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高氏子 / 第六章 书院之行

第六章 书院之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颖川书院是由荀氏八龙之父,一代大儒荀淑所立,现在的山长正是荀爽。而书院现在是山长荀爽与水镜先生司马微一同教导。
  颖川书院本是为了方便荀家子弟及颖川各大家族后人方便读书而见,所以书院就在颖阴城内,距离荀家不远。
  高干进城后,直奔书院而去。到了书院门口,护卫没见过高干,便把高干拦了下来,问道“你是什么人?”高干看了一眼护卫,回道“我是书院学子,今日第一天来”。护卫也知道这几天有一学子要来求学,便对高干说“你且等我一下”。便进入了书院,去寻山长荀爽。
  荀爽听闻有学子说是第一天来,便知是高干到了。嘱咐护卫“你去把他带过来吧”。护卫听后赶忙出来,不大一会,便带着高干走了过来。
  到了荀爽屋中,高干赶忙行礼。因此时是在学院之中,不便叫舅祖便开口说道“学生高干,见过山长”。荀爽点头应了一下,开口道“你既入我书院,便要守书院的规矩。首先书院中绝对不得带仆人丫鬟入内,这点你要谨记。而后是书院同窗要互相友爱,不得欺凌同窗。书院中不得饮酒玩乐这点你也要记住。”说完这里条规矩,高干连忙点头应是,说道“学子定不会犯,还请山长放心。”听高干这么说,荀爽也知高干恭谦有礼,应该不会如此,也就不再说这些,又开口道“我再与你说一下其他事。书院中现在是由我和水镜先生讲学,每三天于书院中讲学一次,并考校功课。每次是午时开始讲学两个时辰,其他时间你自己温习即可”。见高干点头,又说“今日正是讲学的日子,你且先下去吧,待午时过来听我讲学即可”。要知道这时的书院可不是后世的学校,来学习的也都是本地各家公子或其他地方的俊才。自然不用像小学生一样每天由先生手把手教学。在这学习的人更多是为了如高干一般结交朋友过是为自己寻一个无论是治学还是未来为官的引路人。而真正讲学,荀爽身为荀家家主,事物繁忙,也只不过是起一个引领的作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里又不是蒙学,岂会手把手教你。高干听后点头说道“学生明白了,山长您且先忙,学生便先下去了”。然后躬身退出荀爽房间。出来后高问了一下时间,竟才刚到辰时。离荀爽讲课还有两个时辰。
  此时学院内并没有什么人,学子们也都不会来这么早,高干自然不能在这里干等。便转身出了学院,想了一下,直奔荀家而去。
  到了荀家门口,叫开门,门房很快出来。门房已经认得了高干,自不会阻拦,问道“不知高公子要找谁?”高干回道“我今日来找荀攸兄长,不知兄长今日可在家中?”门房赶忙说“孙少爷正在书房温书”。然后又赶忙叫来一个下人,带高干向荀攸书房而去。
  高干敲门进入荀攸书房,正见荀攸与荀彧叔侄二人正在聊天。赶忙行礼“我今日来书院报道,才知要到午时讲学,便来讨扰兄长与舅父了”。二人一听也明白了怎么回事。荀攸说道“正好,先坐,我等先聊天,待时辰到了,再一同去书院听讲”。一旁荀彧也道“时候还早,你且先坐下聊会”。
  高干找了个位置坐下,便与而人一同聊了起来。三人中无一庸人,在一起谈古论今,针砭时弊说得好不痛快。
  三人畅谈,时间自是过得飞快。很快便有仆人进来说以过了巳时,还有半个时辰便到午时了。三人赶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物便一同向外走去。
  三人很快到了书院,此时以陆陆续续又学子进来了。三人刚到没多久,便见戏志才、程昱等人也都陆续进来。众人寒暄了一番,便都进入待会讲学的讲堂之中,各自寻一条案坐下。而高干却并没有进去,而是在门外侍立等待荀爽。
  不多时,就见荀爽走了过来。一见门外站着的高干,走到门口对高干说道“你且随我进来”。然后带着高干一同进入了讲堂之中。进入讲堂荀爽站在讲台上,高干侍立荀爽身后,一动不动。荀爽回身看了一眼高干对台下众学子介绍道“这位是陈留高干,也是来书院求学的学子。你们以后都是同窗,高干新来颖川,你们要多多帮助”。台下众学子齐声应是。然后荀爽转身对高干说道“你也下去找个位置坐下,我要开始讲学了”。高干点头应是,然后走下讲台见前方条案已经坐满,便走到后面在旁听生小郭嘉身边寻一条案坐下。
