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 / 第二十章:全力支持于谦

第二十章:全力支持于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宣武城的杨洪和大同的郭登都已经发了急报,也先不再在这两个地方逗留,率兵南下了。
  南下是去哪,目的很明显,紫荆关!
  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也是自宣大往河北而去想要入关的毕竟之路,人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紫荆关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也便是时人所称的内三关。
  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这便是时人对这座关口的描述,可既然如此险要,也先却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入关?
  原因就在于两个,第一,紫荆关的守将守备都御史孙祥的名气不如宣武城杨洪及大同郭登那样大。
  也先意图快速入关从而趁势攻取京师,自然柿子要捡软的捏。
  第二便是兵力,紫荆关是内三关中驻守兵力最少的,只有两万余人,还都是二线的预备役。
  实际上,于谦听说瓦剌围攻紫荆关的消息并不吃惊。
  朱祁钰甫走进华盖殿,便听见于谦的大嗓门喊过来:“陛下,你总算来了!”
  “今晨的消息,瓦剌进逼紫荆关了,形势不容乐观。”
  “臣有几个提议,不知…”
  这几天,朱祁钰都没怎么睡好,回去也就才睡了四个多小时就被喊了过来,现在脑子还有些发昏。
  摇了摇头,说道:
  “于爱卿,朕先有话要说。”
  于谦一愣,随即躬身道:“陛下请说,臣听着呢。”
  朱祁钰站起身来,环视华盖殿中的四十余名朝臣,大声说道:“于尚书的能力,最近几日诸卿应该也是有目共睹。”
  “朕......r#朝臣们心道也是,现在谁还在乎朱叫门的死活。
  在他们看来,朱叫门死在瓦剌是最好的,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还接什么?
  没人说要把他接回来,就是因为不想再提,您老人家还一直提,都知道朱叫门是你太后的儿子,可是也别太过火了。
  “于尚书…?”孙太后似乎没有意识到群臣心下的鄙夷,还是满脸希冀的望向前方。
  于谦也不得不暂且放下到嘴边的脏话,叹了口气,说道:
  “现在想要进攻京师的还不只是瓦剌,还有脱脱不花的鞑靼骑兵,他们现在就在北边的关外耀武扬威,离京师就只有一个城墙的距离。”
  “京师缺粮,这才是火烧眉毛的事,若京师没了,我们拿什么去迎回上皇?”
  这话,于谦已经是相当给她这个太后面子了。
  听这话,孙太后不吭声了,朱祁钰坐在皇位上也是笑着摇了摇头,不知这是嗤笑还是无奈。
  一名御史出列说道:“京师眼下存粮充足,足以应对瓦剌的入侵,我看,不必再耗费人力、物力再去运粮了。”
  吏部尚书王直立刻冷笑:“眼下京师的存粮的确充足,可日后瓦剌来袭,城外的人全都要迁到城内,一旦被围,还够吃吗?”
  “要是瓦剌围上个一年半载,大家岂不是都要饿死?”
  那御史悻悻退回,这时,徐有贞出来说道:“吏部尚书莫以外我大明的勤王之兵都是吃干饭的吗?”
  “一年半载这么长的时间,天下的军队也早就赶到京师来了,到时候被围的不是我们,可就是瓦剌了!”
  其实这话,倒也有些道理。
  也先是轻骑入关,即将孤军深入,就凭借一个土木堡大胜的军威才得以如入无人之境。
  要是在关内拖了个一年半载......,恐怕他还真不敢待。
  此言一出,立即在华盖殿上引起了一场论战,朱祁钰看着这副乱象,皱紧眉头。
  火烧屁股了,还争论这个?
  于是,壮着胆子大声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争论要不要运粮?也先已经在围攻紫荆关了诸位!”
  “你们觉得就算韩青及时赶到紫荆关,又能守多久?”
  “现在我们应该商议的,不是应不应该运粮,而是应该怎么尽快把通县粮库的数百万石存粮运到京师!”
  于谦赞许的看了一眼皇位上的那个人,说道:“陛下说的不错,多一些粮食存备总是没错的。”
  廷议才刚安静下去,就听徐有贞喊道:“臣以为,应该将通县的存粮付之一炬,我们没有办法运来如此多的粮食,不能便宜了瓦剌!”
  在朱祁钰看来,徐有贞的这个提议,简直是脑子进水了。
  然而正是这个看似脑子进水的提议,得到了在场大多数朝臣的支持。
  朝臣们和徐有贞事先没有通过气,赞成这个提议,只是因为他们觉得徐有贞的话没错。
  通县粮仓里的粮食看得见,吃不着。
  到现在安排民工运输也有快半个月了,运过来的粮食三十万石都没到,耗用大量人力不说,还很危险。
  没人知道瓦剌、鞑靼的骑兵到底什么时候能打过来,万一在运粮的时候打过来了,运输中的粮食以及尚在通县的粮食,自然直接成了也先的军粮。
  一旦瓦剌军队突破紫荆关,前锋骑兵想要抵达通县,也就是几天的时间。
  朝臣们议论纷纷,在他们看来,除了一把火烧掉,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但是在朱祁钰看来,这个问题根本不至于这么麻烦。
  
  
  
  ,恐怕他还真不敢待。
  此言一出,立即在华盖殿上引起了一场论战,朱祁钰看着这副乱象,皱紧眉头。
  火烧屁股了,还争论这个?
  于是,壮着胆子大声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争论要不要运粮?也先已经在围攻紫荆关了诸位!”
  “你们觉得就算韩青及时赶到紫荆关,又能守多久?”
  “现在我们应该商议的,不是应不应该运粮,而是应该怎么尽快把通县粮库的数百万石存粮运到京师!”
  于谦赞许的看了一眼皇位上的那个人,说道:“陛下说的不错,多一些粮食存备总是没错的。”
  廷议才刚安静下去,就听徐有贞喊道:“臣以为,应该将通县的存粮付之一炬,我们没有办法运来如此多的粮食,不能便宜了瓦剌!”
  在朱祁钰看来,徐有贞的这个提议,简直是脑子进水了。
  然而正是这个看似脑子进水的提议,得到了在场大多数朝臣的支持。
  朝臣们和徐有贞事先没有通过气,赞成这个提议,只是因为他们觉得徐有贞的话没错。
  通县粮仓里的粮食看得见,吃不着。
  到现在安排民工运输也有快半个月了,运过来的粮食三十万石都没到,耗用大量人力不说,还很危险。
  没人知道瓦剌、鞑靼的骑兵到底什么时候能打过来,万一在运粮的时候打过来了,运输中的粮食以及尚在通县的粮食,自然直接成了也先的军粮。
  一旦瓦剌军队突破紫荆关,前锋骑兵想要抵达通县,也就是几天的时间。
  朝臣们议论纷纷,在他们看来,除了一把火烧掉,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但是在朱祁钰看来,这个问题根本不至于这么麻烦。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