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南方的孙翊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南方的孙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曹操问的乃是在官渡一战取得胜利之后,他最关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他之前已在营中讨论多次。
  
      为了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他还专门去信前去问了荀彧,许都留守的荀彧在得到曹操的来信后,当即给曹操回了一封信。
  
      信中说道,“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一决胜败。”
  
      “今公奋神武之智,仗乌巢之危,一战而败绍,绍死伤士卒甚多。
  
      然冀州城池一城未下,冀州人心一士未得,当此时,绍败而不亡,愚窃观之,时日若久,绍之时势将有所复。”
  
      “公以至弱当至强,今已得制,正当奋勇再进,攻略河北,取王霸之基以资汉室,何以有南征之意乎?”
  
      “天下之大机在于今朝,且绍,为布衣之雄,其虽不能用人然能聚人。
  
      河北一地富庶,案甲之士又可得数十万,公今以神武明哲而辅以大义,正当借官渡大胜之机专意北方。
  
      不出数年,河北可得,届时南下,何向而不济?”
  
      荀彧在信中的意思很明确,他建议曹操接下来应该一鼓作气,北伐河北,一统黄河两岸大地。
  
      荀彧的意见,其实也正是如今曹军大部分人的意见。
  
      例如曹操就将荀彧的书信交予荀攸看过,荀攸也对其叔父的建议表示认可。
  
      荀攸是曹操的谋主,虽平时里言语不多,但每有所言必有所中,他的智慧深得曹操信任。
  
      不止荀彧荀攸两大文人重臣,建议曹操接下来应该继续北伐。
  
      就是军中许多将领也建议曹操应该攻打河北,趁着袁绍实力大损的时候,将袁绍打的彻底爬不起来。
  
      虽然大部分臣子持北伐之意,但曹操心中并没有因此罢了南征之意。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那人便是如今的江东之主孙翊。
  
      当初诸侯讨董时,袁绍曾与曹操有过一番对话,
  
      袁绍问曹操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曹操答曰:“足下意以为何如?“
  
      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曹操却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从袁绍与曹操的这番对话之中,足以看出两人最大的不同。
  
      两人都有天下之志,但为了实现天下之志,袁绍看重的是土地,兵力,粮草等硬实力,他认为这些才是争霸天下最重要的因素。
  
      但曹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土地,兵力等是很重要,但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得贤才和用贤才。
  
      而后来两人的发展,也证明了两人观念的不同。
  
      袁绍去了富庶的河北,并在统一河北之后,借着河北一地的强大国力,成为凌驾于天下众诸侯之上的大将军。
  
      曹操却来了残破的中原,中原久经战乱,十室九空,土地荒芜,而且处于四战之地,强敌环伺,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汉末的中原都不适合作为根据地发展。
  
      曹操当初也不想来中原发展,但时势所逼,他也无法。
  
      来了中原之后,曹操并未沮丧,他坚信他心中争霸天下的理念,一直在招揽贤才,积蓄实力。
  
      因为招贤,所以有了加强版的屯田制为他安抚中原。
  
      因为招贤,曹操帐下谋士良将无数,时至今日,曹操才能制霸中原,才能在官渡一战中大败实力远胜于他的袁绍。
  
      所以现在的曹操,对他心中的那番争霸天下,需要先得贤才的理念更为坚持。
  
      正如当初他教育曹丕的那般,得人失地,人地皆存,得地失人,人地皆无。
  
      如今众将建议曹操北伐河北,乃是因为河北一地富庶。
  
      只要曹操能够取得河北,那么他的实力就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这本质上与当初袁绍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
  
      以势压人。
  
      但曹操却认为不能把注意力都放在北方,南方的那位江东少主孙翊也需要注意。
  
      而这不是因为江东一地国力有多雄厚,而是江东一地英才无数,更因为孙翊是个懂得任用贤才的英主,这才是让曹操最忌惮的地方。
  
      现在的孙翊虽然硬实力比不上他,但是如果他专意北方而忽略南方,
  
      让孙翊得到时间发展起来,别的不说,只要让孙翊统一荆扬两州,那么对他的威胁是巨大的。
  
      正如当初袁绍专心对付公孙瓒,而让他有时间统一中原一般.......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荆州对于孙翊就犹如河北对于他,都是能够大大增强彼此的战略要地。
  
      这样的地方绝对不能让孙翊所得,不然将来天下诸侯之争很可能会变成南北之争。
  
      这样对心中有一统天下之志的曹操来说,是不可忍受的。
  
      所以曹操明知众将建议北伐是对他最好的抉择,但他心中还是对南方放心不下,因为他看到的更远。
  
      既然心中因为顾虑有所不决,曹操就想询问一下他麾下的谋臣。
  
      他最信任的五大谋臣中,郭嘉程昱不在身边,荀彧荀攸支持专意北伐,于是乎他现在想询问一下贾诩的意见。
  
      面对近些时日来军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伐南征之议,贾诩自是知晓。
  
      但他一向善于自谋,对于这种一个类似国策的发展战略,他往常是能多远就躲多远的。
  
      不过如今曹操亲自在众将面前询问了,他自是再不好推脱。
  
      他脸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曹操看到贾诩脸上的沉思之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在他最看重的五大谋臣之中,荀彧长于战略规划和内政治理,荀攸,程昱长于战争计略,
  
      郭嘉长于时机的掌控把握,只有这贾诩,在曹操看来,几乎就没有这小老头不擅长的。
  
      但可能因为性格原因,亦或是他那不光彩的过往,在贾诩投效于他之后,一向显得十分低调。
  
      在五大谋臣中,荀攸也是十分低调的人。
  
      但荀攸与其不同,荀攸如果有建言,就一定会献上,而贾诩则是能不说就不说。
  
      只有在别人都没办法的时候,他才会提上那么一两句,但就是那一两句足以让自己受益良多,解决当下的难题。
  
      曹操现在希望,贾诩能不负其所望,面对他心中犹疑的北伐南征之议给他一个解决方案。
  
      在思索一番后,贾诩缓缓开口。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