与蔡瑁相识?”
“此间事我已嘱咐妥当,伯承且放宽心。你我多日未见,正好今日我请你等吃酒。”曹操豪气干云。
远远看着蔡邕车队走远,曹操四人直奔曹府。曹操此时已有家眷,长子曹昂年已五岁正在谯县老家读书。京城府邸时常空着,当然曹家家业丰厚也不差这一处房子。
四人从雒阳东门牵马行走入京,转眼即到曹府。但见房舍相连不绝,府内装饰富丽堂皇。许攸连连赞叹一副欣赏之意,而蔡瑁则是面容如常,显然是常来走动。
早有眼尖下人快步走上前来:“大公子,老爷今日赴光禄大夫乔公宴。眼下尚未回府!”
“可是乔公公祖?”曹操眼神一转问道。
“正是乔公!”下人回道。
“看来今日是不回来了!”曹操嘀咕道。抬头兴奋命道:“你速安置我这几位好友,今日于此休息。通知后厨备我谯县九酝春酒,多置办些肉来。速去!”下人领命离开。
曹操看向众人说道:“今日我父赴宴未归,我等且一醉方休!”
很快众人便安置好行囊,来到了曹府宴厅。只见厅内极大,分两排列着案几。中间有一条宽道,可供家中女伎翩翩起舞。
“阿瞒,刚刚我可是听说是谯县名酒?”许攸坐下后想起了九酝春酒,面漏喜色。
“正是如此,我可是拿出我家珍藏好久。诸君今晚不醉不归!”曹操坐在主位上俯视众人,听得有人识货,更加兴奋了。
东汉美酒陶应倒是喝过,跟现代的啤酒差不多。既然喝酒怎能不备点烤肉?
陶应果断站了出来:“孟德,你这肉可是好肉?”
曹操听到一愣,遂即答道:“自然好肉!伯承何出此问?”
众人于是目光集结在了陶应身上,但见陶应问道:“配上蒜简直美味!”
“蒜还可用于此处?”曹操显然没有听说过。
“当然,味道极美!”陶应一脸肯定。
“即使如此,来人!与我备些蒜来!”曹操转身命道,有一下人即去准备。
汉代时便已有烤肉,在汉代社会流行以烤肉佐酒。青铜烤炉就是时人用来烤肉的器具。使用时,炉内放炭火,炉上放置肉串或大块肉。
上次在蔡邕家吃饭,初来乍到的陶应也不好意思多问。此次二进宫了,便向曹操询问。此时虽已有酱料作辅,但没有蒜的烤肉简直是没有灵魂!
宴席之上,陶应率先开始了扒蒜之路。曹操等人见状却也不动手,只是先看陶应吃肉加蒜。陶应吃过后,满足的说道:“诸君快来试试,当真美味!”
许攸性子急,便起身到陶应碗里取了一瓣放在嘴里。陶应急忙说道:“快夹肉,快夹肉!”见许攸吃的是津津有味,大家就都开始吃了起来。
酒过巡,菜过五味。曹操第一次吃烤肉带蒜很是新奇,对陶应有了些好感。遂出言问道:“伯承贤弟,愚兄听闻你是这些时日宿卫章德殿?”
“正是,小弟眼下正受皇命。贤兄可有指点?”陶应心中疑惑顿起,非常好奇曹操能说什么。
“指点谈不上,愚兄以为当今陛下乃是明君。只是多被小人蛊惑,贤弟该当小心。”曹操说话时头都没挑,显然是话里有话。
“多谢贤兄指点,应晓得!”陶应连忙起身谢道。
曹操饮酒时一直观看着陶应的反应,而陶应毫无反应,曹操不觉有些诧异。见大家吃的差不多了,便笑着说道:“今日甚美,与诸君饮宴实乃幸事!”
“得贤兄尽地主之谊,瑁甚是感激!”蔡瑁起身一礼。
各方礼毕后,各回房舍。曹操侧卧于自己的房间,翻看起孙子兵法。曹操酷爱兵书战策,多次抄写兵法以巩固记忆,而且非常喜欢为这些兵书作注。
许攸推门而入,笑声传满了房间:“阿瞒,今日吃喝属实过瘾。见你房间亮灯,某便来借你兵书一看。”
世上没有天生的奇才,历史上能留下姓名的没有一个不是得天独厚的,要么气运爆棚,要么勤奋好学。很显然曹操和许攸都是好学之辈。
“想看哪本?随便拿!”曹操对许攸也是毫不藏拙。
“让我看看啊,司马法、商君书、太公阴符、这接要是什么?”许攸翻到了一本没听过的书。
“哦,我抄写的各家典籍。”曹操平淡的默读孙子兵法,随嘴回道。
“那就这本了!也让我看看你曹孟德的水平!”许攸眼睛一转,心中想道:“这本书应该是你f所有书的核心部分了吧?”
古书难得,尤其是兵书。自始皇帝焚书,再到项羽焚毁咸阳宫,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兵书的地位和残存量简直少得可怜!
“行啊,那便送你了!对了,你对陶应此人怎么看?”曹操想起了陶应答话的态度。
“呵,怎么说呢?他的才学可能不下于你我,只是隐隐有些不对劲。”许攸想起了陶应的音容。。
“哦?详细说说!”曹操放下书简看向许攸。
“观其言行不似饱读诗书之辈,察其心智也不似大智如愚,倒像是大愚若智。”正说着,许攸忍不住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