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 325 莫要自误!!

325 莫要自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陌生的神像,陌生的祷词,外加神圣敬虔的叩拜,令得场间迎接官员手足无措,面面相觑。
  
  码头聚集的人群,同样鸦雀无声……
  
  天妃娘娘被抬走了?
  
  出海归岸,祭祀妈祖不是老祖宗数千年的习俗?
  
  即便是那蒙元时期,蒙元大船也得遵循这一传统,莫敢对妈祖有丝毫不敬!!
  
  然而,当十数人跪拜叩首后,还不算完。
  
  只见立于一旁的异邦来使,随一名青年高唱后,一样朝那未知神像的方向叩拜,亦是山呼齐鸣——
  
  “赞美吾主,赞美……”
  
  “均衡存乎于……”
  
  礼成。
  
  众人皆起。
  
  也无需王景弘再下命令,就有人小心翼翼将神像“请回”。
  
  码头上终于荡起一阵喧哗。
  
  “为何不敬妈祖?”
  
  “方才那神像是何方神圣?莫不是海中龙王!”
  
  “也有可能是佛祖……”
  
  “但我听闻,钦差郑大人还信仰回教,那回教真源就在西方,兴许是他在海外请回什么回教大能圣贤神像!”
  
  远方人群并不能看到“神像”模样。
  
  也就免去了周黎安的麻烦。
  
  董成峰在旁也是惊奇:“按理说,行香还愿用不着跪拜,躬身施礼,行香三拜即可;”
  
  “除非到庙宇道观,有主持法会,才须如此郑重跪拜!”
  
  “难道这神佛显灵,庇护了西洋舰队,因此才让钦差大人如此敬虔?”
  
  的确,郑和此举过于郑重其事。
  
  只是码头惯例,向仙神“意思意思”就够了;毕竟之后还有正式的还愿仪式。
  
  此外,大明不尚跪礼。
  
  就如方才,郑和虽为四品,而福建布政司参政为从三品,因前者有钦差身份,后者理应拜见。
  
  而拜见也只拜揖施礼,无须跪拜。
  
  跪拜是蒙元人搞出来的恶俗,大明自要废除旧礼。
  
  如今码头跪拜叩首,着实令人震惊。
  
  雪女幽幽一句:“世上哪来那么多神佛?”
  
  “哎哟。”董成峰轻呼一声,“司诺姑娘可不要妄言,举头三尺有神明,小心亵渎了冥冥中的存在。”
  
  雪女辩解无能,又觉得好笑,只盈盈看向了“自家公子”。
  
  周黎安又用眼神制止,让她不要多说了。
  
  若非方才众人注意力皆在郑和等人身上,雪女那句“莫多克语”,很可能被跳鱼等人发现。
  
  旁人对雪女声音不敏感很正常。
  
  可周若愚是从小被打到大的,他的成长离不开雪女一拳一脚……
  
  阴影笼罩下,方才那声音一出,就如被踩住尾巴的猫咪,瞬间炸毛。
  
  迎接仪仗前。
  
  猪羊祭品都已无用,落得一个尴尬局面。
  
  天妃娘娘像更是寂寞,十几个壮汉不知该留,还是该走。
  
  郑和也知此时场面尴尬,但类似这种场合都是王景弘出面应对,更能把握尺度。
  
  正副二使眼神交流,促成默契。
  
  王景弘道:“既已礼成,便速速入城吧!我等一去两年,朝中诸事还需诸位大人详解,更要遣派三百里加急,禀报陛下与朝堂诸公!!”
  
  “郑大人与王某携陛下圣谕,率我大明两万精兵强将不负众望,宣威海外,令诸国来朝……”
  
  “对对对!”泉州知府立即应是,便发号施令:“仪仗开路,洒平安钱,万民同喜同贺,迎王师凯旋入城!”
  
