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高氏子 / 第二章 抓周

第二章 抓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时间匆匆本就过的飞快,对于本就嗜睡的小婴儿高干来说更是如此。不过虽刚将满一岁,来自未来的灵魂也使高干显得处处与别的婴儿不同。刚刚出生时便是极为早慧,每每欲大解小解之时,便知哇哇大叫,叫来仆妇带他去方便。而平时也是从不哭闹,只是自己安静的扳着手指,仿佛在想什么事情一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来到这个时代一段时间后,高干终于也是从仆人们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究竟是穿越到了什么时候,确没想到竟然是史上有名的乱世汉末三国时期。
  要说三国时代确实是英雄夺目、将星耀眼,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确绝对不是什么好时候。要知道汉末从黄巾之乱开始,战乱和杀戮就一直没停过,从184年黄巾起义一直杀到280年司马氏灭吴,足足杀了上百年。杀得天下人口死伤过半,百姓几不存一。
  后世看三国时,便是现在的小高干也是觉得热血沸腾,可当自己真的回到三国时,却觉得自己浑身的血都要凉了。尤其是当自己在这乱世还有一个家族,真当乱世到来,自己这一家人中又有几人能得活命?自己好不容易重新拥有的亲人,又该如何活命?高干每每想到这里都是头痛欲裂,确也没一点办法。
  家里众人自是不知小高干想的这么多,却也都惊异他的行为。而小高干也不负这些与众不同,半岁时便会说话,吐字清楚,思路明确一点也不像一个刚应牙牙学语的孩童。而后,八个月便学会了走路,会走路后便几乎是不需人照顾了。这一切对于高干来说是再正常不过得了,毕竟自己的灵魂和思维已经是成年人了,若不能这样才奇怪呢,可对于家里人来说,却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或者说神异非常了。而陈留高氏嫡子极为早慧,更是传于乡里。而高干由于前世孤儿,未得母爱,这一世自是对母亲极孝。自会说话每日必到母亲房中拜见,所有什么好吃的也都是必让母亲先吃。以此来感谢自己重新得到的母爱。而高氏却正是以孝传家,高干如此行为更得长辈看中。所谓少有异行者长大必有异能,此子不仅早慧,而且极孝,家中长辈皆以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而今日,正是高干刚满一岁抓周的日子。抓周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其实也算一件大事了。家中也是提前几天便都开始准备,今日一大早便有仆妇过来给小高干穿上新衣,然后便把他带到了母亲袁氏身边。看着面前的母亲,高干小小的身体行了一礼,口中说到“母亲,早安”。对于眼前的儿子,袁氏是真的喜爱到骨子里。连忙扶起,并一把抱进了怀里。而小高干则是一脸的不自然,毕竟虽然身体还只是一个幼儿,但体内的灵魂已经有二十来岁了,被母亲这么抱着怎么也感觉不舒服。袁氏看着怀中儿子满脸的不舒服的样子,也是轻轻一笑,又将他放了下来。温声说道“干儿,今天是你抓周的日子,待会看看你喜欢什么”。高干抬头看了看母亲,恭声回到“是,母亲”。知子莫若母,袁氏自是知道自己的儿子自小便十分聪慧,极其老成,想来一会应该也不会出什么变故。便又一把抱起了他,向屋外走去。到了大门口,父亲连同几位从父都已经在这里候着了,只等一会来宾上门。看到门口的诸多亲张,高干连忙让母亲将他放下,整了整身上的衣物规规矩矩的行礼,口中道“给父亲从父问安”。看着眼前的儿子,高躬也是说不出话满意,面带微笑回道“不用多礼”。而后又说“你且先在我身后站着,待会也认识一下今日来的你的诸多长辈”“是,父亲”高干又是一礼,然后到高躬身后站定,目不斜视的看着门外,等待宾客的到来。
  其实今天本是高干的抓周仪式,他本不该出来,怎么说呢,一周岁的孩子,大部分可能话还说不全,大多数也就是只会到处爬罢了,又怎么可能站在门口陪长辈接待宾客呢。高家这也是自家有麒麟儿降生,少便极慧,自然要好好显摆显摆,这才让他出门来一同迎接,也是一同认识认识家门旧顾。
  不大功夫,宾客便纷纷而来了。小儿抓周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来的人确实不少,不过大部分都是自家的亲眷,以及特意邀请来做个见证的鸿儒长者。如陈留本地名士蔡邕、边让以及颖川荀氏八龙中号称“慈明无双”荀爽这样名噪一时的大儒。而边让本是陈留同乡,自无不来之理,荀爽则是高干祖母的亲兄更是不能不来。
