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寒门望庶 / 第二章 两个张瑾

第二章 两个张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瑾有点懵,作为一个出生于21世纪,接受马克思思想改造的现代化青年,实在无法接受当前这个局面。
  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人死不能复生这个是个铁板钉钉的事实,但张瑾死而复生了,不是道听途说,他就在经历。
  其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多少了解过,人只有在和时间赛跑的时候,赢过时间才能穿越过去,但自己发生车祸时,那辆二手破大众最高时速也就180,身为当事人,他能肯定当时的车速绝对没有超过这个速度,所以自己为啥会穿越,而且看身边人的着装,至少也是大清之前。
  最最让人难受的是,重生了,穿越了,但穿越后的自己,竟然不能控制身体,更诡异的是,自己的这幅身体可以自己活动和说话,此时的张瑾就像是寄生在他人身上一样。
  讲道理,穿越也好,重生也罢,一般这种情况下,身体的原主人意识不是早就不存在了吗?这个设定是啥?玩精神分裂流吗?
  如果只是寄生在这个和自己重名的家伙身上还好,万一两个人的意识来个二选一或者是融合,最终谁会存在,以自己倒霉的运势,怕是很难苟活。
  这厢,现代版的张瑾正在担忧自己的命运,那厢,原身体的主人“张瑾”似乎也发现了身体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但具体是那方便,属实难以察觉的到。
  两个张瑾各怀心思,各自在同一个身体内辗转,不多久,天色渐暗下来,这幅躯体的母亲逐渐心里不支,趴在床头昏昏然睡了过去,昏黄的油灯下,伴随着床边的虫鸣,土著张瑾也进入梦乡。
  就在土著版张瑾进入睡眠的那一刻,两个灵魂下意识的发现了对方。
  “你是谁?”
  “你是谁?”
  “张瑾”
  “张瑾”
  就像一个站在镜子面前的人发现镜像中的自己一样,两道灵魂相互“看”到了一模一样的自己。所不同的是,镜像中的自己有了自己的思想。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两人都觉的像是在做梦,但这种感觉和梦境不一样,显得十分的真实,真实的让人有点害怕。
  不过,“土著”张瑾显得更为慌张一些,毕竟在这个怪力乱神的年代,很多无法被解读的认知都会被附会上一层神秘色彩,他觉得自己碰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也许是,现代版的张瑾发现了这个稚嫩一些的张瑾,有些慌张,于是小心的道,“我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会相信吗?”
  “......”
  “你多大了?”张瑾找了个话题。
  “虚岁一十有一”,小张瑾答道。
  “嗯,嗯?十一岁”,现代版的张瑾愣了一下,难怪,自己已经22岁了,算是一个成年人了,为啥那么轻松的被一个中年女子抱住,又一寻思,对呀,可不是个小孩子嘛,怪不得总感觉哪里不对,自己重生后的这幅躯体是一个少年摸样呀。
  张瑾,略微思索了一番,用一副拿腔拿调的语调道,“不知今昔何昔?”
  “永和九年”,小张瑾弱弱道。
  “永和九年?”张瑾脑中亮光一闪,心说好耳熟,心中不免嘀咕起来,“永和九年...永和九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映带左右,引以....曲水,列坐其次...”
  “我靠,《兰亭序》,王羲之的兰亭序”,张瑾兴奋道,“难道我穿越到了晋朝?”
  “王羲之?兰亭序?那是什么?”小张瑾也明显一怔,但听到对方吟出一大段文章,且句意深远,词汇优美,不禁问出声。
  “哦,哦,没啥”张瑾转念一想,之前看那少妇穿着单薄,并未着厚实的冬装,想必当下应该是春末夏初之际,王羲之的《兰亭序》虽说也是春天写就的,但以西晋当时的交通状况,应该很难传播的人尽皆知,于是张瑾解释道,“这是一个十分厉害的文人写的一篇文章,你在大一些应该就能知道了。”
  为了转移话题,于是在再问到,“不知,小弟弟是否有进学?”
  “未曾”,小张瑾语气微微一黯,“不过,正跟随娘亲学习《论语》,不知算不算进学。”
  “当然算啦”,没想到自己酸溜溜一句进学,刚好刺到了小张瑾的痛处,于是小心翼翼的道,“只要是学习,不管是在学堂之内,还是双亲教导,都是进学,哥哥之所以能背出兰亭序,嗯,背出这篇文章,也是我爷爷当年教导的好呢”,当张瑾说出能背诵《兰亭序》时,不免有些汗颜,说实话,这篇文章,他也就堪堪记得开头几句,剩下的全部交回老师了。
  “是的,是的,娘亲当时也是如此讲的”,小张瑾不免有些得意,“娘亲还说,即便不去学馆拜先生,以瑾儿的聪慧仍比两个哥哥厉害呢”。讲到此,小张瑾不免又有些拘谨起来。
  漫漫长夜,张瑾和小张瑾闲谈了很久,才逐渐了解到了这个世界,尤其这副身体所处的环境。这个和自己重名的小家伙,身世了不得,乃是三国时期,曹魏派系下,曹操的得力干将张郃后人,张郃官居征西车骑将军,曾被曹操封为鄚侯,在一场战争中阵亡之后,其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第四子还被明帝封了赐给他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而张瑾居然是张郃第二子张弘的后人,算是张郃本人孙子的孙子。
  有一句诗概括的比较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到两百年的光景,张家便败落下来,虽然三代当中也有做官,但始终不入流,虽比不得王侯之流,但也比寻常百姓家来的富足。
  张瑾的父亲张岱,受祖辈恩荫,在都城邺城也谋得了一个不入流的微末小官,如果在张瑾一代无法发迹的话,张家将直接掉入平民百姓之流,彻底泯然于社会底层中了。
  透过小张瑾的话语,张瑾了解到这个世界,和自己所知道的那个西晋不一样,在这个世界,当今朝代仍然叫大魏,已经传袭了好几代君主,每一代君主颇有些励精图洽的意思,至少当前的政局颇为安定。
  可能是父亲的原因,也可能是道听途说,当然这个世界的男孩颇为早熟,十一岁的年纪就对时局有了很多的认知。据小张瑾讲,有个叫曹髦的君王,他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这家伙特别厉害,设计将大奸臣司马昭斩杀,稳定了朝堂,经过他的仁政,大魏朝已经延绵了好几代君王,他的事迹总能在市集说书先生那传唱好久,这也是小张瑾为数不多的消遣项目。。
  张瑾在小张瑾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听得是一愣一愣的,心中一个卧槽,卧槽的惊叹。当然他的惊叹不在于这位皇帝如何之睿智,而是曹魏并没有被司马家篡夺天下,着实是吃了一惊。
  当然,历史也是有巧合的,当前皇帝年号也是永和,如果是东晋的话,这个时间还有可能一睹书圣王羲之的风采,不知道在这个大魏朝能否同样看到他的身影?张瑾如是感叹道。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