  锣鼓再起,又有炮仗喧嚣,瞬间将此前凝滞氛围化解。
  
  码头众人皆动,随行入城。
  
  董成峰苦恼哀叹:“哎呀,这次竟然未提接风宴席之事,坏了……周兄,我要前去商会总舵联络事宜,要是去得晚了,就无你我的座次了。”
  
  “去不去都无伤大雅。”
  
  周黎安自然无所谓。
  
  郑和归朝,他也就安心了。
  
  接下来就该离开泉州,到南京一览,获悉朱棣与大明朝廷对均衡的态度。
  
  今日码头插曲,必会引起波澜。
  
  堂堂钦差主使,不还愿天妃妈祖,却拜未知神明;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止郑和一人,十几位太监、少监竟然都显敬虔狂热。
  
  包括周若愚、周若男都将被有心人关注。
  
  少年震怒高呼,那一番言语可不客气,而郑和等人竟无恼怒,反而顺遂安抚,似有惧怕。
  
  如此不寻常的情况,必将第一时间暗书朝堂。
  
  且郑和也精明……
  
  方才叩首敬拜,唯他们十几人。
  
  其余舰上官员都无动作,这就可以被理解为“个人意志”,而不牵累全员。
  
  简而言之,正如他神游之际,立下誓言。
  
  愿臣服信仰均衡;
  
  但大明龙主之恩,不得不报!
  
  “均衡一事”必将震动朝堂,而对郑和等人而言,福祸未知。
  
  暗流已在此刻汹涌……
  
  而眼下。
  
  董成峰哪愿错过这般机遇,道:“周兄,这宴会可是历次西洋归返的大事,我知你来自海外,但你就不想拜会那异邦王国的贵使?”
  
  “得不得钦差接见,咱们不敢妄想;”
  
  “但若得贵使的青睐,钱途无量啊!”
  
  “此事交由我去办,无论如何我都搞来两张入门的请柬。”
  
  他匆匆去了,还作保证。
  
  周黎安哭笑不得:“这个老董,是个实诚人,相处月余,也没求过我什么。”
  
  “难怪这生意始终做得不大……”
  
  雪女疑惑:“公子,品性实诚不是好事吗?为何反而落于下乘?”
  
  “我可没说落于下乘,于为人处世上,实诚自然讨喜,易交良友;”
  
  “可同时,也易让恶人蛊惑蒙骗,反受其害!”
  
  雪女若有所思一阵,又嬉笑起来:“可他的实诚,是令公子满意的,公子会助他吗?”
  
  “就你聪明。”周黎安忍俊不禁,“我们也不能白住人家院落不是?”
  
  与此同时。
  
  钦差仪仗踏入城中。
  
  没能挤到码头的子民,于街道上又掀起一阵狂欢热潮,高呼钦差之名,赞叹大明威仪。
  
  一众异邦使节也终于见识到大明的强盛。
  
  高城耸立,街道平整,人人衣装靓丽,体态康健,随处可见车马,又有坊市店铺敞亮。
  
  这在诸如马林迪那样的城国是前所未有的。
  
  东非当然商业繁荣,但更多体现在商队往来上,而当地子民多是贫瘠,未形成一定的消费力,也就没有这般店家林立的盛况。
  
  马欢、费信等通事一路介绍:“泉州还只是福建布政司治下一城,若到福州,繁荣兴旺之势,不足以言语表述。”
  
  “而京城之地,有百万子民居住生活,每天有城外小贩入城售卖菜蔬、米粮,组成集市足有十几个之多,这还不算坊市店铺的门面……”
  
  一众它国使者瞠目结舌,已不能言语。
  
  只听大明强盛,一见之后,才知他们此前的想象力还太过贫瘠。
  
  百万人居于一城,这是什么概念?
  
  而在首列。
  
  跳鱼等人同样震惊,可他们都刻意收敛了情绪,不太外露。
  
  跳鱼四人目光炯炯有神,不似在赞叹,反复于眼眸中跳动火焰。
  
  这火既是怒火,不甘于落于人后。
  
  这火也是希望之火;
  
  均衡必要大兴,无敌于世间;
  
  于是,均衡之圣名,就被世人皆颂;
  
  祂喜乐的神国,终将降临!!
  
