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由于晋绥军358团的驻地距离临汾县城没有多远。
第二天下午,车队进入临汾县城,在晋绥军总部宪兵队的大院内停下。
随后刘惠瑾被带到一间看起来还算比较干净的单人牢房,关押起来。
很多人都以为,老阎会指示手下尽管安排对刘惠瑾进行军法审判和处决。
毕竟当初听到省城兵工厂遭到“日寇飞机误炸”被彻底摧毁的消息时,老阎可是当着众人的面给气晕了过去。
醒来之后,老阎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查清真相和惩办当事人。
因为省城兵工厂遭到“日寇飞机误炸”这种说法,别说晋绥军总部的高级军官。
哪怕是对时局有一定了解的平民,都不会相信。
所以,一个级别很高的调查组迅速成立,专门负责查清这件事的真相。
事件的内幕并不复杂,调查组很快取得了突破。
在看到调查组上交的调查报告以后,老阎稍微冷静了一些。
当时担任省城城防司令的傅将军,劳苦功高,老阎没法重惩,只能高抬手放过。
于是,首先提出建议和亲自点燃导火索的刘惠瑾,就成为惩一儆百的最佳人选。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刘惠瑾被关押起来以后,就迟迟没有下文。
仿佛老阎在百忙之中,将刘惠瑾给忘在了脑后。
就连刘惠瑾担任的晋绥军358团代理团长这个职务,也没有明确表示究竟是不是被撤掉了。
这让一些想要看热闹或者达到某个目标的人,顿时感到有些失望。
身陷囹圄的刘惠瑾,并没有自暴自弃等待晋绥军总部或者说是老阎的裁决。
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他开始实施针对自己的磨砺计划。
每天,刘惠瑾都按照在部队里面的作息时间,来安排锻炼和学习。
早上醒来,刘惠瑾在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的牢房内,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和双脚跳跃。
从开始时的每次几十个,逐渐增加。
做完了以后,刘惠瑾就找个地方坐下。
表面上看是在发呆,实际上是通过游戏助手寻找各种军事教材,弥补自己在军事指挥这一块的短板。
放风的时候,刘惠瑾想办法打探外面发生的事情,并虚心向其他被关押进来的人请教跟日寇交战的经验和教训。
晚上睡觉之前,刘惠瑾会花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回忆和温习白天所学到的东西。
就这样时间一天接一天的过去,直到有人过来通知刘惠瑾可以离开了。
当刘惠瑾从晋绥军总部宪兵队大院的监牢里面出来,时间已经是1938年的2月上旬。
刘惠瑾回到晋绥军358团,同样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只有方立功以个人的名义,在团部的军官食堂安排了一桌酒菜,算是给刘惠瑾压惊。
这场饭局结束后,所有人该做什么就接着做什么。
方立功回到他的办公室,继续处理团部的各项事务。刘惠瑾则去突击营的驻地。
而刘惠瑾去的地方,是位于小镇外面的晋绥军358团突击营驻地。
自从上次刘惠瑾被晋绥军总部派来的宪兵给强行带走以后,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剩下的那些官兵们也遭受了软禁和审查。
幸好晋绥军总部派来调查的军官只是走个过场,再加上刘惠瑾提前预发了三个月的“补贴费”,才让这些人过得还算踏实。
要不然的话,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剩下的那些官兵们早就闹了起来。
对于刘惠瑾的回归,以吕大海为首的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剩余官兵们表现的比较热情。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刘惠瑾就是金主兼上司。
刘惠瑾回来,就意味着他们以后的“补贴费”又有着落了。
哪怕是晋绥军358团突击营解散,他们也不至于没有地方可以去。
跟众人打了招呼并且安抚一番之后,刘惠瑾让吕大海一块走进作为营部的小屋。
吕大海率先说:“团座,突击营这个编制,究竟是撤销还是继续保留,你和方副团长有没有商量好?”
