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成了宁府玄孙贾蔷 /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两个先生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两个先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热门推荐:
  到了贵妃的宫殿。
  小皇子出生才七八个月,已经能流利的叫人,天赋很好。
  “娘娘,我给您诊一下脉。”
  老样子,悬丝诊脉。
  一根长长的金丝隔着几米远,弹射出去,在贵妃的腕上缠了一圈。
  这样的操作把贵妃都看懵逼了。
  大呼惊奇。
  虽然二人是姑侄。
  但那是贵妃,不能随便。
  如果是贾宝玉这样的亲姐弟或许会好一点,接触下没啥。
  实则用神识探查了下贵妃的身子。
  贾家的兴盛荣衰,目前的贵妃很重要。
  完完整整的探查了一遍,没有什么异常才放心下来。
  后宫凶险。
  最毒妇人心,后宫的手段也多。
  贾蔷打点了宫内很多的太监侍卫宫女太医,基本上把一些能够存在危险的根源直接给他杜绝掉。
  有时间限制,大概一刻钟的样子,贾蔷就被请了出去。
  又回去了荣宁府中。
  “环哥儿,怎么没去家学?”
  不止是贾环,看到好几个人都没去上学。
  “太公死了。”
  贾蔷愣了下,怎么突然就没了。
  但是想着人已经七八十岁了应该也到了日子。
  怎么说还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启蒙老师,赶紧过去看看。
  这边的人比较少。
  停灵,三天就下葬。
  贾族大多人只是过来见一下就离开了。
  贾代儒辈分很高,但不是嫡支,葬礼办的很普通。
  凤姐那儿支取了五十两银子办丧事。
  五十两可以办的一般体面。
  跟以前贾珍那数千上万两银子的花费就比不上了。
  贾蔷到了这边,看到躺着的人,心里也有些感伤。
  这位老夫子对自己还是很好的。
  当老师的自然希望自个的学生优秀,荣辱与共。
  就像以后,如果学生中能够有个清北的,面子里子都有了。贾蔷这样的可不是清北那么简单。
  “蔷哥儿,我爷爷没了。”贾瑞哭的很伤气。
  “老太爷到了这个年岁,算是安享了晚年,我瞧了他的容颜,很安详。别过于伤心弄坏了身子,多上进才是对的住他老人家。”
  “这里是五百两银子,算是我这个弟子的一点孝道,老夫人,您拿着。”
  贾蔷留在了这儿,待了一会儿守灵。
  或许也是别人听到了消息知道贾蔷在这边守灵,越来越多的贾家族人都过来祭拜。
  如果不是贾蔷又给了五百两银子,这些个人肯定还有些接待不过来。
  贾政也过来了一趟,捧了点香烧了进去,他也是发自真心实意的感伤。
  贾蔷过去了贾政那边:“政爷,听说家学你准备让你屋中的清客单聘仁去教?”
  贾政点点头,确有此想法。
  “不妥,我有更合适的人选。”
  贾蔷可知道贾政那些个门人都是些什么水平,和贾代儒不相上下,还不是误人子弟。
  现在这个时代,一个大家族要想真正的兴旺发达延绵下去,靠的不是置办了多少地,开了多少家铺子,想皇帝抄家的时候,越是家缠万贯风险越高。靠的就是读书做官。
  读书,贾家族人差的太多。
  旁系嫡系开枝散叶,年龄适合的有上百人,不少活得穷困潦倒,没有书读。
  想荣宁二国公当初办家学的想法,就是希望后辈子弟能够争气,别败家。
  没有个好老师可不行。贾政那些个门人绝对是不合格的。
  “蔷哥儿,单先生虽远不如你,但也不是碌碌无为之辈。”见到贾蔷这么遍地自己的门人,贾政有些面子过不去。
  贾蔷说道:“政爷,我请过来的人你应该也听过,李旦和秦枫。”
  这两人都是六处的人,都有些才名,一个是秀才,一个是举人。但是在京城中的名气很大,一个擅长策论诗词,一个擅长八股。都缺钱,听到六处的待遇很好就加入了进来。
  按道理说举人不该缺钱,可这一位偏爱青楼,高档青楼,和旁人不同,他还真是去听曲看舞的,花费巨大。
  妙语坊对他不要钱后,二话不说就加入了六处。算是个风流人物。擅长八股,曲艺,可天赋使然,到举人已经是耗尽毕生功力了。
  
  这二人的实力在贾府中教一些稚子还是没问题的,甚至有些大材小用。
  要不是听到贾政的打算,贾蔷还没想到这一点来。
  花费了重金,极有可能都会来教课。
  其中那个李旦,虽然只是个秀才,但却是京城中有名的老师,教出来的秀才,举人都不在少数。
  对于教育,贾蔷不吝啬于花钱。
  别的也就算了,家学,贾蔷想做一回主。
  主抓了教育,即便日后再衰亡,也败落不到哪儿去。
  三天的时间,老太爷下葬。
  六处新来的两个老师在荣国府熟悉家学的情况。
  上午秀才公教一个多时辰。下午举人老爷教一个多时辰。
  不过一两天的时间就摸了下底。
  贾蔷把家学的食宿全免,另外凡是京城中贾家适龄人都安排到了家学中来。
  按年龄分开了两个班。
  贾蔷到了家学中看看情况。
  “先生,这些学子情况如何。”贾蔷问道。
  “都是些朽木,那一个还不错。”
  “希望先生多费心些,把这些朽木也凋琢凋琢,感激不尽。”
  “侯爷言重了,既然收了束修,在下一定尽力。虽然贵子弟皆笨拙,但若肯努力的话,或许也能成。”
  贾蔷给的钱很多。一个月二百两银子。
  很多的学生,免费上学。特别是那些旁系,还有很多饭都吃不起的,都叫贾蔷送到了家学中来。
  数量一多,或许还能找出几个能顶用的。
  贾蔷又在其中物色了几个学习成绩差,但是比较灵活的,又开了一个班,教其商道和武功。
  是在天赋太差,硬逼着学也好不到哪儿去。
  还不如教其一个湖口的本领。
  两个先生都比较年轻,体力好,管教的更严实,也要对得起贾蔷给他们开的工资,非常上心的在教。
  和别的老师一样,也是动辄打骂。
  嫡系子弟也是照打不误。
  院里的夫人奶奶过来求情也无用。
  严师才能出高徒,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chaptererror();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