  周若男很能共鸣几人的情绪,因他曾追随服侍吾主与巫,参与郑和十几人的神游行程当中……
  
  谷地繁荣;
  
  更有特帕尼克斯那样强盛国度!
  
  如今的均衡还差得远,但周若男从不会自卑。
  
  因再繁荣强盛的国,迷失邪恶黑暗,也只在吾主真神一念之间,飞灰湮灭。
  
  而沐浴神恩中的国,一定会崛起腾飞。
  
  她心中默念赞颂。
  
  又看向身旁,这时才发现从码头出发后,周若愚就沉默了一路,情绪极其反常。
  
  与此同时。
  
  唐敬也在身旁守护。
  
  王景弘早就嘱咐过,这位小神使极(shi)具(ge)灵(ci)气(头)!
  
  待归返大明后,一定要照顾好了,他伤了别人都不要紧,就怕别人伤了他。
  
  上一个伤了这位神使的,可是在鬼门关好好走了一圈。
  
  正因这层关系,作为上次事件当事人的唐敬,接过重任。
  
  且他与周若愚的确能相处得来,令旁人羡慕。
  
  唐敬也是奇怪。
  
  老虎陡然成了病猫,太不同寻常了。
  
  恰逢周若男目光瞥来,二人相视,感受到彼此相同的匪夷所思。
  
  周若男便将人唤醒:“若愚,你到底怎么了?从港口码头开始,就忽然萎靡不振。”
  
  “你,你真没听到?”周若愚一回过神来,眉头紧锁,竟还在左顾右盼。
  
  唐敬都忍不住了:“听到什么?”
  
  “哎呀。”周若愚忙摆手:“你不懂,只有若男懂……”
  
  于是,唐敬就见两小只开始了加密沟通。
  
  “…%#……”
  
  “……¥%¥?!!!”
  
  “¥#!!!”
  
  最后轮到周若男一声轻呼:“不可能吧,你没听错?”
  
  周若愚苦涩笑道:“我怎么可能听错,我对巫的声音太敏感,我当时就感觉下一秒一巴掌就要呼到我脑袋上……”
  
  “不可能,不可能,吾主与巫远在神国……”周若男还欲反驳,然而话到一半,就连她都不自信了。
  
  一方面是做贼心虚,两人偷跑上船,心中带有羞惭。
  
  另一方面,这宇宙天地都是吾主缔造,均衡无处不在,自然可以随时随地的降临一地。
  
  一旁,唐敬也是脸色大变。
  
  神明已至大明?!!
  
  此事应要上报诸位大人!
  
  不过周若愚又话锋一转:“可我现在仔细回忆起来,又觉得是不是听错了。”
  
  “哎,我也不知道,不想了!”
  
  周若男沉吟片刻道:“嗯,我也觉得,若吾主降临,为何不显现神迹呢?”
  
  唐敬倒抽凉气,也逐渐冷静下来……
  
  既不能确实,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以免引起骚乱。
  
  他虽是憨直性格,但不代表愚蠢。
  
  码头敬拜之事,必定已经产生某种影响,郑和、王景弘将要面对朝堂诸公禀报此事,担负巨大压力。
  
  此时若再被恐慌所扰,会影响二人判断。
  
  总而言之,对待神明之事,再怎么谨慎小心都不为过。
  
  他收敛心神,就见病猫重作猛虎,对着周遭街道、人群龇牙咧嘴,评头论足。
  
  “大明也不过如此嘛。”
  
  “虚假,皆为虚假!”
  
  “咦,那是何处?楼宇上怎站着那么多妇女,还在冲我们招手?”
  
  唐敬抬头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也就南方各府敢这么明目张胆将妓馆开在主街上。
  
  若在京城,寻花问柳唯有深入街巷,朝廷明文在职人等不得出入其中,唯有商贾平民可享此中之乐。
  
  更别提……
  
  诸位大人在前,这不是戳人痛处嘛。
  
  “唐敬,那是何地?”
  
  唐敬轻咳一声,义正言辞道:“不知!”
  
  “胡说八道,你对我还敢撒谎?”
  
  “就是不知……”
  
  “好好好,你给我等着!”
  