自从程雷等人以假死的方式加入八路军之后,晋绥军358团突击营的兵力就剩下了不到一个连。
这段时间,吕大海都是以突击营副营长的身份,来履行相当于连长的职责。
刘惠瑾摇了摇头,说:“我刚回来,还没有来得及说这件事。”
随后,刘惠瑾想了想,说:“实在不行的话,我会想办法说服方副团长,让他同意将突击营改编为由团部直属的教导连。”
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剩下的这不到一个连兵力,好歹是上过战场。
相对于那些没有见过血的新手而言,已经强了不少。
如果就此解散的话,简直就是浪费。
别人不说,仅仅是吕大海,就不愿意再回到辎重连去继续跟各种物资和运载工具打交道。
能够以教导连的编制继续将突击营保留下来,对刘惠瑾来讲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根据通过游戏助手查找到的历史资料,就在这个月,晋省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将会爆发两场战役,其中:
在晋省西北部,晋绥军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连丢失偏关、保德、宁武、岢岚、河曲、神池、五寨这七座县城,八路军120师师部指挥包括358旅和359旅在内的主力地方部队进行一系列战斗,才在当年4月份的时候成功收复这七座县城,同时将刚创建不久的晋西北根据地稳固下来;
在晋省东南部,日寇从东、北两面夹击驻守在当地的华夏军队,华夏军队虽然在东阳关、韩信岭等地方拼死阻击来犯的日寇,并且还一度试图反攻晋省省城,但最终还是丧师失地,被迫撤离。
特别是川军第47军,在位于黎城县境内的东阳关一带与日寇血战三个昼夜,以阵亡超过两千余人的代价取得毙伤日寇一千余人的战果。
如果不是有叛国者给日寇带路,饶开东阳关,从柳树口这个地方走小路直扑黎城县,截断东阳关守军后路。
这场战斗,恐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想到这里,刘惠瑾顿时没有了继续跟吕大海交谈下去的心思。
他赶紧离开突击营的驻地,前往团部。
晋绥军358团的团部。
来到方立功的办公室门前,刘惠瑾伸出手轻轻在门上敲了几下。
很快,方立功起身走过来,将这扇门从里面打开。
“方副团长,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说话的同时,刘惠瑾悄悄将一叠用红纸包着的日元钞票塞到方立功的手中。
由于之前老阎跟日本方面有着长期并且很深厚的合作关系。
因此直到现在,晋绥军高层大部分人依然将日元视为硬通货的一种。
方立功不动声色的打开看了一眼,然后快速收好,说:“刘团长,咱们之间有话直接说,不必绕弯子。”
刘惠瑾讪笑着说:“方副团长,我想将突击营继续保留,并且补齐兵力和武器的空缺。”
方立功说:“理由是什么?”
刘惠瑾毫不犹豫说:“理由跟上次的一样,咱们心知肚明就行了,没有必要说出来,是不是?”
方立功叹了一口气,说:“既然如此,条件也跟上次的一样。”
刘惠瑾笑着说:“那就没有问题。”
继续寒暄了几句之后,刘惠瑾起身离开。
出了团部大院,刘惠瑾首先去的地方,是一营的营部。
对于刘惠瑾的到来,钱伯钧表现的非常热情。
不仅亲自到营部门口迎接,还主动邀请刘惠瑾一块到营部的士兵食堂进行视察。
钱伯钧这样做,是有他的目的。
前不久,伴随着省城被日寇占领,这场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大型会战终于结束。
整个晋省,有大约九分之四而且是相对比较富庶的地方,变成了日寇占领区。
有大约九分之四而且是相对比较贫瘠的地方,还在晋绥军的手中。
剩下的大约九分之一也就是晋省东南部,成为了各个势力犬牙交错的地方。
丢失了一半以上地盘的晋绥军,日子顿时变得难过了不少。
每个部队能够领到的军饷,还没有1937年9月以前的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晋绥军中高层官员,都在想尽各种办法。
吃空饷、克扣士兵伙食费、倒卖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贩卖yan土------
只要是能搞到钱的路子,他们都不会放过。
这其中,就包括了晋绥军的358团。
按照晋绥军总部先前制定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天1.7斤粮食,油5钱,盐3钱,肉5钱,蔬菜1斤。
但是,当看到这些普通士兵吃的东西时,让刘惠瑾内心不禁感慨某些人下手究竟有多黑。
每天1.7斤粮食是不是?
量差不多达到了,但都是陈米和杂粮。
而且每个士兵的一顿饭,就一碗陈米粥再加两个用杂粮做的馍馍。
肉5钱是不是?
只有到了排长这个级别的军官才开始能吃上,班长和普通士兵是半点肉末都尝不到。
而且肉的种类和数量,还要严格按照军官等级进行划分。
蔬菜1斤是不是?
一个班十来个人,就一盘像白菜、南瓜这样价格非常便宜的菜。
而且,这还是一些别人挑剩下的烂菜、坏菜。
油5钱、盐3钱是不是?
