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公元184年10月
张氏三兄弟尽皆伏诛的消息传遍天下,一时间各地零散黄巾纷纷请降,一些有实力的黄巾军也是即刻偃旗息鼓,黄巾之乱至此结束。
这一日,杨晟奉朝廷旨意,率领大军,班师回朝。
关于杨晟封赏之事。
为了此事,灵帝书房偏殿内,已经吵成了一团。
灵帝本来兴高采烈,享受平乱胜利,大封群臣的乐趣。便感到,只用半年时间平定百万叛乱,就算是武帝再生,也不过如此。可是封赏的事情刚开个头,自己的一个内臣心腹,一个外臣心腹就吵吵到了现在。
“陛下,杨晟从解长社之围开始,平冀州,幽州之地。斩张角,张梁,此二人皆是贼首。此番平叛,杨晟当据首功。今空缺,当让其进此位。凭借他的才能与名声,必定能治理好司隶之地,以为天下楷模……。”何进说道。
何进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只要杨晟当了这,执掌司隶兵马大权以为外援。便不惧张让等人了。
至于杨晟所提到的,去外地当一州刺史的事情,何进完全不认同。外州刺史,没有兵权,那里有这地位高。
张让怎么能不知道这何进的想法,便进言道:“陛下,一职,乃陛下近臣。然那杨晟去年才入朝为官,此职不可轻授。”
又道:“今有袁绍,屡立战功,幽州一战,更是对杨晟帮助良多,才有了他阵斩张宝之功。袁家四世三公,历代皆是吾朝股肱之臣。某以为,此人可当此职……。”
何进一边听着,一边对张让怒目而视。
何进也不退缩,若是眼神能够杀人,便也杀了张让千百次了。
一边是在内的心腹,一边是在外要有所依仗的亲戚,灵帝一时间两难。他看着两人吵吵了半个时辰,内急,便在侍从的搀扶下向里面走去,说道:“吾去去就来,你们好好商量一下,不可再争执。”
灵帝走了,张让与何进仇人一般对视,一时间大殿针落可闻,一旁的侍从畏惧两人权势,见他们发怒便不由自主的发抖。
“见灵帝还未现身,便说道:“张让,吾不愿与你再争此事,然随后的封赏之事,汝不可与吾争执。”
张让闻言心生疑惑,然他还真的没有别人可争,便说道:“可。但是,千石之下的封赏之事,吾等皆要做主……。”
何进一想,千石之下都是小官了,上不得台面,既然你要因此得些好处,也就算了。
两人便做了一番交易。
随后灵帝回来,张让便同意了对杨晟的封赏之事。灵帝见两人和气了,也就顺势答应了。随后,皇甫嵩,朱儁,袁绍,曹操等人的封赏,张让果然没有多言。
对于有大功之臣的封赏之事就告一段落。
次日,杨晟率领一千余骑兵在洛阳城外停下。很快,杨晟便来到了东汉皇宫。
城门楼上,便有等待的宦官大声道:“皇甫嵩,杨晟……,汝等入宫面君,其余等人,宫外等候……。”
杨晟便与皇甫嵩,袁绍,曹操,步行入宫门。
宫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皆是手持战戈长矛,威武雄壮的近卫军。
凡是杨晟到处,诸人皆低头。
不一刻,他便来到了德阳殿几十丈高的台阶下。便见朱儁等在南方作战的将军,已经先一步到达此地。双方拱手为礼,因在皇宫内,也不便多言。
就见大殿内走出一人,洪亮的喊道:“宣……,诸平叛有功之臣,入殿觐见……。”
“宣……,诸平叛有功之臣,入殿觐见……。”
“宣……。”到得三声传宣逐一连接下来,才到殿下最后一处台阶。
殿下诸人,带着笑意彼此看了看。上千年来,“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思想,让这些人一生的志愿,便是建功立业,封侯荫子。所以,他们的面上是难掩的喜悦。
立于众功臣之首的皇甫嵩,朱儁作为数朝元老,此次平叛也是首功,他们为先行而互相谦让。
便在此时,就见一条鲜红的披风,随风舞动。一个高大威武的身影,在一旁走出,当先迈上了台阶。
瞬间,殿下诸人,诸守卫,千余人的目光汇聚了过去。
与“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皇甫嵩等人不同,
杨晟此刻,他已经甩开皇甫嵩等人十余米,然而胸中的豪情,促使着他脚步不停。距离那宽大十余米的殿门越近,他的心,跳动的越快。
台阶两侧的羽林卫低头行礼,“这是吾大汉平叛的功臣……。”
“吾当以此人为榜样,光耀门庭,名声彻与宇内!”他们羡慕,仰慕中想到。
皇甫嵩,朱儁相视一笑,便随后向上走去。
他们动身,袁绍,曹操等人,才先后依次向上而去。
曹操望着向上而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嫉妒,面无表情,暗骂道:“可恶的杨子悠,汝凭什么先行!”
十余人先后跟进,拘谨前行,与杨晟相比,少了一些洒脱。
皇甫嵩望先行的杨晟,那一股扑面而来,向上的气势,令他的心,升起一丝悸动。“杨晟,舍汝其谁!”
当杨晟迈过最后一个台阶,站在殿门前平台的时候。通过敞开的殿门,可以看到殿内的景象。文武百官列整齐的队伍,人数众多,但无一丝杂声。
威严的,有一丈高的皇陛,雕刻着九条五爪金龙。陛前坐着一人,面目朦胧,但有雄伟的皇陛衬托,难掩皇威浩荡的气概。
“这就是皇帝上朝的宫殿,果然气势不凡。”
他心里一动,便也就此止步。
片刻后,皇甫嵩等人到来。
“宣……,诸功臣入殿觐见……。”
侍从听到,这才让行。
杨晟大步走了进去,皇甫嵩想要提点一下,可也没有机会。
德阳殿占地数千平方米,巨柱如林,玉壁目不暇接。气派非凡,令人侧目。
就见一丈高的皇陛上,坐着个干巴老头,瘦长脸,三缕长髯。眼中有些神采,不过脸色枯黄,一副不久人世的模样。身材整体瘦弱偏小,坐在宽大的皇陛上,不成比例。
“好在皇陛威严,就算是头猪坐上去,也是有一番独特气势的。”杨晟想到这里便暗乐,不过气机牵引,他庄重的拜倒余地,呼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甫嵩见杨晟礼仪行的端正,松了口气。
“诸位爱卿与吾大汉有功,张让,宣旨……。”灵帝便说道。
“中平元年,天子灵皇帝诏曰:北中郎将杨晟,斩敌首,剿灭黄巾有功。其人素有贤名,忠义有加。封领。赏金三百斤,银两千斤,绢匹五百以为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