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星愿18年6月13日,类人机器人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突破,他们研制出了人造皮肤、皮下组织、人造肌肉、人造骨骼、人造血管。
他们在人类细胞中发现了类似于木星呆鱼的B1酶和B2酶的酶体系,这个酶体系在细胞复制中,可催化生成类似万能细胞的人类通用细胞。
他们使用人类通用细胞培养和繁殖了人类的皮肤、皮下组织、人造肌肉、人造骨骼的细胞。
6月15日,慧码计算研究工程院重新研制了5000EB内存条、2000万EBSSD的标准版,让它们体积缩小了数倍。
6月28日,慧码计算研究工程院研制了2EB内存条、500EBSSD和星硅3.0硅芯片的嵌入版,它们的体积微小,可用于诸如穿戴系统、虚拟现实系统、无人生产设备等嵌入式系统和标准计算机系统。
第二天,慧码计算研究工程院宣布,2EB内存条、500EBSSD和星硅3.0硅芯片的嵌入版的商用生产权开放,5000EB内存条、2000万EBSSD的标准版的销售权开放。
5000EB内存条、2000万EBSSD的标准版和2EB内存条、500EBSSD、星硅3.0硅芯片的嵌入版开始了大规模生产。
9月20日,类人机器人团队和慧码计算研究工程院联合,研制出了第一台人体器官3D打印机。
10月19日,类人机器人团队完全按照人类的骨骼结构体系,使用3D打印机打印不同形状的人造骨骼、软骨组织,用它们组成了一个类人骨架。
12月23日,人造皮肤、人造皮下组织、人造肌肉被打印出来。
类人机器人团队将人造肌肉与类人骨架组合,在上面覆盖人造皮下组织、人造皮肤。再通过大大小小的人造血管向皮肤、皮下组织、人造肌肉、人造骨骼供应营养液。
打造了一个中空的类人生物系统1.0,简称生物人1.0。
星愿19年2月9日,类人机器人团队加快了研制进度,在生物人1.0中加入了第四代人形机器人的内部电路、计算芯片、电子大脑、电子感官等体系,安装了20个2EB内存条和10个500EBSSD的嵌入版,融合了第四代人形机器人的体型设计,安装了慧云OS3.0机器人版操作系统,配备了微型核电系统和压缩营养液背包。
生物人2.0第一代原型研制成功。
通过4个月的测试和改进,生物人2.0第二代原型问世。他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再次改进。
9月2日,类人机器人生物人2.0诞生,它们背着一个由高强度合金制作的压缩营养液箱,每个季度要加注一次压缩营养液。
9月30日,500个生物人2.0生产完毕,被四大研究工程院取走,用于生产和进一步研究工作。
10月29日,我们和慧码计算研究工程院联合,在呆生计1.0计算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它体积大幅度缩小,使用10个全新的呆鱼芯3.0生物芯片、10个星硅3.0嵌入版、1个2EB内存条嵌入版、1个500EBSSD嵌入版。
慧码计算研究工程院研制了慧云OS生物计算嵌入版3.0操作系统。
呆生计1.0微型版问世,我们在呆生计1.0微型版里,安装了慧云OS生物计算嵌入版3.0操作系统。
11月12日,张华领导团队,在慧云OS的官网里公布了3.0版的民用系列的API,制作了慧云OS3.0民用系列的技术白皮书,可供下载。
此时的慧云OS3.0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态链,有官方的APP市场,里面有50多万个各科技公司开发的APP,可供下载使用。
12月27日,我们和慧码计算研究工程院联合对慧脑4.0平台进行了升级。
我们在它的配套系统里面集成了一个微型生物计算机呆生计1.0微型版,并开发了一套决策计系统,该系统运行在呆生计1.0微型版中,可根据任务要求,输出决策思路或计算结果。
慧码计算研究工程院研制了慧云OS3.0慧脑平台版。
我们将慧云OS3.0慧脑平台版安装在升级后的慧脑平台中,同时在慧云OS3.0慧脑平台版之上,研究了生物辅助决策系统1.0,简称生策1.0系统,它能根据大脑意念,生成任务要求,调用决策计算系统完成计算,在虚拟头盔的展示系统中,显示相关菜单,推荐决策思路和计算结果。
第二年,也就是星愿20年,2月1日。我们将生策1.0系统进行改进,研制了生策1.5系统慧脑版和机器人版。
我们将生策1.5系统慧脑版更新到升级后的慧脑平台中。
3月27日,慧脑5.0平台民用版研制完毕。
3月28日,星际科学研究工程院将呆生计1.0微型版和生策1.5机器人版增加到第四代智能机器人当中,第五代智能机器人的传统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诞生,它们会分析主人语言,帮助主人思考,给主人推荐决策思路和计算结果。
5月1日,军事科学研究工程院与我们联合研制成功了慧脑5.0平台军用版。
5月3日,慧脑5.0平台的配套系统进行大规模生产。
5月19日,类人机器人团队对生物人2.0进行改进,安装了呆生计1.0微型版和生策1.5,生物人3.0诞生,它们可以智能推荐解决思路和方案。
5月27日,生物人3.0、第五代智能传统机器人、第五代智能人形机器人进行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