  队伍穿城而过,再万民欢呼下,最终来到一处庄园府邸门前。
  
  府邸大门一侧,就有三层高楼,上书“四夷馆”的牌匾。
  
  此处本就是为造访大明的各国使节所建,因每次归返都在泉州歇脚。
  
  也就有了董成峰所言,历年舰队归返,都有盛大宴席召开。
  
  一路入园,园中也引入江水,设立水榭庭院。
  
  来到一座正厅。
  
  王景弘告饶一声,就转身寻了过来,先冲各国使节示以笑容,便径直走到跳鱼等人身旁:
  
  “今夜将有接风宴席,而如今时日尚早,我先引诸位神使、贵使下榻歇息……”
  
  “待养足了精神,今夜必是笙歌鼎沸,觥筹交错,尽一夜欢愉!”
  
  通事连作翻译。
  
  就有府中下官、役者,开始带路安排;
  
  跳鱼、周若愚等人,自是由王景弘亲自带领,前往一处别院。
  
  待到了地方,他又道:“待会我命布行裁缝前来,为几位神使测量体态,赶制几件常服……”
  
  跳鱼等人都未带太多行李,行船数月,多是穿着与大明官民一样的服装,经船上老妇修改。
  
  如今登岸,王景弘自要有所表示。
  
  还涉及之后进京访问,怎能不准备几件合适的行头?
  
  ……
  
  政事堂中,众人落座对谈。
  
  福建布政司参政径直发问:“郑大人,我观那异邦使节中,怎还有蒙元后裔?”
  
  “前次西洋之行,郑大人就曾带回消息,海外尚有蒙元余孽苟延残喘,拥兵自重,成一地酋长、国主!”
  
  “此行可是又有发现?”
  
  “码头上那蒙元少年,怕是自出生就在异邦贫瘠蛮夷之地,浑然不知礼数……”
  
  “他莫不是还不知,大元亡矣!!”
  
  一番言语冷酷,怒气勃发。
  
  更引得场间众人共鸣。
  
  若非因那行香还愿的插曲打断,一众人等怎能任由一蒙元余孽,在大明国土之上如此放肆!
  
  然而,他们本以为一众太监正使也会同仇敌忾。
  
  不曾想,郑和十几人一言不发。
  
  气氛竟然再一次急转直下,陷入僵凝。
  
  正待那参政大人还要发问,郑和终于一叹:“诸位……”
  
  “那几人并非什么蒙元余孽;”
  
  “此间缘由,事关重大,恕我无法透露!”
  
  “而诸位大人更须知晓,于这泉州城内数日,万不能懈怠诸位尊贵使者,更要以最高礼仪待之……”
  
  众人脸上写尽了光怪陆离。
  
  “无非异邦城国使节,便是其君主来朝,也需敬畏我大明威仪,否则如何得以宣威海外?!”
  
  “郑大人,我不明白,所谓最高礼仪……是为何意!”
  
  “何意?!”恰在这时,王景弘归来,而人还未至,声先到——
  
  “若伤了小大人一根头发毫毛,我王某人第一个杀他全家,再请圣旨,诛其九族!”
  
  “王大人……”郑和猛地立起,想要出言劝慰。
  
  而布政司参政也已是被这番话语激怒,破口大骂:“王公公未免过了吧!!!”
  
  “陈某再无能,也为一方布政司参政,官居从三品……”
  
  “王公公还能杀我全家?!”
  
  “就为几个蒙元余孽?!”
  
  王景弘不怒反笑:“哈哈哈哈……”
  
  “蒙元余孽?”
  
  “郑大人,你可听到了?我只是出言警告,此人就对号入座了!”
  
  “若不将丑话说在前头,此人必将酿成滔天大祸!”
  
  他目光又扫过太监、少监等一众知情者。
  
  “诸位以为呢?”
  
  只见众人都是一叹。
  
  唰唰唰。
  
  俱皆离座而起,默默来到王景弘身旁,一同施压。
  
  “请陈大人自重,莫要自误而……累及家人宗族!”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