这一点目前倒是还能按照晋绥军总部先前制定的伙食标准执行。
但要是情况在恶化的话,恐怕会变成油是一点都没有、盐是泛着苦味的粗盐。
到时候,粮食填不饱肚子,菜、盐难吃,肉、油没有。
士兵哪里有体力来训练、哪有力气来杀敌?
恐怕还没有等到敌人打过来,底下的士兵就会先出问题!
幸好这个时候,日寇还没有继续向晋绥军发起进攻的计划。
使得遭受巨大损失的晋绥军,得到了非常宝贵的休整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晋绥军358团的军官们,大部分都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哪怕是钱伯钧主动邀请刘惠瑾到一营营部的士兵食堂,也是出于为他自己------哦不,是为整个一营多捞取一些好处。
视察完了以后,刘惠瑾没有故作虚伪留下来跟一营营部的士兵们一块吃,而是果断从心的跟钱伯钧去了一营营部的军官食堂。
他这次相当于是来一营做客的,吃好喝好很合理。
尽管没有喝酒,但就是在吃饭的这一会功夫,刘惠瑾和钱伯钧之间还是达成了协议。
毕竟眼下两人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甚至还可以说是能够相互提携的潜在盟友。
从一营的营部出来,刘惠瑾又去了二营和三营的驻地,跟二营营长和三营营长同样达成了类似的协议。
从三个营长这里,刘惠瑾“借调”到了将近七百人。
不过这里面除了两个连级军官以外,其他的全部都是普通步兵,技术兵种则是一个都没有。
很明显,这三个营长吃空饷归吃空饷。
只是一旦有可能涉及到他们更深层次利益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轻易答应。
这将近七百人使用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则还是像上次那样,打欠条向这三个营长赊账购买。
接着,刘惠瑾又一次回到团部,去找团部直属部队的各个负责人谈话。
团部直属炮兵连连长周强和辎重连连长赵元驹就不用说了,之前有过还算比较愉快的合作。
在刘惠瑾给他们各塞了一个装有英镑或者日元现钞的红包之后,这两人立刻表示刘惠瑾的事就是他们的事。
只要没有将团部直属炮兵连和辎重连抽调的只剩下空架子,其它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越级向上面打小报告。
倒是新组建起来的团部直属防空连连长陈昭明,刚开始的时候对刘惠瑾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但是在刘惠瑾拿出了两个红包,并且声明一个是见面礼另一个是办事费用之后,此人的态度立刻发生转变。
不但大包大揽的同意从防空连当中抽调二十人和两挺高射机枪,而且还答应将副连长王宏远也一并“借调”给刘惠瑾。
要知道,晋绥军358团防空连兵力不超过五十人,装备两门瑞士厄利孔20毫米高射炮和三挺高射机枪。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门瑞士厄利孔20毫米高射炮使用的炮弹,整个晋绥军358团上下只有一百发左右,根本就没法起到防空的作用。
高射机枪使用的子弹,反倒是比较充足。
在刘惠瑾的金钱攻势下,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兵力和武器的空缺填补计划,超额完成了。
整个突击营下辖四个步兵加强连、一个炮兵加强排、一个辎重加强排、一个防空排和一个警卫排,其中:
一连下辖四个排,每个排下辖四个班,连长是李辉;
二连下辖四个排,每个排下辖四个班,连长是来自二营的孙江;
三连下辖四个排,每个排下辖四个班,连长是来自三营的李大志;
四连下辖四个排,每个排下辖四个班,连长是团直属警卫连的副连长黄荣华;
炮兵加强排下辖两个迫击炮班和四个弹药运输班,排长是团直属炮兵连一排的排长李国胜;
辎重加强排下辖六个运输班,排长由吕大海兼任;
防空排下辖两个高射机枪班和一个弹药运输班,排长是团直属防空连的副连长王宏远;
警卫排下辖三个班,排长由刘惠瑾的警卫员王二贵担任。
在刘惠瑾的督促下,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开始进行高强度的战前整合训练。
远距离奔跑、实弹射击、模拟夜间遭到突然袭击的快速反应------等等。
只要刘惠瑾能够想到的,就设法让晋绥军358团突击营的官兵们都好好感受一遍。
与此同时,在方立功的帮助下,刘惠瑾向晋绥军总部提交了一份请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