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燕云长河志 / 第十二章 葛蛮儿坦言身世 罗刹天初现端倪

第十二章 葛蛮儿坦言身世 罗刹天初现端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刑部天牢,冷峻森森,铺首和壁上的狴犴之形,张牙舞爪,血口利齿,仿似昭明律制之森严,天网恢恢之意象。而在这天牢之内,却别有一室,布置稍齐当,勉若寻常客房,桌几等物也算洁净。虽止有一小窗透进些许微光,也稍吹进丝丝清风,荡涤着屋内浊气。
  就在这室内,姬六郎和李释援正守着还意识朦胧的葛蛮儿。李释援正徐徐喂服汤药与她喝下,姬六郎在旁看着,也颇感欣慰,言道:“姑娘真是天佑之人,竟度了此劫。这大半日间,蛊虫应已消散十之七八,已无性命之虞,余者尚需慢慢调息。”
  原是姬清源在中郎将处盘桓之时,文绮兰安顿好葛蛮儿、姬六郎,便出了刑部打探消息,正遇也至政德坊寻她拿主意的李释援和王僧佑。三人便又央了刘金刚将李释援换入,一来在天牢内也多些照应,二来也念及这多情郎君的殷切挂念之情。诸事已毕,便和王僧佑伴当,寻这姬清源消息。
  李释援略带泣涕施礼言道:“多谢六阿叔劳费心神,竭力医治。”
  姬六郎却欠身答礼:“还是这位姑娘体质非常,药草之助,止有三分功劳,还需自身气血克制这蛊虫之毒。”
  葛蛮儿神情渐缓,虽未能下榻,但也在榻上略欠身施礼,谢到:“多谢郎中医治,多谢郎君等全力回护,贱奴方才全的此躯,侥幸苟活,救命之恩,无以为报。”
  正说间,就听得脚步声由远及近望这厢而来。“咔哒”狱吏开了室门,便见了姬清源等三人。李释援欣喜若狂:“大人您安然无恙啊。”姬清源却轻描淡写道:“与中郎将叙叙旧而已。”
  话不多言,众人此时都关切着葛蛮儿,围拢过来,或站或坐,满心欢喜望着葛蛮儿。一是经了这一番众人皆视蛮儿有如姊妹之情,二是这蛮儿开了口,道出一二内情,也不负了这几日辛劳,一番涉险。
  葛蛮儿重又施礼,答谢众人相救相护之情,略思绪一番,言道:“多蒙诸位之恩,若有想探知之情,妾若知晓,必当言无不尽。”
  李释援先忙问道:“姑娘出身何处,如何来京啊?”姬清源心想,这姑娘出身确实关切案情,便未阻拦。
  葛蛮儿先看一眼李释援盼切的神情,低首摆弄双手,复又抬首说到:“妾身确是西南人氏,洱海之南仡家人,本名仡麻洱雅,家在银生城,父本是茶商,家中并有茶山十数顷。虽处西南蛮地,但家父经年往来成都,岭南,吐蕃等地贩茶,颇知汉家礼数。”
  说到此,葛蛮儿突然一顿,稍作思虑,缓了气息,又言道:“昭祉十六年,南招入寇,深入我朝边地,妾家亦受侵夺。赖得我父勤勉,辛劳经年又复家资。可谁料康和五年,日南道府军说是奉了益州大都督之命,需仔细查验通南招之间细,强夺妾家产业、茶山,妾与父母皆为通寇之犯,锁铐送监,徙至成都囚禁。其实,南招敌退后,朝廷早已厘清曲直,妾家自是清白,谁知却又蒙此冤屈。。。”
  说到此处,葛蛮儿早已泪眼簌簌。文绮兰听得也不禁潸然泪下,在坐无不动容,李释援竟抓起蛮儿之手,深情望着蛮儿,怜惜心疼之情早溢出神情之外。葛蛮儿也不挣脱,低眉瞧了瞧这郎君,摸了摸泪眼,接着说道:“妾本以为此生终矣,却不知一阿姐似来狱中寻人,见了妾身,便即搭话,说是其在罗刹天主坐下侍奉,现拣选女子为天主效命,天主神通庙堂,与益州大都督交厚,可免一众家眷之罪。妾本将信将疑,但走投无路权且一试。”
  听闻此言,姬清源兀自嘀咕:“益州大都督?罗刹天主?”即问言:“可是那罗刹天主指使你来京的?”
  葛蛮儿答道:“是也,这阿姐拣选了妾身,便在坊中教习弹唱诸般,半年有余,又传授巫蛊等术,总约一年有余,康和七年便送至京城,逼迫在栖梧楼中生计”
  “京中青坊甚多,为何单送至这栖梧楼?”姬清源确是机敏。
  “盖因这栖梧楼主家,也是罗刹天众,是那罗刹天主在京中的主事。”
  “可知主家姓名?”
  “名讳不知,只知唤作杨二郎”
  “那你父母可脱罪否?为何不寻机逃脱?”文绮兰听得葛蛮儿身世,深感同病相怜,不禁平添许多关切之情。
  说到此,葛蛮儿又是一阵泪汩,文绮兰也忽觉得自己唐突了,正要抱歉间,葛蛮儿字字语重的说道:“我爷娘虽是脱了罪刑,但只能入皇庄役使,日夜劳作,甚是辛苦,更兼这皇庄竟是妾家茶山所在,只将茶山主人俱按通寇之罪论处,强占茶山变作皇家供使。而我父母俱为役使,实为其所执,妾但有不从,即便威胁,妾不敢忤逆一二。”说着已是泪如雨下。。
  听至此,众人皆默不做言了,本就死寂的天牢,更是静的能分辨出虫蚁之迹。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