  见高干坐在了自己旁边,小郭嘉一顿对高干挤眉弄眼,高干也是微笑回应。而荀爽见高干已经坐下,也到讲台上条案后的蒲团上盘腿而坐。然后拿起条案上的一本书,对台下众学子说道“今日我讲《孟子•梁惠王》一篇”。然后拿起书,讲解起来。
  要说荀爽不愧为当世大儒,其学问之深远非一般人可比。讲起书来深入浅出,又能结合时事,听得台下众人如痴如醉。
  很快待荀爽将写一篇讲解完之后,荀爽又问台下学子可有没听懂得地方。然后对众学子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然后又挑了几处晦涩难懂之处再次讲解。这一来,不知不觉中,便过了一个多时辰。而台下众学子皆如听天籁,丝毫不觉时间流逝。
  讲完书中正文之后,荀爽便开始考校台下众学子的功课。荀爽一一提问,就连今天第一天来的高干和旁听生郭嘉都没放过。
  待众人都考校过后,两个时辰的讲学也就过去了。
  而讲学完毕后,高干并没有回家去,而是跟着荀攸又来到了荀府。随荀攸进入了书房。待两人都坐下,高干说道“这些日子家中诸事多谢兄长帮忙,否则也不会这么顺利,小弟今日还有一事想请兄长帮忙”。荀攸听到这说道“你我本是兄弟,何必如此见外。有什么事你与我说便是,但凡我能做到,又岂有不帮之理”。高干听后,对这个一直尽心帮助他的兄长心中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对荀攸说道“感激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日后但凡有什么事需要我的,我绝不推脱”。然后又说道“兄长,我这次想请你帮忙给我找一些落魄学子,你也知道我那庄园新立,各处都缺人,我找了一些流民孤儿,想找一些落魄学子来当先生,教他们文字日后帮我处理一些事情”。荀攸轻轻点头,其实他对高干的那个庄园也是十分好奇,这些日子又是招募流民又是寻找孤儿,这其中他还帮了不少忙。不过也没细问,而是直接说道“这事容易,颖川之地文华兴盛,落魄学子自是不少,但不知你要找多少人?”高干听了,想了想说道“三五十人吧”。荀攸听后说道“好,这些日子我便帮你问问,待人找齐了我便给你送去”。高干又是连声道谢。说完正事,两人又聊了一会高干便告辞离开了。天色已经见晚,荀攸也没多留。将高干送出荀府,高干便乘马车回庄园而去。
  回到庄园,高干首先便叫来管事,询问今日事情。管事回道“少爷,今日孤儿与流民数量都已清点完毕,一共是收留了孤儿两百三十二人,而流民中壮丁一千两百三十五人妇女一千单九名儿童三百四十七人。现在孤儿以全都送到学舍中有一管事专门在哪里管理,还有一些妇人在哪照顾。壮丁也都一点一点往校场安置,再有一两天也都能安置得当”。高干听后十分高兴,对管事更是连连称赞。又问了管事一些家里事情后,便让他退下了。
  然后高干去饭堂用了晚食之后,回到了书房先叫来高览二人一同读了一时辰的书,然后让人将黄忠也一同请过来。黄忠一进来,三人赶忙起身行礼。黄忠摆摆手“我虽教导你三人武艺,却也是因高家相请,算不得你们几人的老师,以后也不要再这么多礼了”。然后便找一条案坐下。高干三人也随之坐下。然后高干拿出来《步兵操典》给几人讲解起来。几人都是过读书的人,又都精通武艺,所以对于高干的《步兵操典》理解起来也很快。高干又给众人讲解了半个时辰,见外面天已经黑了,又使仆人将几个人各自送回住所,高干自己收拾收拾,也便睡下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高干的事情并不多。工匠那边他打算等这些流民孤儿的事弄完以后再去处理,那可比这些流民难弄不少,到时候还得一点点实验,这个急不得。而眼下他能准备的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便是等着请求荀攸帮这找的先生来了。这段时间高干自然是十分轻松,每日便是在家读书习武。每三天去听一次讲学。这样悠闲的日子过了半个月,荀家传来消息,高干要的学子招够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