  按此时之礼,越是尊贵的客人自然越是晚到。待到诸多客人来的差不多,却见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向这边走来,知仔细看,来者正是荀家之人。为首之人正是荀爽。一见荀爽到了,高躬赶忙行礼道“见过舅父”。而身后的高干自然也认识这位在两千年后也是声明不减的大儒,也跟着父亲行礼“见过舅爷大人”。然后站定,一丝不苟。荀爽看了看高躬与身后的高干,微笑着点了点头,口中说到“不用多礼”然后又看了一眼高干,又是点头赞到“幼而早慧,知礼有节,不愧高家麒麟儿!”高干赶忙说到“孩儿岂敢得此赞”。荀爽又点了头,说到“此赞你确是当得”然后又对高躬说到“我先进去见一见你父亲,便先进去了”高躬赶忙答道“舅父快请先进,外甥一会就到”然后送荀爽及同来众人一起进入后厅。又等了一会,袁家人也到了,来的是正袁家家主袁逢带着袁氏庶长子,过继给袁成的高干亲舅父袁绍。袁绍此时也年不到二十,一脸的青涩,完全没有日后河北霸主的霸气。一见袁家人到了,众人又是一阵寒暄,高干也跟着父亲一一见礼,然后便一同进去了后厅。
  到此时,高干也终于知道了,自己正是三国历史上那个并州牧高干。看着这位青史留名的汉末枭雄,自己的亲舅父,高干心内也是思绪万千。看着眼前还显青涩的未来枭雄,高干心头确又涌现一个想法“我为何便不能在未来与这些枭雄争锋呢?”这个想法一生出来,便不可抑制的占满了高干的大脑。以袁绍的性格,未来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在三国乱世中绝灭群雄的,而自己又是袁绍的亲外甥,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投靠别人,这绝对是取死之道,那便只有自己努力一法了。而自己毕竟比现在人多了两千多年的见识,又在未来军校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便是不敢说一定比现在的人强又怎么就一定不如呢!这么一想,心头却仿佛是一片乌云尽散,一股豪气顿生。他也终于想明白,想保护父母家人于乱世,看的只能是自己。
  进入后厅,祖父高赐坐于主位,身旁是祖母荀氏,下首坐着荀爽,众人正聊的开心。一见高躬等人与袁氏众人一起进来,便又是一阵寒暄。等众人寒暄了一阵,高赐起身对众人行了一礼,说道“感谢诸位今日能来小孙的抓周,现在便先开始抓周吧,我这早已备好酒席,我们一会边吃边聊”。众人皆应是。然后便是抓周了,厅中早备好了一张长案,上面早披好了红布。
  高赐说完,立刻来了一众下人,手中皆托一盘,上面放着代表着诸工百艺的各种物品,一一放在了桌子上。然后直接把高干抱上来桌子。到了桌子上后,高干看着桌上各种物品。本来高干对这件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不过如今既然决定了要在那汉末乱世争一个未来,未了家人也为了这大汉无数百姓不在受那百年战乱之苦,以及五胡乱华之耻,这个机会便还真不能浪费了。
  高干在上面走了一小会,终于走上前去先伸手拿过一本书。下面围着长案的众人皆是点头微笑,孩童抓周拿了书绝对是吉兆。但却见高干手中拿着书又走向另一边,在众人奇怪的目光下,又拿起来一炳宝剑。然后左手拿书,右手拄着宝剑就这么站在大木桌之上。众人皆敢奇怪,而高赐早知嫡孙早慧,不疾不徐问道“干儿,你这又是何意?”高干在桌上对祖父说道“回禀祖父,孩儿愿习文武,出将入相,顾家族长久,护天下万民,保华夏正统!”听闻此言,厅内众人皆是大惊。而高赐确是哈哈大笑,口中言道“小儿言,小儿言”。口中虽然如此说着,眼中却满是骄傲,更是掩藏不住的喜意。而这时荀爽却说到“这又岂是什么小儿言,高氏有此子,未来无忧矣”。然后眼看高干,眼中满是欣赏之色。这时袁隗也接道“此子少有大志,未来必定不凡出将入相未必不能,此少年天骄矣!”二人夸赞后众人也一同恭喜。而高赐此时一边口颂“借吉言”一边向众人回礼。
  待众人停下来后,高赐说道“躬儿,你先带干儿下去吧”然后转过头又对众人说道“来来来,前面早已备好酒席,先来畅饮,我等边吃边聊”然后便带着众人一同向前院走去。
  而高躬抱起还在桌上的高干,脸上也是难掩的喜悦与骄傲。将高干抱到后院,交给袁氏,便也去到了前院,和众人一同饮酒。这一宴,宾主尽欢。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