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逐鹿 / 第22章 兵者

第22章 兵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卢植第一课给刘绩讲的乃是【道】君道、臣道、孝道。希望刘绩能做一个忠君,爱民,孝顺之人。听的刘绩非常有深意,完全没有啥子可以搭话的。
  今日给刘绩上的一课为【何如而可为天下】怎样才能治理好天下!
  刘绩听见着标题心中真吓了一跳,竟然给我讲这个?真的好嘛?刘备是不是也学过?……会不会是我理解错了?
  对于已经收下的弟子,卢植并不避讳,畅所欲言。
  卢植瞧见刘绩在走神,便问他可知道如何才能治理好天下?
  刘绩身为后世三好青年当然知道,后世的天下大同理念,然而不能说呀!讲出来怕就当场没了……
  刘绩拱手:“心灵是九窍的统帅,君主是百官的领袖。官员做好治理,君主要给予赏赐;做坏事的,君主就会施加惩罚。君主要根据臣民的是非善恶,或赏或罚,臣子就会尽心效忠君王,君王也不用过度辛劳了。
  圣人通过这样的方法,把赏赐用在恰当的地方。遵循事物之间的规律,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此乃绩浅薄之议,望老师授于一二。”
  卢植摸着胡须,微微皱眉,笑容和煦,赞赏道:“嗯,勃裕,你言不错,然而并不全面。”
  “还望老师指点!”
  “太公曾言,君主的器量盖过天下,然后才能包容天下;诚信盖过天下,然后才能约束天下;仁爱盖过天下,然后才能怀柔天下;恩惠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保有天下;权势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不失天下;遇事果断毫不犹疑,就象天体运行那样不能改变,象四时更替那样不可变化一样;这六个条件都具备了,然后就可以治理天下。
  上官者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天下人就欢迎他;使天下人受祸害的,天下人就反对他;使天下人遭到杀戮的,天下人就仇视他的残暴;顺应天下人意愿的,天下人就归附他;造成天下人贫困的,天下人就憎恶他;使天下人安居乐业的,天下人就把他当作依靠;给天下人带来危难的,天下人就把他看成灾星。
  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占有这个治理天下的位置。你可明白?”
  卢植摸着胡须感慨,认真的教导着刘绩。
  “!…!老师!就算你相信我不会乱说,也不必这话都讲给我听吧……”刘绩表示内心很怕。
  “学生求学,不仅是为了自身更是为了匡扶天下。”
  刘绩立刻表明自己的心迹与奋斗的态度。
  卢植也不说自己明不明白,只说判断的标准在自己心里,他会在日后的岁月里进行判断。
  第二堂课的内容是选士,练士
  卢植教导道:“把军队中有勇气的、不怕牺牲、不怕负伤的人,编为一队,叫冒刃之士;(迎着刀锋,形容勇敢无畏)
  把锐气旺盛、年轻壮勇、强横凶暴的人,编为一队,叫陷阵之士;(陷队,勇敢陷阵之士,即今之敢死队)
  把体态奇异,善用长剑,步履稳健、动作整齐的,编为一队,叫勇锐之士;(明号审令)
  把臂力过人能拉直铁钩、强壮有力能冲人敌阵捣毁敌人金鼓、撕折敌人旗帜的人,编为一队,叫勇力之士;(勇猛有气力)
  把能翻越高山,行走远路、轻足善走的人,编为一队,叫寇兵之士;(山地作战厉害的特殊士卒)
  把曾经是贵族大臣而已失势而想重建功勋的人,编为一队,叫死斗之士;
  把阵亡将帅的子弟,急于为自己父兄报仇的人,编为一队,叫敢死之士;
  把曾人赘为婿和当过敌人俘虏,要求扬名遮丑的人,编为一队,叫做励钝之士;
  把因自己贫穷而愤怒不满,要求立功受赏而达到富足心愿的人,编为一队,叫必死之士;
  把免罪刑徒,要掩盖自己耻辱的人,编为一队,叫幸用之士;
  把才技胜人,能任重致远的人,编为一队,叫待命之士。这就是军中选编士卒的方法,用兵者不可不详加考察。
  冒刃之士,陷阵之士(军队混乱时,可在逆境稳定战局)
  勇锐之士,勇力之士(战局僵持,可用于突袭敌军大旗)
  寇兵之士,死斗之士,励钝之士,幸用之士(皆可用作攻坚,先登)
  待命之士(中军,督斩队)
  刘绩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听着,不落下一丝一毫。
  卢植看着如此兴致勃勃的刘绩,不仅来了考教的想法。
  “勃裕,可否在选练上,寻出教战?”
  刘绩脑中思索着,首先无一例外的想到练兵大能吴起!
  刘绩答道:“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吴起曾言,将士常常战死于没有打仗的本领,失败于缺乏灵活的战术。所以,用兵的法则,以教育训练为先决条件。一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十人;十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百人;百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千人;千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万人;万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全军,教练完成后,再进行百万大军的合练。这样,就能组成强大的军队,立威于天下。
  战法的训练要教会部队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阵法与战术训练要教会部队懂得怎样由圆阵变方阵,由跪姿变立姿,由前进变停止,由向左转向右,由向前转向后,由分散变收拢,由集结变疏开。各种战法、阵法和战术变化都进行认真训练之后,才可以给部队配发兵器。这就是为将帅者对士卒的职责。”
  古代兴兵打仗,并非想象中练练队形,试试兵器,那么简单。
  必须首先训练部队学会怎样作战。全军将士只有平时经过严格训练,全面掌握疏开、收拢、集结、分散的战术方法,完全熟悉停止、行动、前进、后退的作战号令,那么,使用这样的部队对敌作战时,他们在看到指挥旗帜的不同挥动而应变自如,听见鸣金击鼓的不同声响而进退得当。这样,就能战无不胜。诚如兵法所说:“使用未经训练的民众去作战,就意味着白白抛弃他们的生命。”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